撰文/林日揚(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攝影/劉衍逸(經典雜誌攝影)
時間對一條河流來說,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意義,尤其像大甲溪這條在台灣屬於天王級的大河,幾乎等同於一部台灣的自然史。既無法推算其起源於何時?亦不知其將終止於何日?
可是因為櫻花鉤吻鮭(Oncorchynchus masou formosanus)的存在,使得大甲溪的歷史有了意義,時間也有了推估的依據;甚至這兒還隱藏著一段地殼變動與河川變遷的祕密;只要追蹤櫻花鉤吻鮭的蹤跡,便可揭開這段盤古開天的上古史。
在洪荒的年代,地殼尚未隆起,大陸與台灣是連接在一起的,那時的大甲溪很可能是一條寬廣的河流,有充沛的水流可供鮭魚完成溯水洄游。後來台灣經過多次的造山運動,原來的地形變得面目全非,每年經過大甲溪來回大海一趟的鮭魚,就被困在大甲溪裡,而成為陸封性的鮭魚。
這絕非無稽的想像,而是有科學依據的事實。根據地質及生物學家的推論,十萬年以前,因為大陸板塊運動和河川變遷,使得北方洄游型的櫻花鉤吻鮭被阻隔在台灣的大甲溪上游,演化成台灣特有亞種的陸封型鮭魚,也使台灣成為溫帶鮭科魚類分布最南端的亞熱帶國家。
因此大甲溪的歷史,至少可上推至十萬年前。那時大甲溪的水質清澈,湍急的河水中含有高度的氧量,在海拔一千八百公尺的高山上,水溫常年保持在攝氏十六度以下,此種地形與氣候最適合櫻花鉤吻鮭的生存。牠們自在地悠遊其間,並繁衍到現在。
在文獻上,櫻花鉤吻鮭最早被發現的紀錄是在民國六年,當時台灣總督府的技士青木糾雄,請友人津崎警員在撒拉矛社(即現在的梨山)附近大甲溪上游代為採集標本,並將這項發現告訴正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的大島正滿,大島和魚類學大師喬丹博士認為這是魚類學上珍貴的發現,乃命名為台灣鮭(Salmo Formosanus),從此打開了櫻花鉤吻鮭的國際知名度。
除此之外,櫻花鉤吻鮭也是梨山與環山部落一帶的泰雅族人所熟悉的魚類,在環山部落傳唱的民謠中,常提到在大甲溪中發現鮭魚的身影。
鮭魚是一種洄遊性的魚類,雄鮭魚和雌鮭魚會由大海溯溪回到牠們出生的河川上游去繁殖;小鮭魚出生之後,則順著河流回到大海去。而產卵後的鮭魚會一直留在上游的故鄉,直到死去。鮭魚回到大海之後就不知去向,一直要等到繁殖期,才又成群結隊地溯著溪水往上游,游回當初出生的溪流上游產卵。
鮭魚是溫帶的魚類,而台灣是屬於亞熱帶的氣候,本來就不適合鮭魚生存,但是櫻花鉤吻鮭為何會出現在大甲溪上游呢?在中橫公路沿線,我們可以發現路旁的岩壁是屬於沙岩,證實了至少在十萬多年前,這兒是沉在海底的。
大甲溪的發源地,大多認為位於大雪山及南湖大山的山麓,或者位於中央山脈的次高山下,惟多語焉不詳,無法列出確切的位置。台大地理系退休教授、國內知名的地理學者張石角說,有關河流源頭的問題,應該以河系中最長支流的源頭為本。
以大甲溪為例,在諸多的支流中,如有勝溪、司界蘭溪、七家灣溪以及南湖溪等,以七家灣溪最長。因此,以七家灣溪的源頭做為目標,我們展開了一趟大甲溪的探源之旅。事實上,在追溯七家灣溪源頭的同時,我們不就像一群溯溪而上的櫻花鉤吻鮭,在尋訪牠們的故鄉嗎?
七家灣溪流過武陵農場時,流水淙淙,清澈見底,河床也大為開闊,已成為武陵農場著名的風景區之一,一般人也都知道此地就是櫻花鉤吻鮭的故鄉。但真正臨溪俯瞰,想在溪水中看到櫻花鉤吻鮭的身影者,恐怕都要失望了,真正看過牠們的遊客恐怕少之又少。
其實,台灣櫻花鉤吻鮭不僅貴為台灣國寶,同時也是世界矚目的孑遺物種。可是在五○年代,因保育觀念尚未啟蒙,隨著中部橫貫公路的開通,大梨山地區開墾農作,德基水庫及攔砂壩的興建等人為的開發,隨之而來的生態環境破壞,使得櫻花鉤吻鮭的數量急遽下降,一度面臨滅絕的危機。
大甲溪裡的國寶魚
一九九二年雪霸國家公園成立後,為了避免台灣的國寶魚在世界上消失,推出了多項的保育策略。經過十六年的努力,台灣鮭魚族群數量已經穩定並且逐漸成長,目前約有二千尾。但根據民間保育團體的估計,近年來每次颱風來襲,櫻花鉤吻鮭死亡的數字都十分可觀,官方發布的數字並不可靠。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技士廖林彥說,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將台灣鮭魚的保育工作推展到另一個里程碑,經過多年籌畫,「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終於在去年三月開幕啟用,並由他兼任中心主任。硬體設施包含展示館、研究室、種源庫及戶外生態區,涵蓋環境教育、研究工作及種源保存三大功能。
廖主任因此開玩笑地說,台灣櫻花鉤吻鮭有兩個家。一個家在野外溪流,稱為「七家灣溪」。一個家在養殖場內,叫作「台灣櫻花鉤吻鮭生態中心」。野外那個家本來很大,但因人為的開發因素變得越來越小,也愈來愈不適合生存。相反地,養殖場的那個家卻越來越大,等小鮭魚長大通過測試之後,才將牠們野放回到野外的那個家。
由此可知,台灣鮭魚其實是環境最具體的指標,當牠們生長良好,顯示環境不錯;若生長不好甚至滅絕,表示環境已經惡化。大甲溪是大台中地區民眾主要飲用水的來源,若早我們十萬年前來到台灣的鮭魚都無法在其中生存,那麼水質汙染的嚴重性,便不言可喻了。
目前該中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擴展台灣櫻花鉤吻鮭生存的空間,讓牠們游出七家灣溪。因此每年都會放流養殖族群數百至數千尾,到歷史上牠們曾經出現的溪流,希望放流的鮭魚能在那兒產卵。一旦播了種,牠們就會不斷地向四周拓展、生長。讓民眾到七家灣溪以外的溪流遊覽時,也能看到我們的國寶魚,自在地在清澈的流水中優遊,那該是多麼令人振奮且豔羨的畫面。
黑森林中發現源頭
武陵農場已屬雪霸國家公園。新春正月,滿園的桃、李、櫻花盛開,紅白相間,落英繽紛美不勝收。我們無心觀賞,直接把車子開上雪山的登山口,往七家灣溪的源頭出發。當晚抵達七卡山莊,這是我們第一晚的歇腳地。
第二天的行程是最艱難的一段,有一道極陡峭的山坡,號稱「哭坡」。除了地形陡峭之外,那曲曲折折的羊腸小徑,就像一條堆滿石頭的水溝,路基極為不穩,加上剛下過一場大雨,土石溼滑,走起來真是狼狽不堪。
下午三點時登上雪山東峰,海拔三千二百公尺,原本是個展望良好的地方,不過因為煙雨濛濛,視線不佳,我們什麼景觀也看不到,只好悵然下來。四點多時,終於到達第二晚的歇腳地三六九山莊。
隔天一大早,天還矇矇亮,就有人在屋外不斷高聲喊著:下雪了,下雪了。大家紛紛衝出門外去看個究竟。山莊前的空地及周遭的箭竹林都披上薄薄的雪花,白茫茫的一片,更遠處的山巒上的稜線或坡面上也都積著一層雪花,但極輕淡,白中透黑,看來只是一場初雪的前奏。
七點半用過早餐,嚮導要我們將防寒的衣物都穿在身上,外面再加上一件雨衣,這才從山莊左側的小徑朝甘木林山出發。甘木林山是雪山山脈的一支,海拔三千六百六十六公尺,上面有一座原始的冷杉林,面積廣袤,幾乎覆蓋了整座山頭,據說是台灣面積最大的冷杉林,枝葉茂密,連陽光都不容易穿透,因此又被登山界的人士稱之為「黑森林」。
進入「黑森林」時雪愈下愈大,像鵝絨一般大小的雪花,紛紛從林際間飛舞著落下,積雪已有十幾公分,厚厚的一層鋪在「黑森林」裡,已分不清那兒是路徑,那兒是斷崖,要不是有嚮導帶路,一般人進到這片白茫茫的雪地,一定會迷路,或者失足掉入谷底。
即使有嚮導帶路,那崎嶇不平的山路也是極難行走的,樹根橫生,巨石擋路。尤其經過一段叫「石瀑」的地方,整片山坡都是斗大的石塊,像瀑布一般從上面堆疊而下,步行其間,連個踩腳的間隙也沒有,完全得靠登山杖支撐才得以通過。
「黑森林」果然十分幽深,千丈懸崖之下,七家灣溪深不見底,可以想像櫻花鉤吻鮭洄遊到此該是何等地艱苦。幸好嚮導的經驗十分豐富,終於在一處山漥發現了一泓潭水,不過三公尺見方,潭水的表面結了一層薄冰,卻有一道細流,從石縫中涓涓滴滴地滲出來,注入水潭。我們看後不禁一陣歡呼,歷經三天二夜的辛苦跋涉,我們終於找到七家灣溪,也就是大甲溪的源頭了。
嚮導們立刻腰繫繩索,很俐落地下到谷底,在兩岸之間繫上另一條繩索,讓我們攀到谷底拍照,並觸摸那泓潭水,實地感受源頭沁涼的滋味。隨後我們拿出GPS (衛星定位系統),測出源頭所在的座標為北緯24度23分43秒,東經121度13分55秒。源頭位於海拔三千三百六十公尺高的大雪山黑森林之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大甲溪小檔案】
- 發源地:甘木林山,北緯:24度23分43秒
東經:121度13分55秒
高度:3,360公尺 - 主流長度:124.2公里
- 入海口:台中縣清水鎮大安鄉向頭北厝
- 主要支流:有勝溪、司界蘭溪、七家灣溪、南湖溪、合歡溪、志樂溪
- 流域面積:1,235.73平方公里
- 平地面積:123.57平方公里
- 山地面積:1,112.16平方公里
- 流經地區:宜蘭縣/大同鄉、南投縣/仁愛鄉、台中縣/和平鄉、東勢鄉、新社鄉、石岡鄉、豐原市、后里鄉、神岡鄉、外埔鄉、大甲鄉、清水鎮、大安鄉
- 年降雨量:3,122百萬立方公尺
- 年逕流量:2,596百萬立方公尺
- 豐/枯水期:2,025/517百萬立方公尺
- 蓄水設施:德基水壩、青山壩、谷關水壩、天輪壩、新天輪壩、馬鞍壩、石岡水壩
- 氣象:大甲溪流域氣象包括亞熱帶、暖溫帶到冷溫帶各種不同的氣候帶。上游梨山地區年均約15度,中游約20度,下游約20至25度。地形雨豐富,以上游和平鄉東半部山麓一帶為最。年平均雨量2,527公釐,雨季為五月至十月,旱季為十一月至隔年四月。
- 地形:大甲溪流經的地形有很明顯的區塊,相當具有特色,也成了地埋上易於辨識的指標,從上游到下游分別是:南湖大山地塊區、雪山地壘區、東勢地形、新社河階群、豐原山地區、台中盆地、后里台地、大肚山台地、大甲扇狀平原區、清水隆起海岸平原區。
- 珍稀動植物:大甲溪流域內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計有水生植物約25種,螺貝類約21種,蝦類約7種,蟹類約4種,魚類約65種,水棲昆蟲超過80種,兩棲類超過60種,鳥類超過26種。不過受到中橫公路開通及農業開發的影響,許多珍稀動植物已經減少許多,常見的有下列種類:
● 哺乳類:中上游高山區,有台灣獼猴、台灣鬃山羊、野豬、水鹿、山羌。海拔二千公尺至淺山山麓,有台灣黑熊、山貓
● 鳥類:帝雉、藍腹鷴、深山竹雞、紅頭山雀、鴛鴦、朱雀等七十多種
● 魚類:上游,櫻花鉤吻鮭。中游,蓋斑鬥魚、七星鱧。下游,鯰魚、泥鰍、鱸鰻。出海口,彈塗魚
● 植物:中上游有肖楠、楓香、台灣紅豆杉、台灣五葉松、鐵杉、冷杉。出海口,有紅樹林、雲林莞草、大安水蓑衣 - 大甲溪之最:
● 台灣本島首次發現劍齒象象牙化石的區域。
● 清朝官員劉章職與地方人士成立台灣第一個慈善團體「東勢義渡會」。
● 德基發電廠的壩高180公尺雙曲線型薄拱壩,是台灣地區最高之水壩與東北亞第二高壩。
● 雪霸國家公園為了保存大甲溪上游的台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採取「就地保育」和「移地保育」雙管齊下的策略,締造了台灣保育史上五項第一,包括首度改善高山溪四座攔砂壩,首度完成「台灣鮭魚完全養殖」,首度完成「台灣鮭魚種源庫」,首度進行魚類發報器追蹤研究,克服放流困難,重返歷史棲地。
經濟作物:高接梨、柑桔、甜柿、葡萄、蘋果、水蜜桃、梨山高麗菜、包心菜、麻竹筍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著名的大甲鎮瀾宮,常有來自各地的信徒,出錢邀請民俗技藝團演出酬神。
[Not a valid template]↑ 櫻花鉤吻鮭在清澈的七家灣溪裡優游。這樣的畫面,一般遊客不易看到。(圖片提供/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Not a valid template]↑ 奔流了一百二十四點二公里後,大甲溪終於從高美出海。回顧中上游的叛逆難馴,夕照下的出海口,風力發電的扇葉伴隨,一片寧靜安詳。
[Not a valid template]↑ 新社香菇的產量占全台產量的四成,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農民正在香菇寮內採收香菇。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主編您好,文中所勘查山域為雪山,而非大雪山。雪山和大雪山是不同的山脈。
大甲溪之最
除了貴雜誌所寫出來的之外還有
劍齒象象牙
乳齒象臼齒
猛瑪象幼象臼齒
願提供貴報登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