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觀察】農業與山林的戰爭 當莊稼漢遇見台灣樹

森林是台灣的主體
近代卻因外來政權的進駐
而被大量砍蝕開發
從大陸移民來台的漢人
亦稟承了以農立國的精神
視「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為美德
為了開闢農田,而犧牲、消滅原始森林
漢人和森林的關係
好比被電鋸劃開的樹木
充滿著磨擦與傷痕

撰文/林獻瑞
攝影/郭以德

約二百多萬年前,在地球上歐亞陸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互相推擠的地方,誕生了一座新的島嶼,這座年輕的島嶼不僅活力十足,而且還有將近四千公尺的高大身材。

北半球森林型態濃縮在台灣

這座島嶼位在氣候分界的北迴歸線上,先天在低海拔地區即兼具有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命盤,因此在海拔一千八百公尺以下的地方,孕育出樹種非常多樣化的闊葉林帶,並且隨著海拔、緯度逐漸下降,再細分為暖溫帶闊葉林、亞熱帶闊葉林和熱帶闊葉林。

除此之外,地球過去曾經發生過好幾次冰河期,北半球中高緯度的地方都被冰層覆蓋,使得原本生長在北方寒帶地區的針葉林樹種,也遷移到南方這座僥倖沒被冰雪覆蓋的小島上避難。直到一萬多年前,地球最近一次冰河期結束,氣候回暖,留在島上的針葉林樹種就又往較冷的高山遷移,使得這座亞熱帶的島嶼竟然生長著全世界只有北極圈一帶才有的寒帶針葉林。

這些因緣際會,使得這個面積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島嶼,既是赤道熱帶植物分布的最北界,也是北方針葉林生長的最南界,北半球從赤道到北極圈所有的森林型態,都濃縮在這個島上。

這些森林,自曠古以來到十七世紀初荷蘭人來到島上這中間的漫長歲月,一直活得好好的,當時島上的樹海想必濃稠得一如綠色醬汁遍灑在島嶼的每一寸肌膚上,難怪十六世紀中葉葡萄牙水手從海上望見這座綠色之島時,不禁脫口而出:「福爾摩沙!」意謂好一座美麗婆娑之島啊!

然而,這個大自然花了數百萬年在島嶼上所孕育出來的森林,當它被外來者所發現後,便註定再也無法逃避外來文化的衝擊。一六三一年,荷蘭人從大陸找了一千多名農奴到島上開墾,到了一六五○年,島上大約住有五萬名的漢人,連同原住民,人口大約有二十萬,而島嶼也從漢人那兒得到了一個新名字,台灣。

漢人農業文化與森林的衝突

山林生態保育學者陳玉峰教授,對漢人來到台灣之後,與山林跟樹所產生的互動,提出了一個過去沒有人提過的觀念:「基本上漢人的文化背景是農田文化,跟森林文化是沒有辦法並存的!」

早期從福建廣東一帶移民到台灣的漢人,承襲了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的精神,他們從骨子裏相信將土地開闢成水田,種上稻米,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當他們把這套根深柢固的價值觀帶來台灣,從平原一步步地往山地推進時,在這群拓荒者的眼裏,那一大片蓊鬱如海的森林成了必須去除的障礙。

尤其中低海拔的闊葉林,本身所在高度就是漢人比較容易接觸的地方,在視「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為美德而不知生態保育為何物的年代,很自然地便成了第一個受到漢人稻田文化衝擊的林帶。

三百多年前,滿清官員郁永河從台南出發北上採硫磺,當他走到今天的清水一帶,看到的大肚山台地還是一片「林木如蝟毛」的原始闊葉林。

經過二百多年,民國四十三年國民政府進行第一次森林資源調查,當時台灣的天然闊葉林面積達一萬四千二百餘平方公里,到了民國七十八年林務局進行第三次森林資源調查的結果,闊葉林面積已經減縮至一萬一千二百餘平方公里,三十幾年間,衰退面積達三千平方公里。

從歷史的回顧中會發現一個事實:從荷蘭人、鄭成功、清廷、日本人到國民政府,這些非源自台灣本土的外來統治者,都將台灣的森林視為應該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藉以壯大統治的力量。歷史上,台灣第一個被大量砍伐利用的樹種,是曾經滿山遍野的樟樹。

在苗栗縣銅鑼鄉一家天然製樟廠內,製樟師父把一大塊的樟木刨成碎片,再放進鍋爐裏高壓蒸餾提煉出樟腦,濃烈的樟腦味無可遏抑地散發出來,讓人頓時發想,就是這股氣味主宰了樟樹數百年來的命運,彷彿也是這股味道,引發了人與樟樹數百年來的互動關係。

台灣是樟樹最適合生長的地方

《台灣通史》寫道:「樟腦為台灣特產,當鄭芝龍居台時,其徒入山開墾,伐樟取腦,為今嘉義縣轄。配售日本,以供藥料,其法傳自泉州。」漢人移民台灣後,將伐樟取腦的技術也帶了過來,後來清廷在台設置造船廠,為了收集木料,於是入山大肆砍伐闊葉林,同時附帶伐樟製腦外銷到國外。

樟腦的辛香味不僅可以防蟲驅蚊,還可製作香料、入藥,而它百蟲不侵的獨特芳香,也常被漢人拿來做建材或雕刻神像。從事古蹟維修許多年的莊敏信先生說:「樟木的紋理比較亂,雕刻時不會斷,所以現在整修古蹟時,雕刻的部分都用樟木。」

一九一二年英國植物學家卜氏(W. R. Price)來台採集時,在日記中寫下了第一次看見樟樹的印象:「我們首度遇見樟樹,體形雖小,但數量多得足以稱林,它那奇特、亮麗且豐盛的綠葉,結結實實交織成優雅圓融的色塊,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地方擁有如此繁盛可愛的綠色海洋。」

卜氏的眼裏看見了樟樹在大自然裏最優雅的姿態,而他的這段話裏也透露了一個事實:台灣是全球最適合樟樹生長的地方!可是從明末以來直到現在,砍了幾百年,台灣原始的樟樹林早已消失殆盡了。

繼樟樹之後,生長在海拔一千八百到二千五百公尺之間的台灣檜木林,在一八九九年被日本人在阿里山發現後,靠著先進的機械化設備以及高山鐵路的鋪設,將人類原本僅及於闊葉林的開發活動,推向了更高海拔的檜木林,開啟了台灣長達百年之久的伐檜史。

長在深山裏的神祕大樹

成書於清代的《噶瑪蘭廳誌》上有寫說:「土杉:大可十圍,週十里許,然在深山叭哩沙喃番界內,莫敢採伐。」書裏寫的土杉就是今天的台灣檜木,因為大陸沒有檜木,對早期的漢人而言,這是一種從來沒見過也不知如何稱呼的樹,於是就假借杉之名稱呼這些生長在深山裏的大樹。

既然漢人在清代就發現了台灣檜木,為何沒有開採呢?長期從事森林保育運動的賴春標認為:「這應該跟清朝的山地政策有關,山地人不准到山下,平地人也不准上山,漢番交界還設有隘線管制,只有少數到山地做生意的漢人,像是通事,才有機會看到這些大樹,所以當時的漢人對山地的了解非常少。」

而這些大樹生長的環境,當時正好都是原住民的地盤,叭哩沙喃就是今天宜蘭縣境內的三星、大同鄉一帶。這些在台灣島上演化百萬年之久的檜木,在日本人來到台灣之前,一直平平靜靜地生活在高山密林中,從未進入到漢人的世界,而它巨大的樹身與曠古的樹齡,被世世代代受山林庇護的原住民視為祖靈的原鄉,神聖而不可侵犯。可是這些受到原住民尊敬的大樹,一旦遭遇到一個具有使用檜木歷史的外來政權時,它的命運就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日本是全球除了美國、加拿大和台灣之外,另一個有檜木生長的國家,日本人從很早就十分熟悉檜木的用途,早期的日本社會,檜木廣泛地被用來作為宮殿和寺廟的建材。

接觸過無數種木材的莊敏信,在比較過各種材質的好壞後,他認為檜木的優點是:「很香,人一進到屋子裏那氣味就不同,感覺很舒服,而且它的韌度夠,很適合用來做使用頻率高的門窗,本身的香味也能防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樟樹是台灣闊葉林帶的代表樹種,從清朝以降,被大量砍伐製作樟腦。圖中提煉過的樟木片,即充當燃料。
[Not a valid template]↑ 八仙山林場是日據時期日人開發的三大林場之一,位於大甲溪上游,另外兩處是阿里山和太平山。砍下來的檜木利用木滑道送至固定地方貯存。
[Not a valid template]↑ 現今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裏的樹靈塔,據說是當年砍伐檜木時,為安撫作怪的樹靈而建立的。
[Not a valid template]↑ 榕樹旺盛的生命力,在今天台灣的鄉間常被當成神祗受人膜拜。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