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采風】印度密索藍 文明邊陲或香格里拉

▲ 攝影/dinagrafix

撰文/陳牧民(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要老是說這裡是印度,你們到訪的地方是密索藍!」邦長左蘭坦加 (Zoramthanga) 接見外賓時第一句話就這麼說。

位在印度最東邊的密索藍(Mizoram)邦,是全國面積與人口數最小的邦之一,面積為二‧一 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百萬人。密索藍的名稱來自其主體民族米佐人(Mizos),他們在十九世紀之前一直居住在印度與緬甸之間的山區,英國殖民時期沒有完全將其納入統治,卻派遣大量的傳教士到此地傳教,百年以後,密索藍成為全世界基督徒比例最高的地區,並且以英語為主要語言。

密索藍領土有四分之三被孟加拉與緬甸包圍,只有北部與印度阿薩姆邦接壤。因為地小人少加上交通不便,密索藍邦在印度的政治經濟上都非常的邊緣,但卻因地處中國、印度、西藏、東南亞四大文明的交界處,在文化上展現出極為獨特的風貌。

密索藍首都艾藻爾(Aizwal)是個人口約三十萬人的小城,坐落在海拔一千一百公尺的群山之中,整個城市幾乎找不到一片完全平坦的土地。位在市中心的布拉市集,一早匯集了來自附近農村的各式新鮮蔬果和魚肉,雜貨店賣的各式民生用品多來自緬甸甚至更遠的中國,街道上熙來攘往的人群清一色都是東亞人臉孔,乍看之下彷彿來到台灣的傳統市場。「這裡是全印度犯罪率最低的地方,暴力犯罪一年不到五十件」,出身自密索藍,曾經在台灣清華大學留學的強納森表示。

外人很難想像如此和平又安全的小山城,幾十年前曾經是血腥的戰場。一九六○到一九七○年代內戰期間,印度空軍曾經對艾藻爾進行空襲,讓這座城市成為印度獨立之後唯一被本國軍隊轟炸過的地方。這段恥辱且悲慘的歷史,其實與米佐人獨立運動相關。

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之後,米佐人得到自治的權利,但一九五九年當地發生一場稱為「茂塔姆」的大饑荒,改變米佐人與印度政府的關係。這場饑荒的原因是竹子大量開花後枯死,導致老鼠大量繁殖並吃光糧食,遠在阿薩姆及新德里的政府沒有即時提供救援,許多人活活餓死,米佐人最後忍無可忍,決定爭取獨立。

一九六六年米佐領袖拉爾登加成立米佐民族陣線,誓言以武裝鬥爭方式爭取獨立建國。之後的二十年,米佐民族陣線的武裝力量與印度政府之間持續打打談談,直到一九八六年雙方才正式簽訂和平協議,成立屬於米佐人的「密索藍」邦,在印度聯邦政治體制內獲得高度的自治地位。原本的「叛軍」領袖拉爾登加搖身一變,成為新成立的密索藍邦邦長。

因地處邊陲衍生的獨特認同

幾十年來,密索藍從戰地變成全國治安最好的邦,犯罪率全國最低,但因為交通不便,外來觀光客很少。近年來因為開通了到德里、加爾各答與阿薩姆首府古瓦哈蒂的定期航班,與外界的聯繫才多了起來。

不過,任何要進入密索藍的外地人(包括來自印度其他邦的公民),抵達後都必須填寫特有的入境表格,詳細說明來到密索藍的理由以及居住地點。這樣的手續既是過去軍管時期的遺緒,也是米佐人為了保持其自治地位所做的堅持。

米佐社會並不存在階級概念,男女之間也很平等,人與人之間信任程度很高,這從到處可見的誠實商店就可以看到。在艾藻爾以及鄉村地區,可以看到路旁擺滿各式新鮮農產品的小攤,完全無人看守。要買的人自己把錢丟進攤子上的小罐子。強納森說:大概全印度只有在這裡看得到這種路不拾遺的文化,米佐人對此非常自豪。

密索藍的未來

過去密索藍特殊的地理環境,讓這裡成為英國或印度都無法完全掌控的地方,如今,周遭的印度、緬甸、孟加拉已是亞洲成長最快的經濟體,繼續保持遺世獨立顯然不切實際。這個蕞爾小邦未來要如何發展?米佐人已經決定打開大門迎向世界,就看我們如何珍惜這個亞洲最後的香格里拉。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點擊圖片放大] 印度密索蘭地圖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密索藍首都艾藻爾坐落在群山之中,居民沿山而居。在半世紀前,這裡曾因為獨立運動,被政府空軍猛烈轟炸。(攝影/dinagrafix)
[Not a valid template]↑ 米佐人抗爭了二十年後, 甫於一九八六年成立密索藍邦,獲得高度自治。二○一八年大選的時候,滿是投票人潮。(圖片/達志影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密索藍盛產竹子,當地人將數十根竹子綑綁在一塊,製成竹筏,載著孩子悠遊於密索藍河上。(攝影/Richard Zorinsanga)
[Not a valid template]↑ 密索藍有高達六成的居民從事農業工作,以此維生。(攝影/Timothy Allen)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