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之後,外籍新娘的能力與自主性逐漸展現。
來台十年,越南籍的美玲就在路邊開了家越南小吃店,動作純熟地泡製著越南口味的咖啡。
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周元楷(經典雜誌攝影)
從ㄅㄆㄇㄈ學起
嘉義縣教育局社教課課長張翠瑤,兩年來致力於推動嘉義縣各個國小開辦外籍新娘識字班,至今已有十八個學校響應。「她們可以說是台灣的新文盲,」她認為,外籍新娘學習識字不但可以幫助她們盡快融入台灣生活,更是為了她們的下一代著想。「對這些學校來講,外籍新娘就是他們未來學生的媽媽,」無疑地,在小朋友學習過程中,媽媽若是不懂國字,很難扮演督促與協助的角色。
近幾年,台灣各地的戶政單位和學校紛紛開辦了外籍新娘識字班,夜間補校裏,也可見中老年人混雜著年輕的外籍新娘一起學習的畫面。不過,由於家人限制,或是必須做家事、帶小孩,能來上課的外籍新娘仍屬少數。
主權提升的矛盾
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教授邱琡雯認為,台灣社會相較於外籍新娘的原生國家而言,是一個強勢文化;而向強勢文化靠攏,學會其語言和文字,是自我提升的一種方式,「就像台灣很多人想出國留學或移民一樣。」
自主意識的抬頭,對外籍新娘而言是件好事,但這與只想娶個乖乖牌媳婦的台灣傳統家庭原本的期望,卻明顯有所落差。
在地國際化的願景
很多外籍媽媽不敢教孩子講自己本國的語言,怕影響孩子的語言學習。多一種語言,就多一種世界觀。能通雙語的外籍新娘及其下一代,無疑是台灣與東南亞國家文化與經貿往來的最佳溝通橋梁。這個優勢也可能是大多處於中下階層的外籍新娘家庭,向上提升的一大契機。如果忽視這個資源,對台灣社會和他們本身都是件可惜的事。
一味要求外籍新娘同化於台灣,淡化她們原生國家的色彩,是一種文化資源的浪費。邱琡雯認為,外籍新娘是在地與國際間重要的「異文化搬運者」,如果善加發展,不久的將來,在小農村裏也可以看到世界。
這個「在地國際化」的願景可近可遠,但看台灣是否有容納百川的肚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外藉新娘的心情經常在懷念家鄉和認同台灣兩者之間擺盪。由自己的同鄉姊妹開設的越南餐廳,是同為越南新娘的年輕女孩們情感交流、閒話家常的場所。
[Not a valid template]↑ 從陌生到熟悉、從依賴到獨立,外藉新娘青春美麗妝容背後,嚥下了許多身為異鄉人必須遭逢的艱難的辛酸,同時也萌發出如破土新芽般的堅強和勇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