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同弘(經典雜誌編輯)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遇風浪。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想思寄著海邊風,海風無情笑阮憨。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安平追想曲》
這段歌詞揣摩的是一位佇立台南安平海邊的金髮女子,她從思念情郎想到自己的坎坷身世。她的母親在二十年前與一位荷蘭船醫相戀,但在那艘荷蘭船離開港口後,這段異國姻緣只留下一個十字架信物,以及「不知爹親二十年」的混血女主角,港邊的船螺聲牽動著兩代安平姑娘的哀悲。
《安平追想曲》是由許石作曲後,請陳達儒填詞,發表於一九五一年。陳達儒在一次踏訪台南安平古堡的旅程中,想像了這段三百多年前的異國戀情。《安平追想曲》雖屬虛構,但它的傳唱與迴盪在歌謠四周的種種民間傳說,卻隱約地觸動台灣社會潛意識中,關於大海與遠航的記憶,從一六二四至一六六二年,那個逝去的荷蘭年代,彷彿是台灣史上最具國際性格的一段時光。
台灣島見諸中國史冊,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代的《臨海水土志》,經過相關學者數十載的討論與解釋,《臨海水土志》中寫到的夷洲、《隋書》與宋朝《諸番志》中提及的流求,乃至《文獻通考》中的毗舍耶,這些古地名的指涉都以台灣論的解釋占優勢。
從地名的混亂可以看出,近代之前中國對台灣島地理知識不足,大多的文獻缺乏直接證據,內容也多奇風異俗的誇張描述;這些輾轉抄襲或道聽途說的書寫,以現代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只能象徵中國這古老帝國對邊陲地域的想像。
書寫福爾摩沙
元人汪大淵是少數身臨島嶼觀察的中國文人,他的《島夷志略》中對琉求的描寫,可以提供我們當時台灣的一些文化人類學材料,他寫道:
男子、婦人拳髮,以花布為衫。煮海水為鹽,釀蔗漿為酒。知番主酋長之尊,有父子骨肉之義。他國之人,倘有所犯,則生割其肉以啖之,取其頭懸木竿。地產沙金、黃豆、黍子、硫黃、黃蠟、鹿豹麂皮。貿易之貨,用土珠、瑪瑙、金珠、粗碗、處州磁器之屬。海外諸國,蓋由此始。
從台北八里十三行遺址的出土文物研究中,可以證實汪大淵所提及的貿易行為。宋元年間閩粵漁民的航海圖,也將南台灣標示進「東洋針路」內。但中國漁人與台灣原住民間的商業接觸,規模僅屬於東南亞住民間的島際貿易,貨品中也沒有當時亞洲貿易所鍾愛的香藥或象牙。《宋史》中所言的「產無奇貨,商賈不通」,可以說明為何台灣遲至十七世紀初才漸被開發,而孤立的福爾摩沙也停留在「文化遲滯」的漫漫時光中。
如果以公元一六二四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的官員在大員留下的第一批文字資料,做為台灣信史的起點,那麼在十六世紀,這處前文字時期的沉靜島嶼,恰與周遭世界的紛亂呈現強烈對比。
從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到十六世紀中葉的這兩百多年中,中國的對外交通採納貢制度,只有上貢天朝的船隻才能合法停靠中國港口。貢船制造就了沖繩群島上貿易王國的興起,琉球中山王派遣他的貿易船隊收集熱帶貨物,再由那霸轉口到中、日、韓三地,琉球史家稱這段時期為「大交易時代」。
古老的朝貢貿易體系忽略了國際間物資交流的需要,也阻礙閩粵居民的海外拓展。因為寧波港內日商間的內鬨騷動,中日間的貿易在一五四九年中斷,貢船減少導致了沿海居民私通興販的現象大增,明帝國的海禁政策也轉驅嚴厲。台灣早期歷史研究的先驅曹永和指出,「禁令愈嚴、獲利愈厚,遂導致下海販夷和倭寇、海盜的猖獗。」在中國朝貢貿易崩壞的同時,歐洲人的到來也加速傳統國際關係的瓦解,「沿著東亞海岸,在海上商業出現了激烈的競爭。而因為這情勢的變化,台灣正處於一個非常具戰略性的位置。」
一五五七年,葡萄牙人在中國南方的澳門半島上站穩了腳跟。一五六五年,西班牙人也順利橫越大平洋,著手菲律賓群島的經營;在這一年前,葡萄牙人路易斯(Lazaro Luiz)所繪的地圖集中,福爾摩沙被畫成三塊方形的島嶼,準備呈現給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權貴。
僅管西方人對於台灣的地理還所知有限,但他們已經清楚看到,無論是澳門往來平戶的船艦、漳州與馬尼拉間的戎克船(福建月港於一五六五年開港)、日本通向南洋的朱印船(始於一五九二年),還是利用洋流往來墨西哥、菲律賓與日本間的西班牙大帆船,都將在這處美麗之島交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台灣話與大福佬文化圈】
十六世紀以後活躍於東、西洋貿易網絡中的中國海商,不僅是台灣漢移民的先河,也聯結了整個東南亞的社會與文化。史料記載,林道乾的船隊離台後,轉進今泰國的北大年,反倒是在當地建立了一番功業;而突襲馬尼拉失敗的林鳳,最後率眾逃至婆羅洲;掌控台海貿易超過五十年的鄭氏家族,在南洋各地都有貿易據點。
探討台灣近代初期社會文化史,中研院台史所助研究員翁佳音揭示了一個「大福佬文化圈」的研究概念,他指出:「漳泉系台灣人與中國閩粵、東南亞的漳泉語族裔,有一段與馬來亞世界交涉的共同歷史經驗。」
從語言的流變中,我們可以找出一些福佬與異文化間交互影響的例子:台語日常用語中的「雪文豔ap-bûn」(肥皂)源自於馬來亞語中的「sabon」,台灣史料中常見的「甲螺」(頭目)可能源自於西班牙文的「Alcalde」(村長),台語中的「牽手」(khan-chhiu,對妻子的稱呼)與「公司」(kong-si)則因十六世紀中葉後福佬海商的活動,而成東南亞社會共同的語言遺跡。有趣的是,一直以來被說成源自於台灣平埔族語的「牽手」一詞,其實最早是出現在馬尼拉的漳州語版基督教教義書中,而且在也金、廈一帶普遍流傳。翁佳音認為,「牽手」一詞應是漳泉語系的獨特語言文化產物,但卻因清朝時的來台官吏無法分辨「番語」和台語的不同,而被附會語源為平埔族語。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六二二年,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占領澎湖,侵擾大陸沿海,逼迫明朝開放通商。這張荷蘭人的畫作中,中國漳州的漁民以石塊反擊荷蘭部隊的火槍。(圖片提供/經典資料室)
[Not a valid template]↑ 根據一六三六年的測繪資料所作的台灣地圖,除了精細的航路與海岸線,在荷蘭人控制的嘉南平原一帶,還標示出村落與溪流。(圖片提供/約翰‧芬伯翁繪,1640/經典資料室)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安平追想曲的後來考證,故事是真的!!!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215875
荷蘭勢力被逐出後,並不是完全斷絕來往,還有部份的荷蘭人會有往返。
安平追想曲應該是清朝開港時期?
想問一下 我喜歡這些舊照片,這些舊台灣地圖有大的檔案嗎? 我想做輸出的照片 希望可以用這些圖檔來介紹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