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辛苦耕種了一年,家裡的米缸仍是空空如也。為了孩子的溫飽,偷藏在地下的幾袋米糠被搜出之後,遭毒打致死的種種歷史悲劇,令生長在日治時代的父執輩們,對於稻米粒始終有一種依賴與說不出的安全感。而這一段吃不到米飯的悲涼記憶,對現代人來說可能接近神話軼聞,但對於如今世界面臨糧荒危機的未來,又是否將是一種悲涼的復古循環?
今年年初,埃及發生搶麵包踩死人、海地飢民攻進總統府、印尼因為糧荒發生暴動,這些哀鴻遍野的影像透過電視媒體震撼了世人;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報告甚至指出,二○○八年全球存糧,僅供全球人口六十天的消費量。四月中旬,台灣農糧署署長黃有才對外界宣稱:台灣糧米自給率達九成,有三個月的存糧,以及有萬頃田地可以立即復耕的消息,台灣人民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但是,二○○六年農委會糧食供需統計的糧食平衡表卻顯示,以熱量為權數之綜合糧食自給率(自給率為產量除以消費量)為百分之三十一點九。在回答台灣會不會有糧荒危機的同時,似乎也必須正視一個事實:米等於糧,但糧並不等同於米。
世界貿易組織(WTO)目前是萬夫所指的農業殺手,但是,其實早在二○○二年一月一日台灣成為第一百四十四個會員國之前,台灣離棄農業的腳步早已緩緩邁開,台灣人的飲食消費習慣默默地「棄米從麥」了。
五○年代開始,台灣接受美援,開啟了四年經建計畫,在此同時,自一九四八至一九六五年終止,總計接受了約十四億八千二百萬美元(平均一年一億美元)。一九七一年台灣退出聯合國,為了尋求與美國更緊密的關係,台灣與美國簽署「中美稻米協定」,自美國中西部進口大宗穀物雜糧及飼料玉米等(一九七一年台灣的農業貿易順差六千萬美元,三年之後變成逆差兩億七千萬美元)。
在政府「多吃麵粉少吃米」的大力推廣之下,坊間出現了另一套「食品營養學」,自此逐漸改變了台灣人的飲食習慣,對米食的依賴不復往昔,肉類的攝取增加,在飼料玉米的大量進口之下,蓬發了本地的畜牧業,吃肉象徵富裕的「銘記」,也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同時,深深地烙印在國人心裡。
糧食自主權他落
「物質資源中,最偉大的毫無疑義是土地。研究一個社會怎麼使用土地,就能對它的未來有個相當可靠的推斷。」(摘自《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
在資本主義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之下,農業被歸類於落伍、生產效益低的初級產業。但,一般人實不應該忘記的是,農業曾為台灣繁榮的墊腳石。
台灣的農業基礎根植於日治時期,為了滿足殖民國的經濟利益,台灣成為日本海外的農業工廠,每年以龐大的米糖收益滿足殖民政府的胃納。國民政府時期,由於「以農養工」的政策,農村人口大量移轉到新興的工廠,外銷導向的工業化政策賺進大量外匯。一九七五年以後,島上終要逐漸到達「台灣錢淹腳目」引人稱羨的榮景,然此時,農業卻被視為產值偏低的落伍產業,而許多發展的政策亦是建立在傷害台灣土地,而不自覺。
二○○二年加入WTO之後,台灣政府的因應措施是:減少農業就業人口、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對WTO做過深入研究的清大教授彭明輝,以〈十年之後我們吃什麼?〉一文,針砭了加入WTO之後的台灣農業政策,他指出,目前全球糧食僅百分之四可供跨國貿易,萬一面臨減產狀況,台灣又將要去哪裡買糧?
世界農業蕭條問題並不獨台灣所有,早在孟梭特(Mansholt)博士所推動《歐洲孟梭特方案》的「高瞻遠矚」之下,農業人口逐漸轉成都市裡冷冰冰的工業勞動力,逐漸離棄以大地為母的農業耕作,一心一意地追求經濟上的最高利潤。
世界各國有計畫的滅農行動,其實全拜資本主義與全球化之賜。想知道如何解決農業問題之前,或許必須先了解農業是如何覆亡的?非洲的迦納,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這個非洲的「黃金海岸」,農民人口占百分之五十五,農業為其主要經濟結構,糧食曾經自給自足,然而,就在接受西方世界慈心大發的援助,將土地大量轉作為可可等外銷的經濟作物之後,迦納從自力更生轉而手心向上,終至完全地失去糧食自主權。
台灣的近鄰菲律賓,水稻改良技術稱譽全球,今日的稻米卻完全需要倚賴自國外進口,以南方的小島為例,民答那峨島接受了美國的契作,商人向農民大規模收購農田,並將原本生產水稻的農田完全轉作香蕉,期在經濟發展藍圖上寫下驕傲輝煌的一頁,農業安樂死的結果,獲得鉅利的是轉手的商賈,而原本自給自足的農民,卻陷入萬劫不復的貧困泥沼。
。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水稻田對空氣品質的改善之外,在防洪效果、水資源涵養以及水質淨化機能等的經濟效果卻經常受人忽略。(攝影/蕭耀華)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收割過後的農地打棒球,這種農村成長的童年記憶已經成為一個遙遠的夢想。台灣,從草根年代走來,知足惜福的農村文化價值,格外令人回味。(攝影/蕭耀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