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域經緯】比賽.茶 台灣茶的理性與感性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氣蒸騰,馨茗一壺,進入一個慾望漸漸消蝕的世界。」這是日本茶聖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提到的品茗況味。

茶味甘潤,茶香溫馨,然而,茶,卻是個競爭激烈的場域。

比賽茶的名與利

進入南投縣鹿谷鄉農會舉辦的「凍頂烏龍茶比賽茶」現場,安靜的比賽場子只聽到此起彼落瓷杯碰撞聲,以及嘖嘖嘖或窸窸窣窣的品茶聲。

一排三十杯的白瓷陣仗,從每個茶樣中取出三公克,以一百五十CC沸水,泡六分鐘,穿著白袍的評茶師一邊品聞茶底、審視茶湯,繞過一輪之後,回頭再喝靜置溫度已降至四十度的茶湯。以茶匙舀出約十CC放入口中,吸進空氣鼓動茶湯,使水分子變小,舌尖、舌根及舌頭兩側的味覺細胞不斷與茶湯接觸辨識,之後香氣由鼻子呼出,這過程不過短短的幾秒鐘,立馬判分茶樣等級。

在我這個外人看來,入喉漱嚕漱嚕,呸!再一口吐出,茶農的命運就這樣被一口決定,一年的努力不是功成名就,就是付諸流水。

年輕時從比賽茶僮開始做起,燒水、擺茶樣、稱茶量、沖茶、記錄等打雜樣樣都做,之後才慢慢進入籌辦比賽茶工作的名間鄉農會總幹事藍芳仁告訴我:「茶是活的,如果沒被照顧好,喝(評審)的時候,它會告訴你。」

這種集體品評茶湯素質優劣的比試,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出現在中國。「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這是宋朝文人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所生動描述的鬥茶現場。

始於唐,盛於宋,鬥茶風行於當時各個階層,主要因為製茶者若獲好名次,賣茶者即方便推銷自己的茶品,得勝茶更可以成為貢茶,升官又發財。宋朝鬥茶的決勝要點在茶水與湯花,不同於現今比賽茶的評比項目,但一較高下的意旨不變,比賽結果也實際決定了這一季茶價的高低行情。

台灣比賽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台灣勸業共進會舉辦的「包種茶比賽」,但當時僅頒予獎狀,名譽重過實利。一九七六年農林廳為推廣茶葉內銷,舉辦首次台灣優良茶比賽,茶價與銷售量因此相對提高,並開啟了各地區優良茶比賽之範本。

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范德光表示,一九七○年代當時因紅、綠大宗茶滯銷,當初舉辦比賽茶是為幫助茶農的一種促銷手段,時至今日比賽茶已成為各鄉鎮農會的主要財務來源。雖然比賽茶都是站在協助茶區的發展,但製茶公會比較支持的是製茶比賽而非優良茶比賽。過去的製茶比賽有如闈場考試,甚至還曾派警力維安,過程嚴謹,在製茶技術上才是真正的切磋與提升。

〈鬥茶歌〉中形容參與鬥茶者「勝若登仙」、「輸同降將」的幾家歡喜幾家愁,也實際發生在五月份南投縣名間鄉的第一場春茶比賽。中「特仔」(特等獎)對茶農來說,除了實質收益,更是一種個人製茶技術的肯定。得到今年金萱組特等獎的茶農謝棨安告訴我,家中三代作茶,他幾乎每年都會參賽,「說自己武功練得有多厲害,也是要上去打打擂台才能見真章」,除了得獎茶價會翻上好幾倍,藉著比賽也可以修正自己的製茶方向。在另一場鹿谷鄉農會舉辦的「頂級凍頂烏龍茶比賽」,我聽到二○一一年令人咋舌的特等獎茶價──一台斤新台幣三十萬。

《台灣茶訊》執行長林志煌表示,比賽茶創造了茶葉的分級制度,活絡市場、穩定茶葉價格售價,亦創造許多茶農、茶商的名與利,然而這幾年的確是有些走味了。有人批評比賽茶成了哄抬茶價、投機炒作的手段,有人質疑評審的公平性、影響市場走向,更有人憂心台灣精良的製茶技術可能「倒退嚕」。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得天獨厚地擁有茶葉成長的最佳經緯度,茶山風情迷人,這土地上的綠色黃金更需製茶人才的琢磨。
[Not a valid template]↑ 賽前,茶農於農會繳交茶樣,秤重分裝。工作人員在編出明碼後,將茶樣置入紙箱依序堆疊。
[Not a valid template]↑ 名間鄉地方特色茶評鑑比賽,評審完畢後,公開核對明碼與密碼,公布評審成績。得獎等級從特等獎、頭等獎(含頭等排名)、貳等獎、參等獎及優良、三梅、二梅等,各個茶區的分級名稱皆有所不同。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九七五年之後,台灣茶區逐漸由丘陵坡地往高海拔山區發展。南投三層坪上的春茶工作現場,茶農抓緊時間進行日光萎凋。
[Not a valid template]↑ 以古法進行炭火烘焙,焙火是精製茶葉的最後一道關卡,將茶葉裡的含水量降至百分之三以下。
[Not a valid template]↑ 茶的武林裡高手雲集,也吸引了遠方慕名而來的習茶者,加拿大人薛恩特地來台,從打零工開始,學起台灣製茶。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