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在馬塔蘭(Mataram)機場一下飛機,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型彩色看板上的標語:「歡迎來到龍目(Lombok)島,巴里的姐妹島!」
巴里島成功的觀光經驗已在全印尼蔓延了好一陣子,這裡的一萬七千多個島嶼都向它看齊。小島龍目和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里有許多相似之處,兩者之間隔著一條華理士(Wallace,赤道帶亞洲及澳洲的分隔線,使兩地的動植物群落有廣泛明顯的變化)分界線。
大多數龍目島人屬於薩薩克(Sasak)族,且都是從一而終的農夫、漁人、織工,以及能幹的工匠,大概就如他們的巴里兄弟一樣。然而,稱龍目人和巴里人為兄弟未免有些牽強,歷史證明這兩島居民一直都關係不睦。
十八世紀初以前,巴里人征服了龍目人,並視已於十六世紀末就皈依伊斯蘭教的後者為次等種族。由於巴里的印度教種姓制度從來都不曾公平對待薩薩克人,以至於後者淪落到奴隸的地位。得力於荷蘭人的介入,龍目人才脫離了巴里人的控制,但條件是必須要接受荷蘭人對全島的獨大殖民。縱使荷蘭人向窮困的薩薩克人課重稅,後者仍對他們的救命恩人極為尊重與欽佩。
林加尼山朝聖路
人類學家和科學家尚未對薩薩克人抵達龍目島的日期達成共識。一種推論是,族人黝黑的膚色和捲髮或許透露出印度人的血統,但另一種說法則以為薩薩克人的祖先是爪哇人,登陸日期回溯至十四世紀。
當商人將伊斯蘭教自西方引入初期,薩薩克人主要信奉泛靈論,巴里人隨後傳入印度教,三者融合成一種宗教儀式名為維克土.土魯(Wektu Telu,意為「三次」)。
「一直到八○年代以前,維克土.土魯教徒仍會頭綁白布倏地出現在街上,如此一來,人們便能輕易認出他們來。但如今在龍目島,我幾乎看不到他們了。你若去拜揚(Bayan),或許仍能遇見遵循舊傳統的人,因為拜揚被視為維克土.土魯的發源地。」我的旅館老闆哈吉.拉迪亞清楚且自信地說。他是一位小學退休教師,住在一個僅有三千人的小鎮上,曾經遊遍龍目島,並且因熱誠深入地研究而通曉他族人的文化。
拉迪亞是個虔誠的穆斯林,他毫不否認地表示,就算是最正統的穆斯林,仍不乏一些古老傳統的追隨者。他坦然承認泛靈論的精神仍深植在薩薩克人的心中。他憶起少年時期,他的父親要他到林加尼(Rinjani)火山朝聖,透過禱告和合乎體統的奉獻,試著與祖靈交流。
每次去林加尼山朝聖,薩薩克人始終保持與祖靈間的互動,從中獲得知識與建議。當收成欠佳,或者遇上乾旱及天災時,農夫們就去和樹與植物公開且大聲地「溝通」;當果樹不結果時,他們甚至會威脅要砍掉它們。
當某個家庭成員往生,以動物作為獻祭是不足為奇的,因為動物能承載亡靈到龍目島上最高的林加尼聖山,那埋葬祖先的地方。人們會在牛或山羊的背上綁一個鞍,若無足夠的預算買牛或大型動物,甚至有人改獻祭鴨子。如此一來,往生九天之後,亡靈可以騎著動物安全抵達林加尼山,在那兒通過神的最後審判,以決定其來生。
當我問及這種儀式是否會與伊斯蘭教條相牴觸時,拉迪亞堅定地說不會。動物祭品不會留給神明,而是會分給亡者的家人和朋友,一點兒也不浪費,這點很符合伊斯蘭教規。
在東龍目島,任何人都沒有理由,也負擔不起任何浪費。薩薩克人遠比巴里人、爪哇人,以及很多其他的印尼人貧窮。在這裡,生命是一種掙扎,對許多薩薩克人而言,能活過每一天都是很重要的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龍目島概況】
龍目島是印尼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省的一座小島,西臨龍目海峽,與巴里島遙遙相望,以東與桑巴瓦島中間,隔著阿拉斯(Alas)海峽。面積約為4,725平方公里,首府為馬塔蘭。島上至高點為林加尼山頂,高約3,726公尺。山上有個被當地人視為聖湖的瑟嘎拉.阿那克(Segara Anak)火山湖,受到建於一九九七年的林加尼國家公園保護。南島物產豐富,種植玉米、稻子、咖啡、煙草和棉花。
島上居民約兩百九十萬人,百分之八十五為薩薩克人,百分之十至十五為巴里人。大部分的薩薩克人信奉維克土.里馬(Wektu Lima),為伊斯蘭教的一支流派。維克土.里馬意為「五次」,也就是一天要禱告五次。另外一部分的薩薩克人,遵循舊教維克土.土魯,一天只需禱告三次。此外,還有約為八千人的小團體,自稱伯得哈(Bodha),主要居住於班特克(Bentek)和林加尼山坡上。他們是唯一未受伊斯蘭教影響的薩薩克人,信奉泛靈論,融入印度和佛教的元素,而印尼政府則將他們歸類為佛教徒。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龍目島政府努力普及伊斯蘭教,自教授孩童古蘭經開始做起。
[Not a valid template]↑ 薩薩克傳統小村裡,仍見由木頭、竹子及稻草搭成的老式房子。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