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叢書主編)
攝影/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現在,如果你也沿著田埂步向這裡,就會嗅聞到同一股泥土的潮濕,在立夏時節的正午,我總以為這氣味裡有某種鄉愁的質地,那告訴我們:你離家多麼遠了。這裡是台北市最後一塊農業平原了,從經典雜誌十二樓的辦公室可以眺望關渡這三百公頃的嫩綠水田,飽汲了梅雨,春耕的稻作彷彿又抽長不少。隨著近年來反覆被提起的各式開發案,這片景象或許已時日無多。
在台灣的幾代人間,關於水稻記憶的淡去反映著時代的悲歡。一九四○年代初,台灣農村經歷了殖民政府嚴苛的戰時糧食配給政策,我們的祖輩在冬夜裡藏匿著最後一袋養家活口的米糧;我們的父輩多是烈日下從田中拉拔出的農村少年,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放棄了故鄉難以糊口的七分地。而在二○○八年,我們卻是從CNN或是BBC的畫面中看見,那刻畫在自身生命史中的粒粒白米,此際正以飛漲的姿態,徹底改變這個世界。
從主流的財經媒體上,我們可以讀到由米價、供給短缺乃至農糧基金等數據包裹而成的龐大資料;由Google的新聞搜尋鍵入「糧食危機」四字,我們可以瀏覽全球媒體不斷更新的即時報導。當我們聽到四大糧商壟斷全球百分之八十的交易量時,當我們看見美國總統的發言引起印度朝野一致的反駁時;所有迫不及待被拋出的訊息,都在試圖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危機的發生:指控資本家唯利是圖,怪罪國家的力有未逮,或是歸咎於天地的不仁,只是,這樣的思維本身常常就是我們看清複雜糧食問題的最大阻礙。
從近代歷史學那邊,我們可以借來兩個思考方式:一、經濟課題只可能以長期視野才得以窺見全貌;二、訴諸道德判斷無助於對史料的理解。
製造匱乏:麥子都到哪裡去了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說,全球消費者至少還要忍受十年居高不下的糧食價格,但如果把視野拉長,我們其實是經歷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廉價食物時代。《經濟學人》的糧食價格指數顯示,從一九七四至二○○五年間,世界糧食的實際價格下跌了約四分之三。
在上一波糧食危機爆發的一九七○年代,國際糧價飛漲兩倍,媒體接連報導,全球糧食即將供不應求,專家紛紛預測饑荒即將來臨。而一九七一年,年輕作家拉佩(Frances M. Lappe)窩在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農業圖書館裡,寫就《一座小行星的飲食》一書,影響了幾百萬人的地球觀,她指出:地球上的糧食不僅足供全人類享用,而且非常足夠。更糟的是,主張以更多化學製品、大型農場、科技等解決糧荒問題,可能才是危機日益嚴重的原因。
而在此之前,人類史上最大的糧食增產計畫──「綠色革命」才剛達到了顛峰,全球糧食的增產率大於人口成長率,包括東南亞、南亞及拉丁美洲,許多地區的耕地產量幾乎成長了三倍。一九七四年,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在世界糧食會議上樂觀地承諾,十年之內「無論男女老幼,將沒有人會挨餓」。當然,我們知道,即使在二○○八年的今天,這個人類共同的使命還在未定之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此刻,全球開發中國家有超過八億人正在忍受飢餓或者缺乏營養,每年的饑荒奪走五百萬孩童的生命。從紅色至橘色的饑餓區塊,我們或許習慣稱之為「落後國家」或「第三世界」,但在更早之前,它們被稱為「殖民地」。要理解它們饑餓的根源,得先了解殖民經濟的運作模式如何導致貧窮。
從西非,良田被逼迫改種單一出口作物,再從歐洲進口食米餵養饑民;殖民者占據拉丁美洲的肥沃區域將農民逼迫到邊緣土地,少數壟斷的情形阻撓日後的土地改革;當現代化的牧場驅逐了傳統的混合放牧形式,次撒哈拉沙漠地區的生態系統瀕臨崩潰。在後殖民的此刻,過去不公平的貿易形式依然牢不可破,而在地的農業文化卻早已被摧殘殆盡。在我們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窮國債務從一九七三年時的一千三百億元暴增到二○○六年的三兆兩千億美元,世界經濟總產出不斷成長,可是活在赤貧線下的人口卻也不斷增加。這些貧窮人口多集中在這「開發中」的世界,他們未曾嘗過全球經濟成長的果實,卻陷入了貧窮的惡性循環中,政府對灌溉及交通的公共支出不足,而人民則缺乏資本投資更好的農耕方式以及孩子的未來,此刻的糧價高漲更惡化了這一切。
全球穀物自由貿易的目的並不是餵飽窮人,而是賣給富人,未來糧食總產量仍將不斷上升,但這些饑餓的人口卻無力從市場上購買生存所需。若想免於挨餓,他們必須重新掌握自己的農業生產資源,唯有理解這一點,我們才能找出,比起貸款給獨裁者或是傾銷過剩糧食,國際社會真正該做的是什麼!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位尼泊爾的婦女輕輕晃動著篩子,分離出秕穀與稻梗,留下這一季飽滿的穀粒。地球上收穫的穀物足以讓全人類吃飽,但現今的糧價卻超過許多窮人所能承受的地步;檢視自身,我們過往忽視農業生產與糧食安全的態度,或許才是糧食危機的根源所在。(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東非大地塹內,農民利用有限的土地從事農耕。乾旱的氣候與落後的生產方式,難以養活此地食指浩繁的人們。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