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印記】龜山島 逆旅

撰文.攝影/阮義忠

生的旅程用最少字概括,那就是:離家與返鄉的過程。最不幸莫過於有家歸不得、無鄉可回。我小時候就逃過家,大學聯考一落榜更是迫不急待去台北謀職,從那時起便只有過年過節才會不太甘願地回家。在外闖蕩半個世紀,臨老還能回到家鄉安身,實在幸運。

載我走吧,火車!

幼時的頭城是個長年處於沉睡狀態的所在,當年還沒有濱海公路,北宜公路則是經常有車墜崖,司機在九彎十八拐的碎石子路單行道上開車,會沿路撒冥紙以求消災解厄。對外交通以火車最為安全便利,那條橫切在蘭陽平原上的鐵軌,自小就是我憧憬外面大千世界的觸媒。

白天,貫穿鎮中心的開蘭路上人沒幾個,狗沒幾頭,日日月月碰到的面孔都是那幾張,還老是一樣的肅穆。一切安靜得令人窒息,只有從月台方向傳過來的火車聲才會讓我稍微安心:這個鎮沒被外人遺忘。

夜彷彿特別早降臨這個閉關自守的小鎮;每星期六晚上才會出現的賣藥郎中,頂多能把魔術及功夫把戲耍到八點,然後,再怎麼汗流浹背、聲嘶力竭地使出壓軸噱頭,也吆喝不回紛紛散去的鎮民。眾人不吭氣地分道揚鑣,回家就寢,彷彿多留片刻就會被視為浪蕩了。

於是,天上的星光也像沒充足電似的漸漸黯淡,空氣如急速冷凍般地僵了,大部分鄉親也結結實實地進入了夢鄉⋯⋯這絕對算不上是道地的夜吧?但狗已經吠了,貓也頻頻叫春。我家後頭,幾戶鄰居所養的公雞又在亂啼晨,大概是鎮民太早上床,攪亂了晝夜的正常運行,讓牠們的作息也反常了。

而我,幾乎天天在這個不是半夜的半夜時分,睜眼側臥在硬梆梆的木板床上,等待由宜蘭開往台北的末班慢車;聽著它進入月台,聽著它駛出這個令人悶得發慌的無趣小鎮。

火車站離我家有五、六分鐘步程,但是在沉睡的鎮上,一切細微的聲源都如同經過音響設備的好喇叭擴大,傳真又攝神。咯咯、咯咯、咯咯——由遠而近、由弱而強的輾軌聲終於傳來了;起山風而順向時,會讓人以為這列火車就從門前駛過。

「把我載走吧,把我載走吧!把我帶到終點站台北,讓我離開這個連鬼都不願意待的地方吧!」在數不清的夜晚,我的心隨著輾軌的節奏跳著、盼望著,不甘願地在寂靜重臨時怨怨入眠。

第一次出走

在那時,我不但從沒搭過火車,連鎮外也沒走出過。很快地,我終於搭上了火車。然而,這第一次的經驗非但沒讓我有如願以償的滿足感,還像沉淪於噩夢般地驚懼及絕望。

初二下學期,我被退學了。我選擇離家出走來躲避立即會降臨的羞辱及處罰。當我在天還未亮,摸黑溜出家門趕到月台時,只覺得手腳發軟、百感交集。這一去,是不是和親人永別了?淚在眼眶裡打轉,心頭陣陣絞痛。

火車頭的探射燈老遠就打過來,刺眼的光令我一時目盲,那再熟悉不過的輾軌聲竟然像失了音一般,傳不進我的耳膜。腦際間只有一大堆問號:我要怎麼度過今天、挨過明天?前途在哪裡?我毫無準備,不知如何應付。淚水滴落兩頰時,我攀握手把、踩上板階、進入車廂、無聲的飲泣。

火車才出月台,海邊的天際就露出晨曦;途經外澳、龜山、大溪、石城幾個小站,視野豁然開朗。我經常遠視遐思的龜山島聳立在汪汪的太平洋上,隨著火車彎來彎去,像會動似地在大海中慢慢轉身,等到頭和尾巴完全倒過來,我知道,自己已真正的離開了故鄉。

這次離家出走只維持了三天。第一天在台北後火車被職業介紹所騙走身上僅有的一百多元,第二天在植物園附近的南海路差點被急駛而過的摩托車撞死。還好一位善心婦人幫我雇了三輪車,將我載到遷居台北的同鄉家。

借了回頭城的火車票錢,我又搭了已經沒有半點夢的痕跡的髒火車,厚著臉皮賴回家裡。爸爸的一頓狠打,硬是忍了一個禮拜,看我無膽再度出走之後,才劈哩啪啦地落在我的身上。那時,我覺得自己的童年永遠過去了。

重返故鄉,重啟童年

雙親往生後,就連過年過節我也不回頭城了。九二一大地震後,我因記錄慈濟「希望工程」為災區重建學校而加入了慈濟功德會,每年都去花蓮跟證嚴上人圍爐。隨師十三年,接著便開始在大陸出書、教書、講座,漸漸無法密集記錄師父的行儀,但依然維持著回靜思精舍吃年夜飯的習慣。

二○一七年夏天,宜蘭美術館為我舉辦了一個大型回顧展,我將展覽命名為「回家的路上」。開幕時有感而發:「作品回家了,人卻還沒。若是有適當場所,我倒是樂意把台北的工作室搬回來。」沒想到當時宜蘭市長江聰淵先生也在場,與我會晤不久後,便將閒置多年的縣政府員工宿舍翻修成文創園區,支持我於二○一八年成立了阮義忠台灣故事館。良緣接踵而至,我就這麼順理成章地回到了故鄉。

返鄉四年多,頭城不斷在變化,我享受生活機能改變帶來的好處,同時也盡可能找尋它不變的人情來取暖。童年時一心想逃家,沒想到七十歲又回到故鄉重過童年,彷彿自己現在才七歲!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對阮義忠而言,龜山島是猶如擁有生命一般的存在,高興時就露出臉來,不高興就以雲朵半遮面。
[Not a valid template]↑ 頭城綿延的海灘適合踏浪,也吸引操舟划槳者親近。圖為台南獨木舟協會成員,對著龜山島一起舉槳合照。
[Not a valid template]↑ 隨著遊客漸多,頭城岸邊的活動多了起來。帶著小孩的遊客,在等著進入一旁網紅咖啡屋的同時,也對其側的馬匹感到好奇。
[Not a valid template]↑ 遠望蘭陽博物館,它強調與環境共諧的設計,和一旁據稱是東海岸最高的大樓,剛好形成對比。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