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分類: 經濟學人

《經典雜誌》第169期精彩內容

澎湖開發早於台灣,自古即為重要漁場,邇來由於環境破壞,漁業資源枯竭,加上交通不便,相對建設資源短缺,於是許多澎湖人遠離家園到外地謀生。近年澎湖積極推動觀光,觀光雖是澎湖的新命脈,但是澎湖傳統的漁獲活動依舊隨著夏日的溫度升高而加溫,此時正是澎湖漁民下網捕魚的最佳時機,因為澎湖此時揮別了入冬半年來的東北季風吹襲,走在澎湖的海邊,隨時可以看到漁民不避烈日只為把握這半年的好光景。

0

《經典雜誌》第168期精彩內容

數學老師何俊賢剛摘採滿滿一籃豐盛的蔬菜,站在他和家人、學生親手打造的「度咕屋」前。這位渴望農耕生活的現代農夫,同時也是一位「素人」建築師,憑著對周遭環境的細緻觀察與自己動手做的精神,在潮溼多雨的北海岸,設計出冬暖夏涼、乾燥通風的一處所在。綠建築不只是口號,而是由個人對生活的熱愛出發,一種整體的實踐。

0

《經典雜誌》第167期精彩內容

台北市承德路與市民大道路口,以機車幾乎淹沒自行車騎士的圖像,象徵台灣失衡的運輸模式。但機車的成本低廉、行動敏捷,讓台灣人養成無法根除的騎乘文化。即使眾人高呼節能減碳,台灣的私人機動運具使用率仍高居不下,同時造成人行環境長期發育不良。如何撥亂反正?何不從自己的交通習慣開始改變,一個安全與舒適的空間將會逐漸成形。

0

《經典雜誌》第166期精彩內容

從中國的三聚氰胺,到台灣的塑化劑,以至近日美國的瘦肉精,食品安全議題儼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學」。這波焦慮的浪潮,所經之處總掀起民眾強烈的恐懼,常使我們自問,到底還有什麼可吃的?圖為台灣SGS實驗室正準備把食品採樣拿去送檢,看有無超標的有害物質,但在有限的把關機制之外,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理所當然的環境與積習,有待我們重新省視。

0

《經典雜誌》第165期精彩內容

311震災週年當天,日本岩手縣東南部的陸前高田市海邊,藝術家利用現成素材,冰雕出一隻隻振翼的雪白舞鶴,虔誠祝福罹難者在燭火的引領下,能飛往另一個無憂無災的國度。陸前高田市原是日本著名的牡蠣產地,但在地震引發海嘯,從而使核能廠輻射外洩後,所有的捕撈活動,目前皆已停止。

0

《經典雜誌》第164期精彩內容

長久以來的飲食與消費文化,使得台灣每年都產生驚人的廚餘量,若換作食物,足以讓國內二十六萬低收入戶吃上二十年。雖然分類回收再利用的觀念已行之有年,卻掩蓋不住極度浪費的現實。口腹之欲的背後是龐大的環境成本與身體負擔,為了個人與環境的健康,回歸簡樸的素食,與實行餐餐八分飽,才是根本的永續之道。

0

《經典雜誌》第163期精彩內容

越南胡志明市第十一郡的敘群居,歷史已有六十餘載,華人女子在移居越南後終身未嫁聚居此地,多為廣東籍貫,現只餘八位長者。早期基於中國的大民族主義,越、華間並不通婚,敘群居的老姊妹們因此終身不婚。如今漢越通婚普遍,兩族早已融為一家人。

0

《經典雜誌》第162期精彩內容

近幾年,馬來西亞漢服推廣者極力復興漢服,檳城一對新人黃競隆和劉心晴就選擇依照古籍《儀禮》及《禮記》所記載的婚禮規範進行,響應弘揚古老中華文化。馬來西亞保留很多南方文化,這個華人文化的邊緣地區,如今竟成了傳統安身立命之處,成為中國人張望自身文化的一道窗口,因而也在大中華文化圈扮演重要的角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