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乾朗
圖片提供/遠流出版社
台灣的古建築有遺物可供考證的並不多, 原住民各族雖然其活動可上溯千年以上,但因建材不易久存,今天無法看到百年以上的建築。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及西班牙人短暫停留所築造的城堡是今天所見最古老的建築,包括台南的熱蘭遮城、赤崁樓與淡水的紅毛城。大部分保存較完整的多為明清時期的宮廟與宅第。台灣因位於東亞航線中點,恰在南亞到東亞的十字路口,東西文化在此交會,也形塑出台灣建築的多元特質。
順應風土氣候.耐震避風降溫
位於亞熱帶的台灣,常有地震、颱風侵襲,先民建築房舍必先考量耐震、避風與降溫的設計。原住民在高山或海邊常採半地穴建築,如蘭嶼達悟族住屋即用半地穴式,雖覆茅草頂,但前坡長且後坡短,草頂以竹管固定,既能防風也兼顧降溫功能。在高山的泰雅族也有半地穴及弧形屋頂之住屋,可收防風與保溫之優點。漢人民居除了深出簷之外,常用軒亭以避暑熱。市街更常出現沿街成排的亭仔腳,方便行人也提供商業活動之用,古時候鹿港有所謂的「不見天」街道,功能在於讓人們不受日曬雨淋之苦,可以談生意。
至於建築之通風透氣也有講究,一般每個房間皆設二窗,或門上另闢氣窗,促使空氣對流。特別是正堂的空間,在正面設一門二窗,簷下常加二小洞,美其名為「鳳眼窗」。而供桌背後左右也設窗,炎夏產生穿堂風以降溫。
除了順適台灣的氣候,建築也多採用本土的建材,台灣近海城市可獲得航行台灣海峽船隻之壓艙石,靠山的區域則多取用本島的砂岩與頁岩,如南部魯凱族及排灣族多用石板屋,竹材也廣被利用。荷蘭時期引進所謂紅毛土,事實上即為洋灰,利用牡蠣殼燒成石灰,再滲入砂及糖汁而成三合土。
承接大陸傳統,匠派風格多元
漢人的建築承接幾千年的大陸傳統,木結構技術與唐宋一脈相承,許多細節作法與宋李明仲《營造法式》所載相同,規模較大的宅第與寺廟採用木樑柱,利用榫卯結合。
特別是瓜筒、吊筒及斗栱的技巧,有效地強化木構造建築,隨著閩南與粵東匠師入台,各派的風格相異其趣,例如泉派梁架較疏朗,漳派棟架較飽滿,而潮州匠派的雕琢趨於細緻。泉派以鹿港龍山寺及艋舺龍山寺為代表,漳派以台北保安宮為代表,而潮派以台南三山國王廟為典型例子。至二十世紀初,台灣本土匠師崛起,北港朝天宮及台北陳德星堂出現假四垂屋頂,複雜的木結構與成熟的造型成功地結合為一體。假四垂屋頂的出現是一座里程碑,結合寺廟式樣新定義,它引領一九一○年代之後一百多年台灣廟宇建築的設計風潮。
有許多特殊作法也廣被使用,屋頂下增加小屋頂即形成「暗厝」,暗厝可使室內空間主從層次分明,但屋頂統一而單純化,有利於強化構造及雨水排放順暢。雙層屋頂結合的作法也見於中國江南及閩、粵地區,明代計成所著《園冶》一書中即提及,稱為「復水椽」,應是非常古老的傳統,如台南孔廟、鹿港天后宮及淡水鄞山寺皆可見到。
除了大木結構外,磚牆也是建築堅固的主力,板橋林家花園來青閣為兩層式樓閣,它的前後左右皆採木構,但四個角隅卻用厚實的磚石牆體加固。台南孔廟的大成坊門,更出現十字形厚牆鞏固支柱,不但強化構造,向四方伸出的燕尾屋脊增添坊門的莊嚴效果。
除了宅第寺廟運用精巧的木結構,新竹東門(迎曦門)與台北北門(承恩門)也可見到優異的木造技術。
新竹東門可貴之處是它可與清道光年間文獻對照,建造所用各種木材、磚瓦與石材之數量皆可與現狀比對。台北承恩門則更可貴,由於很少人有機會上城樓,它的內部仍維持清光緒初年創建時原貌,就古建築的研究而言,其價值極高,不言而喻。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市街常出現沿街而設的亭仔腳,方便行人不畏日曬雨淋;屋簷下的空間,也可提供商業活動之用。
[Not a valid template]↑ 被列為新北市文化資產的三重先嗇宮,為大木匠師陳應彬與吳海同對場競技之作,是典型的二殿二廊二護室廟宇。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北府城小南門重熙門正面透視圖,外觀為樓閣式的台北府城小南門。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北府城承恩門,掀頂剖面透視圖,從二樓來看,北門的平面有如,「回」字,具有雙層厚實的磚石壁。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