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中國風不再的 印度喀拉拉

因盛產胡椒檀香木奇珍異寶
印度西南岸的喀拉拉於中古世紀時期
一度是各國商人眼中利益湧現的「黃金」海岸
亦是鄭和下西洋次次停舶之地
圖中由中國人傳入喀拉拉海岸的中國魚網
曾「目睹」此地史無前例的國際貿易盛況
即使於二十世紀末的今天
仍靜靜佇立在這片海岸
訴說曾有的輝煌

撰文/翁瑜敏
攝影/郭以德
繪圖/王一珣

晚的斜陽灑向阿拉伯海,三三兩兩駛向科欽(Kochi)舊城區的漁船彷彿籠罩在一片金線中,船一靠岸,船夫即俐落地將整簍的漁獲倒在漁市場的沙地上,買賣隨著此起彼落的喊價聲熱絡了起來;不遠處的沙灘散置著十來具大型的中國漁網也動工了。四角繫著四支巨木的中國漁網,形狀如浮在半空中的「金字塔」,只見七、八個壯漢合力將「金字塔」頂端的繩索往後拉,浸在水中的漁網便慢慢浮出了海面。自投羅網的漁獲雖不若主動出擊的漁船多,但「守株待魚」有如此收穫算是差強人意了。

中古世紀的國際商港

「西元一三四一年的一場洪水,中國人從科連加諾爾(Crangannore)遷移至科欽,並在此建港。中國漁網大約在西元一三五○至一四五○年間由中國人傳進來……」人潮來來往往地觀賞著中國漁網的捕撈作業,少有人注意杏樹下的石碑,石刻的歷史也在人們不經意中被忽略了。佇立在石碑前良久,我一字一句地記下碑上的刻文,終於了解從奎隆(Kollam)至科欽沿岸為何密布如此多的中國漁網了,但仍不敢置信中國人竟是這個港口的開山始祖。鄭和於十五世紀初抵達喀拉拉沿岸各港口時,科欽該是滿街的中國人吧。

位於印度西南岸,古稱馬拉巴(Malabar)的喀拉拉(Kerala),兩千年前即因胡椒、檀香木、象牙等各式各樣的豐饒物產吸引大批腓尼基、羅馬、阿拉伯及中國人橫渡印度洋、中國及東南亞海域,前來蒐尋奇珍異寶,中非之間亦逐漸闢出了一條海上航線。但無論從非洲西來或中國東來的船舶,大多受到季風及航海設備的限制,航行到了印度即不再前進。喀拉拉沿岸的奎隆(古名小噶蘭)、卡利刻特(Kozhikode,古名古里)及科欽(古名柯枝)等封邑因地利之便,一時成為交通繁榮的國際通商海岸。

「古里國即西洋大國,從柯枝國港口開船,往西北行三日方到……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胡椒山鄉住人置園多種,到十月間,椒熟採摘曬乾而賣,自有收椒大戶來收,上官庫收貯,若有買賣者,官與發賣……」藉著隨鄭和下西洋三次的通事馬歡所著的《瀛涯勝覽》,重回鄭和走過的歷史現場,我在拍岸而來的阿拉伯海浪潮間發現了中國漁網,但這不過是個開端,置身滔滔的歷史長河中,我企欲找尋的乃是屬於當地對鄭和的記憶。

「你聽過鄭和嗎?」徘徊在卡利刻特海邊一排低矮的平房前,專注地研究其中一幢傲然獨立的英式雙層古樓,屋主阿朗正巧騎著摩托車回來,雖對古樓仍懷著好奇,我還是忙不迭地問起他是否知道鄭和與中國人在喀拉拉的事蹟。

「鄭和?他是中國人?你說的是法顯或唐玄奘嗎?」阿朗的回答如同我在奎隆及科欽得到的答案一樣。這兩位晉、唐高僧因躍上印度中學生的歷史教科書,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探險旅者。

玄奘取道西域至印度的絲路,早在唐朝以前就是交通頻繁的「大眾化」路線,但西元五世紀即來到印度的法顯,從印度馬拉巴海岸搭乘商船經斯里蘭卡、蘇門答臘回國的海上絲路卻鮮為人知。

中國船規模大如城

頂著正午的烈陽走進卡利刻特的克里斯那莫努(Krishnamenon)博物館,正在午休的館員沙西先生得知我們的來意,特別通融地打開了展覽館大門。館內大多展示著當地古代的竹器鐵劍,然而就在這些暗沉的古物旁,赫然出現一個繪有龍身的靛藍古瓷花瓶,我的眼睛斗然一亮,急忙請教坐在門外的沙西,果然不出我所料,這是四百年多前,中國皇帝饋贈當地皇室的禮物。是鄭和帶來的嗎?沙西不知有鄭和,只說當時有很多中國商人到喀拉拉作生意。

唐朝以降,中印之間的貿易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數量。中國人帶來的綢緞、青白瓷器、黃金和白銀都是印度商人追逐之物,印度商人則以胡椒作為交易。根據英國經濟歷史學家麥迪遜(Maddison)估計,鄭和下西洋時期,中印兩國的經濟貿易,就占了全世界生產毛額一半以上。即使近代,西元一八二○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也占全球經濟的百分之二十九,印度也有百分之十六的占有率。

除了耀眼的經濟勢力,中國船隊的造船技術更在中非航線上風靡一時。西元一三四二年旅行到馬拉巴海岸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圖塔(Ibn Batuta)即於遊記中如此描述:進入卡利刻特及奎隆的中國船隊,大得像座城市,船上還種有藥草和生薑。中國的高級官員和妻子在船上並擁有自己的房子。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歷史學家曼多達(Mendoza)也指出,西印度有一座中國城,統治者與領主均是中國人。

洞悉商機的阿拉伯人

中國人曾是那麼權大勢大,所以想像中,卡利刻特或科欽應該有一個鋪滿青石的大街,沿街掛滿漢字招牌的中國式建築,每戶販賣青瓷、綢緞的店家也該一一講著中國話招呼遠來的我呀!為何喀拉拉的中國人會消失得如此徹底?

「中國人被阿拉伯人趕走了!」中國漁網旁石碑的刻文,簡捷有力地跳入我的腦海。這是否意味著中國人因阿拉伯人勢力的進入,逐漸搬離了喀拉拉,所以中古世紀,當地與各國的貿易才是我該找尋的方向?

「馬拉巴是大印度一個幅員遼闊的王國,位於西部……該國出大量的胡椒、薑、肉桂皮和印度堅果,還出產最為精緻美麗的棉布……來自蠻子省(蒙古帝國)的船載著銅作為壓船的重物……」《馬可波羅遊記》中,忙碌非凡的喀拉拉隨著集散的財貨──香料、藥材、珠寶、絲綢等物品輸入歐洲市場,頓成歐洲人心目中的仙鄉。十五世紀初,歐洲人無時無刻不設法繞過大半個地球,一窺仙鄉的究竟。

然而這片遍布「金礦」的海岸卻未被印度人好好運用。孔雀王朝與笈多王朝的盛世之後,印度旋即陷入政治分裂的局面,位於西南岸的喀拉拉為其羅王朝所統治,當地的商船定期橫跨阿拉伯海、印度洋及中國海,甚至在東南亞各國擁有極為龐大的據點。

但是航海及貿易帶來的活力及開放,卻令強調純潔的婆羅門(印度教高級種姓者),害怕會受到非種姓民族的污染,於是利用法律及習俗向平民百姓宣告,航海涉過鹹水到達彼岸,是一大罪孽。這種思想上的箝制,使活躍一時的印度海上貿易,一如中國在明朝宣德皇帝後突然中斷的航海事業,無疾而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香料集散市場的搬運作業,通常都由一些當地的印度人所從事,這裏沒有現代化的機器設備,一切的搬運都是以人力來完成。
[Not a valid template]↑ 水道交織椰樹林立的奎隆後水道,除了豐富的漁獲外,當地人亦會抽取椰子殼內的纖維,加工做成如麻繩線和一些手工藝品。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