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109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年八月號的《經典》總是很「特別」:一來我們希望讀者覺得特別,另外編輯與採訪專題也被要求更特別。無它,八月是《經典》的創刊月,從一九九八年創刊以來,每年的八月提出了從【鄭和下西洋】、【南島新世界】、【風中之葉】、【西域記風塵】、【島與陸】、【赤日炎炎】等大型與深度專題,這些專題或是數十趟的國際探訪,或是經年累月的爬梳史籍、分訪耆老,總是大量的人力,冗長的時間與無數空間的集合。每個專題的最終成型,對讀者、對社會總得有一定裨益,這就是我所要的「特別」。

「特別」,其實是針對慣性與敷衍而來的。包含雜誌的所有傳播媒體,是否一定要搧風點火?一定要色情八卦?一定要無中生有?是否要因為廣告主的需求,一再塑造消費至上與金錢為尊的理念?如果真是如此,必得假媒體公器而為一己之私,這樣的思維能將台灣帶往何處?媒體會淪入如此境地,是否僅是台灣島內的媒體業者慣性與敷衍使然?

於是,「坐井觀天」、「夜郎自大」這些成語,就成了目前媒體的另一種代名詞!如果沒有尋求新知的動機,如果沒有為歷史解惑的氣度,媒體的角色也會因而喪失正面的意義。從媒體耗用社會資源的角度來說,或許「坐井」、「夜郎」,可以更貼切地說是「無知」、是「浪費」。

在經典雜誌蓬勃地邁入第十個年頭之際,我們仍一本初衷,仍是「特別」,為了這個「特別」,讓我們上溯瀾滄江源頭,我們蜿蜒於溽熱蓊鬱的湄公河流域。這個「特別」──是發現,也是探索;是人文,更是關懷。

同時,我們也獲知《經典》入圍本屆金鼎獎「最佳人文類雜誌出版獎」、「最佳編輯獎(王志宏、潘美玲、蔡文村)」、「最佳專題報導獎(燕珍宜:雪山魔咒vs.台灣精神──雪山隧道的開鑿與影響) 」、「最佳攝影獎(杜志剛:紅潮消褪後的烏蘭巴托──蒙古帝國八百年、沈昭良:零落身影玉傳香──玉蘭花紀實)」、「最佳圖書主編獎(黃同弘、洪淑芬、賴志銘:台灣四百年──慈善、醫療、教育、人文) 」等五類六項入圍。

邁入第十年,肯定除了來自歷年來的得獎紀錄外,更重要的是《經典》的讀者群也一直穩定的成長。愈來愈多人體會到「特別」,也重視「特別」!

感恩!一路有您相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