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吃芒果從來都不是件優雅的事。有些人吃法豪邁,整顆剝了皮就大口咬下,黃澄澄的果汁淋淋漓漓,滴髒了衣服也在所不惜。
如果要招待客人,就得規矩些,削了皮後縱切三等份再切丁擺盤,但是中間含著果核的那塊,忍不住就在水槽先把它解決掉。一個不小心,牙縫裡卡了絲,聊天時便露了餡。
小時候才不管那麼多呢,就著臉盆一顆接一顆地大快朵頤,吃得滿手滿嘴黏糊糊,吃到連毛細孔都滲出黃色的汗。盛夏的芒果,就是這樣甜馥馥又香嗊嗊,讓我們連吃相都顧不得。
傳說連佛陀也愛吃芒果,佛經中常提到的「菴摩羅果」或者「菴羅果」,即是芒果。佛陀所在的印度,正是芒果的發源地,種植紀錄約有四千多年。
唐代高僧玄奘到印度旅行時就經常看見芒果林,例如他在《大唐西域記》中對秣菟羅國的描述:「土地膏腴,稼穡是務,菴沒羅果,家植成林。」
在印度,戀人們總喜歡在芒果樹蔭下談情說愛,所以印度人又把芒果叫做「愛情之果」。
這種好吃又熱情的水果在十六世紀全球海上貿易興起後,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目前芒果在世界各國仍以印度為最大產地,墨西哥、巴基斯坦、泰國、中國的產量也頗豐,在全球熱帶水果貿易總量僅次於鳳梨。
芒果的品種多元,目前在台灣最常見的有三種:綠皮、比雞蛋略大的是土芒果,紅皮的是綽號「蘋果檨」的愛文,而黃皮的「金煌」體型最碩大、果肉卻最細嫩。
每年五到八月,芒果從屏東、高雄熟到台南,濃濃的芒果香就隨著熱浪,一波接一波地籠罩整個台灣的夏天。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去年,芒果在台的種植面積為一萬八千餘公頃,年產量二十一萬五千多公噸。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台灣芒果的產量不算多,但論起品質卻是數一數二。
以外銷日本的愛文芒果為例,二○○七年七月日本Yahoo網站舉辦「世界芒果吃一吃、比一比」的票選活動,台灣的愛文榮獲四萬兩千兩百九十二票,占總票數百分之七十六,遠勝菲律賓、印度進口芒果和日本宮崎、沖繩縣自產的芒果。
同時台灣愛文也是所有輸日芒果中單價最高的(每公斤兩百多台幣),可見得咱們的芒果完全是以滋味取勝。
農糧署主任祕書許漢卿分析,台灣芒果是小農制精緻栽培管理,比起其他國家大面積粗放栽培,品質當然較優。以愛文品種來說,各國均有栽培,但台灣種出來的愛文色澤鮮艷、香氣芬芳、口感絕佳,遠非其他芒果所能媲美。
芒果落腳台灣的開端,相傳是明嘉靖年間由荷蘭人自南洋引入,在台南六甲開始種植。最先品嚐的就是當地原住民,芒果的閩南語「檨仔」即源自平埔族語。《台灣府志》卷十八記載:「檨種自荷蘭,切片以啖,甘如蔗漿,而清芬遠過之。」這種獨特風味我們都不陌生,那就是現在俗稱「土檨仔」的土芒果。
土芒果對台灣環境適應相當良好,樹勢強健高大,早年南部各鄉鎮廣植土芒果作為行道樹。在綠色隧道中拿著長長的竹竿採果,是許多人難忘的童年回憶。
採到的果子就在地上輕輕敲軟,撕破一小塊皮吸吮起來,香氣濃郁的金色果汁入喉有如瓊漿玉液,簡直就能醉人。
未成熟的土芒果,削成小片用鹽和糖醃了,做成酸酸甜甜的情人果,又是另外一番滋味。這種吃法類似清代文人來台時品嚐到的「蓬萊醬」。光緒年間,福建巡撫王凱泰駐台時曾著詩云:「高樹濃蔭盛暑天,出林檨子最新鮮。島人豔說蓬萊醬,誰是蓬萊籍裡仙。」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其實所有改良種芒果的砧木,都是土芒果樹。也就是說,不論是哪一種芒果,都是靠土芒果的根才能站穩在這塊土地上。
可惜在改良種芒果大行其道的今日,土芒果因為顆粒小、纖維多,常被人說是「吃氣味ㄟ」,再加上樹勢難以矮化、管理不易,種植面積逐漸縮減。不過獨鍾土芒果的仍然大有人在,為的就是那無可取代的懷念氣味。
愛文落腳,小村竄紅
比起土芒果的濃烈野香,改良種的愛文芒果香氣則較為甜美,外表也更討喜。民國四十三年,農復會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五個芒果新品種(愛文、海頓、凱特、肯特、吉祿),經過試種發現愛文最適應風土,便於民國五十一年起在全台十一個地區推廣種植。最後只有台南玉井鄉斗六仔的果農鄭罕池鍥而不捨地種植成功,奠定了日後玉井成為「芒果之鄉」的基礎。
愛文芒果只需嫁接枝條到土芒果樹就能生長,長成的果子又紅又大,色香味俱全,甫一推出就賣得好價錢。斗六仔的農民們見狀紛紛改種愛文,豐厚收成讓這個曾文溪畔的窮鄉僻壤頓時風光起來。
玉井果樹產銷第三十班的班長吳清進回憶:民國五十八年,一個男人一天工資大約六十塊錢,而愛文一台斤就要賣十到十三塊。
「人家都說,你們斗六仔都是好業人(有錢人)。」吳清進的父親也是在那時候將雜糧地轉種愛文。周圍山坡地的樹林一片片迅速消失,全都變成了芒果園。
玉井種芒果種出了好成績,民國六十二年,政府特地在此設立愛文芒果專業區,由專屬農政機構輔導。沒想到好景不常,差不多就從那時起,愛文產量銳減,結出的果子突然變成只有荔枝大小。困惑的果農們向政府陳情,找來一堆專家學者勘查了半天,卻沒人能說出個所以然。
台大園藝系教授林宗賢回憶,他在民國六十七年參加公費留學考試時,其中「園藝學原理」考卷裡就有這麼一題:「芒果為何只開花不結果?請設計一個試驗來解決。」
吳清進談起當年難題,情景歷歷如昨,「大家開玩笑說,專業區怎麼變成『專滅區』了?」往後十幾年的時間,整個台南地區的果農們對這些曾經結出黃金果的果樹一籌莫展,怎麼噴藥施肥都不見效。
平地的果農紛紛砍掉芒果樹改種柳丁,但吳清進位於山坡地的果園不適合柳丁生長,只好繼續苦撐,拚命尋找原因。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芒果甜祕密】
- 品種:台灣芒果栽培品種,可分為土芒果、南洋種、改良種、新興品系等四大類,目前有柴檨、懷特、黑香、愛文、海頓、凱特、聖心、金煌、台農一號、農民黨(俗稱四季檨)、玉文六號、金興、玉林、慢愛文、金文、紅凱特、金蜜、杉林一號、紅龍、文心等約二十種品類,其中以愛文最受歡迎,凱特次之。
- 營養:一顆半斤重芒果的熱量相當於一碗飯,卻富含礦物質、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和水溶性纖維。
- 產期:五月土芒果最早報到,六到八月有愛文和金煌,「九月檨」凱特殿後。
- 怎麼挑:色澤鮮麗、渾圓飽滿,表皮覆有均勻果粉,聞起來香氣濃郁者為佳。太早出來「搶市」的最好避免,可能噴過催熟劑,風味不足。
- 怎麼吃:除了愛文是「在欉黃」,其他芒果大都需要後熟,買回家得先放個幾天。果皮上若有黑點是炭疽病斑,並不會影響風味,但不耐久存,最好儘快吃掉。怕過敏的人吃的時候盡量不要接觸果皮即可。要吃之前先冷藏一下,味道會更讚。
土芒果
公元一五六二年由荷蘭人引進來台,經過多年育種,已經能適應南台灣的氣候水土,俗稱「柴檨」、「土檨仔」。植株抗病蟲害頗強,既耐旱又量產,加上植株高大,是作為行道樹布置成綠色隧道的樹種之一。幼果可做情人果,成熟果則常做成蜜餞、芒果乾、芒果冰品或打成果汁飲用。
愛文芒果
農復會於一九五四年自美國佛羅里達引進來台,產量穩定是其優勢,但抗病性弱則是最大缺點,容易發生炭疽病,在果皮上出現黑點,但此等現象代表果子已達成熟度,是最佳品嚐時機,黑點雖不影響品質,卻影響賣相。政府近年積極為愛文品種開拓外銷市場,確保保鮮便是首要的研發重點。
凱特芒果
凱特品種抗病蟲害強,受果實蠅的影響較輕。果農早期施行以黑紙袋套果的方式催熟,以促進果實轉色,果皮雖轉為金黃,但酸度高。若改以白色紙袋,雖然增加甜度,但果皮大多轉為濃綠色,賣相則差。
玉文芒果
以金煌為母本、愛文為父本選育出的十九個品種中,最受消費者公認為口感最佳的品種為玉文六號,抗病性高於愛文,在市場上以香氣濃郁,甜度頗高,纖維較少,果肉滑嫩等等優點廣受民眾與果農歡迎。
金煌芒果
金煌品種的栽培方法以粗放為多,其培育優勢為抗病性強,特別是炭疽病,因此相較於愛文品種的低抗病性,金煌的噴藥量只需一半而已。在採收技巧上,不能如採收愛文一樣採收「在欉黃」果實,必須以採收硬熟果為佳,是耐長途運輸的品種。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玉井果農吳清進正採收成熟的愛文芒果,果實套袋是為了防止果實蠅入侵。
[Not a valid template]↑ 玉井青果市場中,各色的品種齊聚有如芒果大觀園。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批特選芒果進入玉井的蒸熱處理廠,以攝氏四十六點五度燻蒸殺死果蠅蟲卵,再經檢疫分級包裝後即可外銷。
[Not a valid template]↑ 剛烘培出爐的愛文芒果乾,甜香四溢,延長了芒果的賞味期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请教:为什么有的芒果树七八年了也不结果?
Anhui xinran technology Co;Ltd.
http://www.xinra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