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台灣】從動盪到融合 五○至六○年代的台灣文化縮影
一九五五年二月,三萬餘大陳軍民在美軍協防下撤往台灣,百萬人遠離先祖的家園,三十六省的血脈匯入濁水溪的江流,在動亂的二十年後,島嶼即將以經濟的起飛名揚國際。
一九五五年二月,三萬餘大陳軍民在美軍協防下撤往台灣,百萬人遠離先祖的家園,三十六省的血脈匯入濁水溪的江流,在動亂的二十年後,島嶼即將以經濟的起飛名揚國際。
清領時期台灣學子為了一圓至大陸參加鄉試的夢想,必須自七歲起,就進入私塾學習,這些民間啟蒙機構,數目遠遠超過官方的經學學校,影響既深且遠。
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聚集了大批群眾,為孩子爭取未來更好的受教權。一九九四年由民間發起的四一○教改大遊行後,台灣的教育改革風起雲湧地進入一個劇變的十年。
以「反對軍人干政」的「野百合」社會運動於一九九○年五月在中正紀念堂前沸騰開展。相對於戒嚴期的封閉壓抑,解嚴後的大學生開始走出校園,以行動關注和參與社會議題。
證嚴法師與大弟子德慈師父於一九六六年冬天合影於花蓮天祥。當年印順導師以「為佛教、為眾生」兩句囑咐,證嚴法師則一生服膺奉行,帶領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們樹立了樸實莊嚴的道風,篳路藍縷的從東台灣以慈善起家,接續以醫療、教育、人文完成四大志業,開啟了今日真善美的「慈濟世界」。
二○○五年八月卡崔娜風災的救災反應,讓世人傻眼,種族歧視被視為救災不力的一個主因。紐奧良這一個碗狀的大城,經過災難的淘洗後,吟唱的將是重生再起的和諧樂曲?抑或搖擺的爵士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