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佛城實相 緬甸浦甘佛教遺址

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叢書主編)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每塔高十步,其大與其高度相稱,上部皆圓形,周圍懸鈴,金塔懸金鈴,銀塔懸銀鈴,風起作聲。國王為其生前光榮及死後英靈,特建此二塔,誠為世界最美觀之物,太陽照之,光明燦爛,遠處可見。

元一二九八年,在熱那亞的一處戰俘監獄中,飽經風霜的旅人向獄友口述了他在東方二十四年的遊歷。

旅人說他曾是韃靼大汗的信臣與使者,涉足中國東南、緬甸、東南亞和印度,但他所描述的城市同代人聞所未聞,他的故事被視為荒誕不經、妄想虛構。面對旁人的詰問,旅人說:「我還沒說出我所見到的一半。」

這位旅人即是馬可波羅,他的遊記裡糅雜了親身目睹與道途聽聞。這樣一部經典,既是民族誌報導,也是傳說的彙編,而那一座座看不見的城市,七百多年來,始終吸引不同領域的西方讀者。

公元一八五五年,蘇格蘭工程師裕爾(Henry Yule)在伊洛瓦底江東岸驚見彷如異星球般的神祕建築群,那些荒煙蔓草中的古老佛塔,證實了馬可波羅訴說的緬國都城所言不虛。

十九世紀正是西方帝國憑藉著現代資本與新式火炮侵吞亞洲的時代;挾著勝利之姿,探險者們陸續宣稱在叢林深處「發現」了遠古的奇蹟:一八一四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駐紮官萊佛士(Thomas S. Raffles)在爪哇島的火山灰下挖掘出婆羅浮屠;一八五八年,法國探險家穆奧(Henri Mouhot)冒險闖入柬埔寨的莽莽森林,重啟了吳哥古蹟;以及上緬甸這一處裕爾振筆疾書喚起英國當局加以重視的浦甘(Bagan)遺址。

像是對應著殖民主義短瞬的時代喧囂,這三處遺址靜靜地在時光中流轉,它們共同見證了兩千多年來亞洲世界的一段人文結晶──佛教的弘揚與浸潤。

由於頻繁的商業往來,公元前印度移民就已大舉進入東南亞,其中下緬甸的孟族人受印度文化影響最深,佛教也繼婆羅門教後傳入此境。

上座部佛教的傳遞

緬甸傳說,早在佛陀初成正覺後,即有孟族兄弟前往拜見,並迎回佛陀聖物永作供奉;而信史可考的,則是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派二高僧來說四聖諦,當時傳教之地應該就在下緬甸直通(Thaton)一帶。公元前後,孟族建立的城邦國家雖屢有衰落,但佛法未曾滅絕,爾後更沿伊洛瓦底江北上,傳至驃族人居住之地。

公元三世紀,驃族在今卑謬(Prome)一帶建立了室利差呾羅城(Śrīkṣetra),控制了中印間的通商之路。《新唐書》卷二二二下描述驃國國都:「有百寺,琉璃為甓,錯以金銀,丹彩紫礦塗地,覆以錦罽,王居亦如之。」又記載其民「七歲祝髮止寺,至二十有不達其法,復為民。」該城在九世紀時被南詔攻陷,遺民逃至上緬甸浦甘,投奔同屬藏緬族系的緬族。後世考古學家在驃國遺址挖掘出公元五百年左右的薄金片與石碑,其上的刻文都是記述上座部佛教的南印度巴利文字體。

十一世紀前,上緬甸地區原本盛行的教派為阿利教(Ari),有上萬名阿利僧聚居在浦甘一帶的寺廟中,過著放蕩的生活。公元一○五六年,浦甘王阿奴律陀(Anurudha)採納孟族高僧阿羅漢(Shin Arahan)的建議,取締阿利教,令其僧人還俗或貶為官奴,從而確立上座部佛教為國教。其後又因遣使直通王國,求賜三藏經文及佛陀舍利未果,阿奴律陀發動宗教戰爭,長達三個月的猛烈攻伐後,擄獲大批巴利三藏、各種注釋及文物;王又奉迎上座部僧人五百名,召集直通的藝術家及工匠共三萬名一同歸返浦甘。

阿奴律陀在位時,浦甘文治武功,鼎盛一時。持續不斷的戰事,使分裂的緬甸首次趨於一統。阿奴律陀又以孟文及驃文作基礎,創造了最早的緬文;他提倡的佛教改革使得上座部佛教普及全緬,而通俗的巴利文也逐漸取代了古雅的梵語,成為經書之正式文字。

上座部佛教原是以斯里蘭卡為核心向東傳遞,但該國屢遭印度注輦人侵襲,經典散失、佛教衰微;一○七一年戰亂平息後,斯里蘭卡反而遣使要求浦甘王朝賜給三藏、並派僧團傳承戒法。至此,緬甸已是為弘揚上座部佛教的重要基地。

佛塔的興盛,即是上座部教義下的成就法門。浦甘諸王在各地大興佛塔、佛寺;人民也深信,布施和修建佛塔乃是脫離苦海的不二法門。因而在王朝全盛之時,面積不過四十二平方公里的浦甘平原,成了一座「萬塔之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浦甘佛塔分布】

不同於爪哇婆羅浮屠的單一結構建築,蒲甘遺產是分散於蒲甘平原佛塔建築群的統稱。浦甘遺產亦並非有系統的城市規畫,而是兩百年間互相帶動、自然發展出的建築群落。

據傳,浦甘佛塔曾有四萬多座,但學者從大小建築物的遺跡來辨識,較可信的數據約為五千座左右。除開其較殘破者,一九七○年代初的統計,浦甘仍保存有二二一七座佛塔,經過地震及其後的重建,目前也應有兩千餘座。

蒲甘地區的佛教建築按其功能可分為寶塔、寺廟、佛窟及僧院幾種類型。佛塔有斯里蘭卡及緬甸本土等不同風格,寺廟則可細分為北印、南印等不同形式。浦甘著名的阿難陀塔寺,為結合寶塔、佛殿及亭榭的大型建物,此類建築本文中迻譯為「塔寺」,與實心的「佛塔」及小型「寺廟」作區隔。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清晨的薄霧間,為數眾多的佛塔散布在浦甘平原之上。面積不過四十二平方公里的平原上,現 總計有兩千餘座佛塔。
[Not a valid template]↑ 佛塔起源於印度的窣堵波(stupa)建築,目的是收藏與佛陀有關的聖物;半球形的窣堵波經斯里蘭卡輾轉傳至緬甸後,發展出鐘形的緬式佛塔。(攝影/黃同弘)
[Not a valid template]↑ 燦爛耀眼的瑞喜宮金塔內藏佛骨舍利,是僧伽佛徒、善男信女頂禮膜拜之處。[Not a valid template]↑ 阿難陀塔寺南殿供奉的迦葉佛高九點五公尺,遠觀呈歡喜相、近觀則呈莊嚴相。[Not a valid template]↑ 悉隆敏羅塔寺旁的木偶攤子。旅遊產業衍生的種種消費行為,已改變了浦甘人民的生活模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