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現場】悲憐佛陀的子民 緬甸納吉斯風暴人道救援
五月二日,時速達兩百一十五公里的熱帶氣旋納吉斯,掀起了三點六公尺的巨浪,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高達四百六十六人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頓時成了一片水鄉澤國,初步統計受災人次達十三萬人。
五月二日,時速達兩百一十五公里的熱帶氣旋納吉斯,掀起了三點六公尺的巨浪,人口密度每平方英里高達四百六十六人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頓時成了一片水鄉澤國,初步統計受災人次達十三萬人。
隨著台灣農村蕭條沒落,青壯人口外流,農地面積幾乎減少了一半,雖以農業餵飽人民的功能未廢,但面對世界糧價高漲,如果沒有相對的因應政策,失去了糧食自主權的台灣,還能誇下糧安絕對無虞的海口嗎?
昔日佤族軍隊持槍護衛著金三角地區的罌粟花田,龐大的收入用來支持邊境上的反政府游擊軍。湄公河串連著緬寮泰邊陲,如今,因鴉片的肅清,這塊異域邊境,也出現了嶄新的生機。
越南九龍江平原上的湄公河,涵養了相當於一個台灣島的人口,貧窮與戰亂,為這個原本富饒的流域增添了苦難與延宕,倚河維生的居民,以韌性沉默書寫著一條河流的故事。
位於琅勃拉邦七公里處的帕烏洞穴內,供奉數百座形貌各殊的佛像,伴著悠悠湄公河水,低迴千古。在湄公河與南康河的臂灣裡孕育出琅勃拉邦的精緻文化,儼然成為湄公河岸一顆晶瑩明珠。
車水馬龍的河內市區,水果小販肩挑扁擔在街頭巡梭。放眼全球,社會主義的烏托邦如今僅剩北韓、古巴;蘇修之後的越南首都河內,亦逐地向資本主義靠攏,以老成穩重的腳步,一蹬一蹬地邁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