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的飲食與消費文化,使得台灣每年都產生驚人的廚餘量,若換作食物,足以讓國內二十六萬低收入戶吃上二十年。雖然分類回收再利用的觀念已行之有年,卻掩蓋不住極度浪費的現實。口腹之欲的背後是龐大的環境成本與身體負擔,為了個人與環境的健康,回歸簡樸的素食,與實行餐餐八分飽,才是根本的永續之道。
【唐風綢繆】 新加坡駁船碼頭遊艇上的古箏彈奏。長期的經濟和文化危機感,牽動島國的語言和文化版圖,新與舊交織,鑄造多元包容的「新」型文化。 |
【文明密碼】 熱熱鬧鬧的「辦桌」過後,珍饈百味瞬間成了被丟棄的「ㄆㄨㄣ」。 台灣一年製造的廚餘量甚為可觀,狀似臭不可聞的背後,其實含藏極大的學問。 |
【文明密碼】 現代人的飲食選擇五花八門, 口腹之欲背後的龐大代價難以估計,為了環境永續與身體健康,就從回歸簡樸的飲食態度開始。 |
【探索世界】 狹小的陋巷,曾是魔術師、操偶師、舞者與樂者們的天堂。如今社會變遷的大海嘯,衝擊了新 德里的藝術村,也淹沒了傳統表演者的生存空間……。 |
【島嶼島語】 和平島舊稱社寮,「南安平 北社寮」,六個字四百年,道盡其北台灣發展濫觴的地位。豐盈的海洋資源,蓊鬱的歷史氤氳,這座島值得你我珍視。 |
【環保人 回收物】 退休後成為環保解說志工的陳哲霖,為力行減碳,改以百元二手腳踏車代步,秉持說到做到的理念,如今陳哲霖的宣導足跡,已遠布海內外。 |
【探索世界】 威廉利用回收垃圾製作風車,成了馬拉威村裡供電、灌溉的救命發明。他克服饑荒、貧困與僅能自學的命運,用智慧與決心帶給非洲一線光明。 |
【經典書摘】 別以為人類才有豐富的表情。昆蟲的臉型與表情也是造物主心血的結晶。作者以淺顯文字輔以精心所攝生態圖片,勾繪昆蟲「臉」譜之「書」。 |
【編者的話】撰文/王志宏
【經典人生】八分飽 二分助人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正義總是向強權傾斜嗎? 撰文/王思熙
【杏林筆記】如何面對不可避免的人生終點 撰文/賴其萬
【科學手記】大學學術封建化的危機 撰文/江才健
【經濟學人】臉書是寂寞的解藥嗎? 撰文/周添城
【環保人 回收物】 鐵鋁罐回收 回收不夠,還要減量! 撰文/陳世慧 攝影/安培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