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我心安處在懂得放下

撰文/王思熙

人人會說,但是要說得恰到好處,實在不容易。如果「說話」是一種藝術的話,那麼「溝通」,就是藝術品的流通管道。

人際關係愈密切,溝通就愈重要,說話的藝術就更顯得珍貴。

藝術的價值,不在於價格的多少,而在於懂得欣賞它的美,懂得接受它的善。說話的藝術也是如此。

有一次,孔子與子貢坐馬車出行。

不料,半途休息時,坐馬把路邊的莊稼當飼料吃了起來。

農夫見狀很生氣,把馬兒扣下了。

子貢前去交涉,之乎者也,長篇大論地說了一番,還不斷打躬作揖賠不是。但農夫卻不領情,一句話也沒聽進去,還是氣呼呼地與子貢爭論不休,急得子貢滿頭大汗。

孔子見狀,讓馬夫去調和,結果馬夫只說了幾句話就圓場了。

可見溝通的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技巧;是一種讀心術,也是一種敲門磚。對不同的人,講不同的話,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語法。

每個人的經驗不同,理解力也不一樣;爭執的雙方或多方,立場不同,想達到的目的和利益也不一樣。溝通談判是滿足雙方或多方利益的最佳手段。

因此,溝通的用字譴詞,聲調語氣,表情動作,折衝樽俎之間,因時因地,因事因人,因事態的變化,必須隨機作出適當的調整與妥協。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徒,說起話來,之乎者也,道理很深,文謅難懂,而農夫只懂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懂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乎者也的語言,距離他們太遠;道理太深了,不接地氣,不近人情,他們當然無感。

儘管子貢喋喋不休,農夫一臉漠然,子貢內心似乎在吶喊:「這是在對牛彈琴嗎?」卻不能同理地知道:農夫的立場只有一個,那就是你放任坐馬吃我莊稼,犯錯在先,不要跟我曉以大義,看你如何善了。顯然,這是一場雞同鴨講、無效的溝通,結局當然不歡而散。

相較於子貢的說話方式,馬夫的話,說得很樸素、很簡單也很淺顯易懂。

他對農夫說:別跟牲畜生氣啊!牠哪懂什麼道理?

我和牠如此熟悉,要讓牠做點事,還得用鞭子,才驅使得動,更何况牠不認識你。一匹馬,牠哪能判斷您的莊稼能不能吃呢?

農夫一聽,哈哈大笑,就把馬給放了,還誇孔子果然是聖人,連手下的馬夫都這麼會說話。

話不投機半句多。說話,要說到對方的心坎裡。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坎,只要邁過這個坎,一切問題都會雪融冰消。農夫心中的坎,子貢不了解,但馬夫能了解。所以子貢的話,說不到農夫的心坎裡,而馬夫卻能。

「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兄弟再親近,彼此心中都有一個過不去的坎,誤會在所難免。只有經歷各種磨難之後,才會發現彼此能存活下來不容易。存活下來還能再度相逢,更是何等可貴?過去沒有邁過的心坎,就讓它隨著時間飄逝吧!人生短暫,有什麼可以斤斤計較的呢?心坎跨過了,一切也就釋然了。相逢一笑,還有什麼恩仇不能放下的?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懂得放下。跨過心中的那個坎,放下過去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才能理解到什麼叫做「晴空萬里,海濶天空」。

《從容錄》第五十七則記載:

嚴陽尊者問趙州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趙州禪師云:「放下著。」

嚴陽尊者云:「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

趙州說:「恁麼則擔取去。」

這是一個有趣的禪宗故事,談的主題就是「放下」。

「放下」的境界有高低之分。有人說:「這件事我早已放下了。」說這話時,其實還耿耿於懷。這則公案就是典型例子。

嚴陽尊者問趙州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就是說:修行已到「心中無一物」的境界了,還要如何繼續修行呢?

趙州回答:「放下著」,意思是:那就把它放下吧!

嚴陽尊者卻迷惑地問:「一物不將來,放下個什麼?」也就是說:我已經兩手空空了,沒有任何東西了,還要我放下什麼?

趙州答:「恁麼則擔取去」。要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就挑著它走吧!

嚴陽尊者自己心中已無一物了,趙州禪師還要叫他挑走什麼?他不知道他還有一個「一物不將來時如何?」的念頭在。換句話說,他還沒有完全放下。如果嚴陽尊者真的完全放下了,就不會,也不應該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一提出,就表示他還沒有真正的放下,還是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這個執念纏繞著。

人是感情的動物,人人都有執念,都有不同的意識思維。所以,在人的世界裡,愛恨情仇,糾紛不停,衝突不斷。解套的辦法除了加強溝通之外,就學會寬容與放下了。但這又何等不易啊!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