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國威(故宮博物院文獻處研究員)
攝影/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佛教約於兩千五百年前起源於印度,初期以恆河中、下游地區為主要弘法據點。自從佛教傳入西藏高原以來,其文化發展歷程即不斷接觸吸收來自印度佛教與漢傳佛教兩方面的影響,逐漸消化融合為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傳統,這不僅表現於義理與修持的形而上層面,也見於藝術文化的有形層面,藏傳佛寺建築自然也不例外。
根據文獻記載與出土文物考據,佛教在釋迦牟尼佛時期,即有為跟隨佛陀離家專修的僧眾而建立的共同生活道場;梵文與巴利文中,具有「寺院」涵義的最主要名詞為Vihāra,原意是指「可供行走的封閉區域」,引申為「居處」,最初是因夏日雨季期間,僧人無法外出托缽乞食,必須施行結夏安居,從而規範的僧眾住處。現今位於恆河中下游的印度比哈爾(Bihar)省,其省名即源自此梵文名詞所演化的俗語,因歷代許多著名佛寺均位於該省境內而得名。
多種名詞,反映不同內涵
印度寺院在建築形制上,主要以一開放式殿堂為核心,周繞僧眾房舍,並以迴廊連結,其中心殿堂一般供奉佛塔或佛像,此類形式可從印度西部石窟型寺院見其典型。印度佛教與寺院有關的專有名詞,如:Saṅghārama,意為「僧舍」,漢譯佛典常音譯為「僧伽藍」,後常簡化為「伽藍」,也常意譯為「精舍」,在漢文語意中,「精舍」一般被視為比「寺」較小。
又有Araṇya,本意為「森林」,引申為「僻靜處」,後援引為建於僻靜之地的寺院,漢譯佛典常音譯為「阿蘭若」,簡化為「蘭若」。Vihāra與 Saṅghārāma兩詞,在印度大乘佛教的發展中未明顯區分,常互相通用;直至後期印度大乘佛教時期,由於大型佛寺多離人群聚居地不遠,因此Araṇya一詞逐漸少用。
印度佛教對佛寺一詞的使用隨時代而有不同,藏人關於「寺院」的專有名詞亦有所分化,可讓人約略明白藏傳佛寺的些許特色。只是當代在漢譯這些不同內涵的名詞時,多半未加分別,普遍譯為「寺」。
藏傳佛教對佛寺最普遍的通稱是「貢巴」(Dgon pa),此即梵文Araṇya一詞的藏譯,可能由於西藏的高原地理環境,人煙相對稀少,藏人認為寺院多處荒涼僻靜地區,故習用此詞。
部分寺院以「日綽」(Ri khrod)為名,該詞本意為「山間」,意指該寺最初是從住山閉關修行者(Ri khrod pa)所修建之關房發展而來,一般以此為名者,以鄉間小寺居多。
此外,西藏歷代不少修行者,習慣選定某山石窟洞穴為其閉關居處,於該處修行成就後,因其名聲使該洞窟常被尊為某位行者的「成就洞」或「成就聖地」,後世修行者亦依習俗至此類洞窟聖地專修,如此逐漸繁衍成寺院規模,著名者如離拉薩不遠的葉巴岩(Brag yer pa)石窟群,或是桑耶寺鄰近的青埔(Mchims phu)石窟群,此類洞窟寺院,在西藏西部鄰近喜馬拉雅山區為數更多。
藏傳佛寺內的僧舍,另有專名衍化:約十五、十六世紀時期,當轉世活佛體制漸為各教派採行後,活佛於寺內所住宅邸「拉章」(Bla brang),成為寺院住持居所的代稱,大型寺院有多位轉世活佛者,則建有不同「拉章」;普通僧人的住處一般則名為「札倉」(Grwa tshang或Zim chung),以上二者成為藏傳佛寺中僧眾房舍的主體。
大約十七世紀以後,在格魯派以外的其它三個宗派(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的體制中,尚衍生發展兩類寺內分院——「修行院」與「講經院」,「修行院」指閉關行者的關房,「講經院」則是教授經論的佛學院。一般規模的寺院,大多僅建「修行院」,大型寺院方二者兼具。安多地區的大型格魯派寺院,如塔爾寺與拉卜楞寺,甚且有醫學院、時輪學院(指曆算學院)、密宗學院等專科分院的建立,多為獨立分院建築。以上這類寺內分院的建立,不是為僧人的居住目的,而是出於學習的教育目的而分設。
佛法復興,寺院傳承中創新
西藏佛教寺院建築的特色,伴隨佛教在西藏的發展而逐步變化。依時間先後,可概分為吐蕃王朝的「前弘期」,與公元九世紀起佛法復興的「後弘期」加以探討。只是興建於前弘期的佛寺至今仍存者不多,現存此時期的寺院,都於後弘期歷經多次重修改建。
在吐蕃時期,世俗的宮堡建築具明確王權特徵,宗教色彩不甚濃厚,建築規模相對亦較小,與宗教的寺院建築是兩條脈絡,分別發展。現存可見的吐蕃時期寺院痕跡,例如大昭寺:以四方形曼陀羅為其寺界地基,此為源自印度的架構習俗;殿高四層,殿頂覆金,頂脊上閃耀的法輪、臥鹿等,是典型後弘期以來的藏傳佛教裝飾;大殿第二層的人字大叉梁的梁架與藻井結構,既有藏式傳統建築的特色,也融合唐代木造建築的古樸風格。此外,像是桑耶寺保存的該時期銅鐘與石製燈座等,可略窺吐蕃當時餘韻。
吐蕃王朝約自公元九世紀中葉起逐漸衰亡,王朝原本所建制度、形成的社會秩序也漸次崩解。藏文史料記載,公元八六九年在西藏高原核心的衛藏地區,發生大規模的平民起義,這對當時社會無疑是一次巨大破壞,吐蕃王室的後裔及部分貴族逃散各地,建立地方政權,其中最重要的是,建於十世紀中葉、偏安西部的古格王朝。自此時期起,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復興,幾乎同時從西部的古格王朝和東部的康區開始醞釀。
古格國王耶希沃致力於重振佛教信仰,派遣二十一人赴喀什米爾留學,雖僅兩人學成返回,其中仁欽桑波被尊為「大譯師」,古格國王為支持其翻譯佛經,於公元九九六年以王室之力建成托林寺,供其安心譯經,後再邀請來自印度的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藏弘法,進一步推動佛教在藏區的重新發展。
另一方面,來自衛藏地區以魯梅‧促慶喜饒為首的十人,從東部康區(今青海西寧附近)將戒律傳承帶回衛藏,這十位僧人或是承接前弘期留下的寺院加以重修,或是新建寺院,使這些寺院成為當時衛藏地區的弘法重鎮。
藏傳佛寺的藝術樣式展現出豐富多樣的風格特色,最主要是因為,佛法復興的後弘期以來的佛教發展,受到不同的外來文化影響。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建於公元七七五年的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具備佛、法、僧三寶的正規寺院。
[Not a valid template]↑ 藏人習稱寺院為貢巴,梵文原意為僻靜處,乃因僧侶修行多位於荒僻之所,故習用此詞。
[Not a valid template]↑ 甘丹寺是宗喀巴所建,為格魯派祖寺。該寺選舉產生的主持甘丹赤巴,實為格魯派領導者。
[Not a valid template]↑ 建於十世紀的古格王國遺址依山而建,由三百餘座房屋、洞窟、三座佛塔與兩條地下通道組成,並以白殿、紅殿、大威德殿、度母殿、壇城殿最壯觀。
[Not a valid template]↑ 結古寺為薩迦派在青海省內的主寺,兩座經堂與二百二十間的僧舍為其特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