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組織系列】Save the Children拯救兒童 折翼天使的守護者

撰文/童貴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衍逸(經典雜誌攝影)

不是大人們臉上微微地透著歷劫歸來的餘悸與欣慰,要不是寬闊的草地上停放著好幾台非政府組織的專車以及數十位殷勤走動的西方工作人員,要不是舞台上的布條醒目地標示著「紀念海嘯半週年演唱會」,或許沒有多少人能從眼前一片歡樂與熱情洋溢的氛圍中,辨識出半年前的亞齊(Aceh)面貌,以及它所曾遭遇的巨大苦難。

六月二十六日下午,由「拯救兒童」(Save the Children)舉辦的露天演唱會,在班達亞齊(Banda Aceh)藍伯若(Lambaro)足球場上,熱鬧地揭開序幕。

三個月前甫從美國被派來亞齊的資訊部主任亞比該.威爾遜(Abigail Wilson)在受訪時表示,舉辦演唱會的目的,除了表揚許多海嘯孤兒們這段日子以來所學習的成果外,也希望能透過音樂、舞蹈與詩歌朗誦,來散播歡樂與盼望的訊息,讓亞齊人得以在熟悉的傳統藝術中,走出喪失親人的悲痛。身穿印尼傳統服飾的亞比該說:「希望他們能以歡笑代替淚水,重拾生存的信心和勇氣,忘記背後,努力當前。」

熾烈的豔陽下,裝扮得花枝招展的孩子,在台上扭腰擺動,猶如彩蝶翩然飛舞。台下蠢蠢欲動的孩子則在老師的引導下,聚集一處塗鴉作畫,好讓大人們能專心觀賞節目。和我擠在觀眾棚內的馬里克,以超過九歲孩子的沉靜,緊盯著「拯救兒童」出版的兒童刊物,讀得入神。我用印尼語悄聲問他:「喜歡閱讀嗎?」他靦腆地笑笑,用力點頭。

舞台上的主持人時而幽默、時而正經八百地介紹,在七個音箱的熱力放送下,引來現場的熱烈回響,觀眾的嘴角與心,都一同被牽動。

站在一旁的「拯救兒童」教育部主任安德列‧朱萊尼(Andrew Jilani)眨眨眼問我,可有想過為何選在這個飄著垃圾味的地點舉辦演唱會?他指一指草場對面的社區,說:「對面就是亞齊市其中一個主要安置海嘯災民的定點,我們希望能就近舉辦,讓他們參與。」

如果顧名思義地以名號來判斷,或許會誤以為「拯救兒童」的目標只局限於兒童的救助;但事實上,今天的「拯救兒童」所關注的人道救援對象,不僅是兒童,也觸及成人等不同的年齡層。這可從「拯救兒童」的策略中看出端倪。

安德列表示,要幫助脆弱的兒童,得從結構面著手。簡單地說,對沒有勢力與社會資源不足的兒童而言,不管力求改善的是他們的生存、健康或教育問題,想要有效地達成這些目標,一切得從家庭開始:提供成人的就業輔導,進而灌輸家長們關注孩童的權益,以及健康意識的提升。

不論如何,這組織的緣起,確實是以幫助困境中的孩童為起始。

以本家本族為出發點

非政府組織的存在,從來不是從安逸中誕生,而是以彌補「某種不足」為其存在的終極目的──超越公益的不足、資源的不足、平權的不足……,並對受壓迫者提供援手。這當中所涉入的,除了悲憫的情懷,還需要從情感中所衍生的實踐與務實的策略,進而結合一群心懷共同使命的人,開始做事。「拯救兒童」的成立動機亦然。

「拯救兒童」的前身——以推動兒童權益為主的「國際拯救兒童聯盟」(International Save the Children Alliance),便是在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照顧戰後大批的年輕倖存者,由依格蘭坦(Eglantyne Jebb)在英國成立。四年後,依格蘭坦所撰寫的兒童憲政被國家憲法的《兒童權利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 of the Children)所採納。這項歷史性的兒童宣言也成為後來的聯合國大會,制定兒童權益憲章的重要參考準則。

不久,殺傷力不亞於世界大戰的另一場非自然災難,從美國開始延燒。如果說九○年代發生在亞洲的金融風暴已堪稱舉世譁然,那麼,發生在三○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對全世界所造成的衝擊與重創,則更不言而喻了。

當時此起彼落的企業困境,引發了巨大的工人失業潮,受害最嚴重的美國,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平均工資降低了百分之四十左右。由於企業不增加員工,不論薪資多麼微薄,想工作的工人擠滿了街頭。

經濟大蕭條加上襲擊美國南部的沙漠颶風,使數十萬戶農民失業,他們把僅存的家當裝在破爛不堪的車子上,在美國各地流浪。因為營養不良而死亡的兒童和老人不斷出現,據說人數一度攀升到五百萬人之多,許多社會觀察家甚至認為,三○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影響所及,比美國在第一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的總和還要大。

幾乎同時,「拯救兒童」非政府組織於一九三二年,在約翰‧渥利斯(John Voris)的帶領下,正式在美國紐約成立。最初的救援對象,是在經濟大蕭條中首當其衝的阿帕拉契(Appalachian)山區的孩童。一年後,包括協助社區與家庭的救援工作,從肯塔基(Kentucky)州的阿帕拉契山區為起點,逐步擴及美國境內的其他五州。

美國南方的阿帕拉契山區是全國最貧瘠的地區之一,即使到今天,一份由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與其他教育機構聯合推出的大學指南,選出二○○五年全美最熱門的美國大學,位於肯塔基州的伯里亞(Berea)學院也名列其中「之最」——發放獎學金最慷慨的大學,只因為該校有八成學生是來自阿帕拉契山區的貧窮學生。

「拯救兒童」就從這裏開始,在行動中逐漸擴大他們的策略與方針。一九三八年,他們開始對外推動第一次認領計畫,除了提供外人認領一間阿帕拉契山區的學校教室,也協助修復學校,並提供學生們熟食、課本及文具。由「拯救兒童」所推行的改善貧困區域的教育計畫,兩年之內不斷擴大,到一九四○年時,已讓兩百間學校受惠。

兩年後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促使「拯救兒童」把救援觸角延伸到美國以外的地方,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奧地利及芬蘭等國。由此,「拯救兒童」開始在任何國際秩序崩解的地方現身:動盪不安的中亞、前蘇聯以及巴爾幹半島的戰亂;災難頻傳的土耳其、尼加拉瓜、宏都拉斯……等國,幾乎都從未缺席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排排坐,吃午餐!逃過海嘯劫難的孩子,不僅要勇敢地活著,還要活得健康。「拯救兒童」在藍伯若設立「社區廚房」,為成長中的孩子提供衛生而營養均衡的食物。
[Not a valid template]↑ 亞齊的孩子,度過了生命存亡與瞬間失去一切的考驗後,需藉助團體遊戲來治療心靈的創傷,恢復對人的信任,並勇於面對未來。
[Not a valid template]↑ 即使家園毀了,即使百廢待舉,但似乎擊不倒天性樂觀無慮的孩子,繼續往前行,把漫漫人生走下去。
[Not a valid template]↑ 誠如布條上的印尼文寫著:「孩子起來,壯大家園」,不管當地或國際救援組織都鼓勵喪失家人的孩子們,留在自己熟悉的土地與社群中成長。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