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戎克船模型消失在淡水河六號水門許久,未見人聞問,百年前那個水道縱橫,以水路運輸茶葉船貨,對外發展的海洋時代,畢竟已經遠颺。今天提起大稻埕,一般人想到的僅「年貨大街」,過去的茶香歲月成了一段遙遠無法觸及的歷史。更難想像的是,每年春茶上市,淡水河上一隊隊揚著長帆的船隊靠岸,茶工蜂擁碼頭的盛況。
消失的地景 遙遠的茶香
在「北茶南糖」的時代,台北盆地西側的淡水河,一直是北台灣對外貿易的主要港道。漫步大稻埕,遙想昔日水路比陸路還要方便,腳下的西寧北路過去是一條大河道,昔稱「洋人巷」的貴德街住屋背後開鑿小運河,上下茶貨,不少人形容當時的大稻埕媲美威尼斯的水鄉風情。
清領末期至日治初期,茶葉是大稻埕的明星產業,台茶曾有的風光,恐怕是我們這個世代所難以想像的。茶季時節,每日進出大稻埕的茶工至少兩萬人,儼然一座台灣最早的加工出口區。
從小在大稻埕長大的謝建裕,家中五代作茶,到了這一代則以袋茶包裝繼續與茶業聯結,對大稻埕曾有的茶香歲月懷念不已。他告訴我,有錢的茶商們洋樓一間一間地蓋,有人在風月場所裡花錢如流水,有人在酬神廟會當爐主大手筆設宴,工人們開心喝到隔日路倒的盛況,但他也不忘提及,在出口生意看淡之後,過去專門訂製茶箱的阿狗伯,轉投資做紙箱事業去了。
據吳密察、陳順昌所著《迪化街傳奇》中描述,一八九五年時大稻埕地區的茶行已有一百五十家以上,茶業所創造的就業人口,除了茶農、茶販、茶師、烘焙男工、箱工等約三萬人,每年光是揀茶女就有二十萬人之譜, 這還未算上搬運工,以及因茶周邊發展出香花栽培業的花農、花商等。
「有記茶行」老闆王連源回憶少時,大稻埕每到春天時節,整個街道飄散著濃郁花香茶香,特別是包種館裡的「窨花」(茶與花的沁香工序)香氣,亭仔腳的揀茶女、花販仔、苦力及茶猴(仲介)穿梭街道的身影,繪織出一幅大稻埕的茶香榮景。
正所謂「一業興盛,百地沾光」,因為包種花茶的需要,台北近郊、及淡水河支流沿岸,種滿了茉莉、秀英、梔子花?。《台灣通史》裡連雅堂也以「二重埔接三重埔,萬頃花田萬斛珠」的詩句,形容台北近郊的萬頃馨香。
可以這麼說,茶,是台灣最早躍上國際舞台的代表商品,占當時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這一片小小的茶葉,為台灣構築了一個通向國際的大世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海峽對岸的茶葉教育】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為中國茶產業最高的學術單位,下轄國家茶葉工程技術中心、國家茶樹改良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中國茶葉學會等單位。此外,華南農業大學、浙江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雲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24所大學,皆有完整茶業教育課程。 2007年成立的天福茶學院,創辦人是來自台灣的天仁集團老闆李瑞河,斥資2.5億人民幣,校園占地1270畝,學生可在企業內部實習,畢業後也有機會於集團任職。學生以手抓測茶菁重量,判斷走水程度,嗅聞茶乾辨識茶香(下圖)2012年學生畢業成果展,於大廳為訪客表演泡茶技藝。 [Not a valid template]↑ 學生嗅聞茶乾辨識茶香。
[Not a valid template]↑ 嘉義瑞里高山茶區,清晨採摘的第一批茶菁。高山烏龍茶近年來在兩岸大為風行。
[Not a valid template]↑ 馮明忠認為將茶的優點充分發揮,讓品質「跳檻」(升級),就是製茶最大的樂趣。
[Not a valid template]↑ 炭焙茶籠古意盎然,今已不多見,大稻埕有記茶行裡王連源展示一段台灣茶史。
[Not a valid template]↑ 茶廠收購茶農繳交茶菁,作為飲料茶市場的原料。
[Not a valid template]↑ 不同等級茶末混堆拼配,製成茶包出口。儘管各界對拼配評價兩極,仍為外銷主流。
[Not a valid template]↑ 南投受天宮舉辦的茶業祭典中,小小泡茶師李柔意擔任司茶。台茶百年老樹要開新枝,就看傳承能否成功續航。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