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鍾家瑄
當人類遭逢挫敗或災難時,時常會閉眼沉思並提問的是:「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神的存在?」因為盼望,所以人類祈禱,因為相信,所以人類建造了一座座的教堂。廣義的「教堂」指的是人類信仰的會所,「信仰」不會在身分證上留下紀錄,但卻是心靈上與神的互動,最真實的存在。
旅遊歐洲最常接觸的建築物多半是教堂,不管你是不是教徒,看得懂或看不懂,教堂已經突破了信仰的界線,往藝術與美的方向發展,成為吸引凡人的藝術堂奧。
在人類文明史上,任何建築都無法與西方的教堂或東方的廟宇相提並論,因為宗教信仰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儘管東、西不同,卻都根植於人類的精神世界,承載著不同的文化記憶。教堂與廟宇雖有著不同的建築風格、宗教儀式和內省方式,卻都能跨越國界與族域,在歷史長流中撫慰心靈,傳承文化。
從最外顯的建築造型來看,東方文化從畏天到敬天,進而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廟宇多為平頂,少有向上發展的建築特色;加上農林資源豐富,多以木為材,因此也造就了彩繪技術,於是廟宇外觀多采,造型陰柔。相較下,西方因為山多,普遍以石為材,雖無東方的雕梁畫棟,卻將火山灰做成的混凝土來雕塑廊柱和浮雕,廣泛應用穹頂設計,於是造就了教堂高廣開放的特色。或說西方的建築師是數學家,多從理性及邏輯的基礎發想,大膽將幾何元素融入建築,所以教堂有尖角、斜角甚至是缺角,凸顯西方濃烈的個人主義色彩。
若從心理學移情原理看,外顯的形式常影響人的心理感知,所以高、直、尖這類具有強烈向上元素的建築風格,會使人有飄然欲升的感受。同時,高大的圓拱穹頂、繁複的尖塔及彩繪玻璃窗,則有通向天堂的暗示,無不體現「人世是苦難的,只有天堂才是樂土」的宗教寓意。
百折不撓的朝聖之路
東方的玄奘取經走的是絲路,成就了雲岡、敦煌等石窟佛教藝術,而西方一座座見證聖蹟的教堂,讓朝聖之路歷經數世紀而不輟。無論從中東的耶路撒冷或從歐洲任一城市出發,無論走的是「銀之路」(De la Plata)、「北方之路」(Camino Norte)或「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朝聖終點都是西班牙西北角的聖地牙哥康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大教堂。據說耶穌的愛徒雅各在耶路撒冷遭殺殉道,遺骨失蹤,一直到西元八一四年,有位修士在暗夜裡跟著星星的指引,終於在這座教堂尋獲了聖體。
來到聖地牙哥大教堂正面羅馬風格的「榮耀之門」(Portico de la Gloris),栩栩如生的十二使徒在門上列隊歡迎你,吸睛的還有那手持不同樂器的二十四樂師,個個精雕細琢;耶穌正下方是聖雅各,聖雅各下方是建築師馬提歐的頭像,常有長長人龍排隊親吻,希望如祂保有天賦異稟。
附帶一提,維也納聖史蒂芬(Saint Stephen’s) 大教堂的建築師皮爾格拉姆,同樣也把自己塑成手握刻刀的「倚窗眺望人」,混在布道壇底。
位在朝聖路線上的教堂,大抵因聖人或神蹟而聞名。法國北部的胡昂(Rouen)就有座現代感十足的流線型教堂,專為紀念英法百年戰爭中慷慨就義的聖女貞德,她才十九歲就因施行巫術的罪名而被處以火刑,直到一九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天主教會才還她清白。
十一、十二世紀時,歐洲「聖物崇拜」之風盛行,人們相信,聖母昇天後聖體不存在,便轉而崇拜祂生前的遺物,這頗類似於東方的舍利子、肉身圓寂等,其中之最,莫過於與耶穌和聖母瑪利亞顯靈相關的傳說。於是,當你看到絡繹不絕的朝聖者在聖母顯靈的法國盧德大教堂,虔誠地排隊甚或拄著柺杖、坐著輪椅,只為感受聖蹟,就別那麼吃驚了!
如果你也曾在喜馬拉雅山區行走,一定對藏胞在山徑上朝著布達拉宮的方向跪拜前行的景象不陌生,原來這種對信仰的虔誠東西皆然。
幾世紀以來,信徒們不斷湧向供奉著水牛皮和真人頭髮製成基督像(Cristo de Burgos)的西班牙布勾斯(Burgos)大教堂,或是供有裝著聖母瑪利亞聖衣的法國夏特爾(Chartres)大教堂。法國大革命時激進的革命黨人不相信有聖衣的存在,堅持打開聖物箱一探究竟,結果箱內那塊古老的布料被證實為一世紀的東方材質,從此人們對聖母瑪利亞的信仰更為堅定。
兩大陣營激盪出混血教堂
二○一六年二月十二日,羅馬天主教教宗與俄羅斯東正教牧首兩大巨頭,在古巴舉行歷史性會面,並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全球基督徒大團結,並促請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對抗ISIS,以協助正遭受暴力威脅的中東基督徒。這歷史性的一刻,結束了基督教世界自一○五四年以來的大分裂。
基督教創於東方的耶路撒冷,從九世紀開始,東方的拜占庭和西方的羅馬就出現紛爭,進而分裂成東正教與天主教,此後,俄羅斯教會取代了拜占庭,成為最大的東正教國家。基督教世界歷經宗教改革、文藝復興,讓教堂建築有了拜占庭式、羅曼式、哥德式和巴洛克式等不同風格。
早在西元三九五年羅馬帝國分裂後,就出現了拜占庭風格教堂,雖然承襲古羅馬,卻因地緣關係而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和敘利亞等東方文化而自成特色,並影響後來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和伊斯蘭教的清真寺。
拜占庭風格最重要的特點是主體中心的「穹頂」,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Aya Sofya)大教堂堪稱拜占庭式建築的經典。「聖索菲亞」在希臘語意為「上帝的智慧」,以智之名,果真能承擔多舛之命。最早是西元三二五年君士坦丁大帝為獻智慧之神而建,後損毀於天災和戰亂。西元五三二年,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大帝予以重建,到了西元一四五三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時,大教堂轉變為清真寺。
其後大教堂又歷經多次戰爭洗禮與修復改建,造就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迥異文化的混血傳奇,寫著「穆罕默德」的阿拉伯文金字大圓盤,和穹頂上聖母抱基督的馬賽克拼貼相望。西元一九三五年土耳其國父凱末爾更將大教堂變為博物館,展出的就是建築本身以及馬賽克鑲嵌藝術。
同樣具混血性格的教堂也出現在西班牙安達路西亞區的哥多華(Cordoba),西元七一一年,來自北非、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入侵基督教的伊比利亞半島,短短八年間,占領了大半個西班牙。
當時穆斯林為了將哥多華轉變成西方聖地,自西元七八五年起即不斷擴建哥多華清真寺(La Mezquita),終成當時伊斯蘭教世界最大的清真寺。十三世紀,該建築回歸基督教後被改建成大教堂,洋溢著濃烈伊斯蘭風情的圓柱拱門間是基督教禮拜堂,天花板上巧奪天工的馬賽克則閃爍著阿拉之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中央的圓頂是一幅幅金箔馬賽克鑲嵌畫,以基督受難、聖人肖像等為主題,金碧輝煌因此有「黃金教堂」之稱。(攝影/王志宏)
[Not a valid template]↑ 世界第三大的米蘭大教堂歷時六世紀才竣工,高聳削瘦的哥德式風格,引發神祕、哀傷與崇高的情感。(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據信是第一任羅馬主教即耶穌門徒彼得的埋葬地點。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的圓頂,直徑約四十二公尺,是人類偉大工程之一。(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聖索菲亞(Aya Sofya)大教堂因戰火造就混血風格,內部穹頂上聖母抱子圖拼貼與寫著穆罕默德阿拉伯文的金字圓盤對望。(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布拉格聖維特(St. Vitus)教堂的玫瑰之窗,耗費二萬六千多片玻璃,設計師全來自本土,將彩繪玻璃藝術發揮至極。(攝影/王志宏)
[Not a valid template]↑ 葡萄牙聖方濟(Igreja de São Francisco)教堂以人骨傳達警世寓意。(攝影/劉子正)
[Not a valid template]↑ 嵌在岩壁上的蘇美拉修道院(SumelaMonastery),據說是四世紀時兩個修道士因夢見聖母而找到這黑海山巔,其內保存完好的溼壁畫,以聖母與聖子為主畫,有別於一般教堂以耶穌像為正中。(攝影/鍾家瑄)
[Not a valid template]↑ 坐落於莫斯科紅場的聖瓦西里 (St.Basil’s)教堂,造型充滿童話色彩。(攝影/安培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