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摘】 看見南亞 台灣人在亞洲次大陸的發現之旅

撰文/曾育慧、黃佩玲、陳牧民等人
圖片/八旗文化

於習慣只向西方看(現在當然也注意到崛起的中國)的台灣人而言,印度與南亞各國從來都沒有在我們的視野之內。談到國防安全議題,我們一向對美國馬首是瞻;在追求經濟利益上,台商早已習慣西進大陸;在和周邊國家的交流上,我們從不掩飾對日本的偏好。被孤立久了的台灣渴望成為主流國際體系被認可的一員,但受到自身經驗與環境制約,我們一直只用歐美的眼光看學術發展、看世界,甚至看台灣自己。因此連觀察南亞也承襲了別人的方式:無論是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還是尼泊爾,大眾的印象仍然模糊。這裡似乎不存在學術研究的價值,也沒有太多商業利益,更不會是國人選擇旅遊的首選。

台灣有些人看見了南亞這個新世界,但在主流媒體中,仍然充斥著對南亞各國虛實不分的報導編譯、獵奇式的片面成像、與消遣式國際消息。我們開始思索如何能夠帶領台灣讀者突破既有的思維模式,進入當地世界?

孟加拉媳婦

我與孟加拉的淵源始於一九九○年代,為了一個俗氣的理由,戀愛了。

彼時的孟加拉剛結束十年的軍人獨裁統治,選出首位女性總理,正處在經濟起飛的前夕。馬路上汽車少,公車更少,只有人力三輪車與汽油三輪車提供中短程載客服務。落地玻璃大門的銀行與明亮的超市還得再等上十年才會在首都達卡(Dhaka)現身。當時的孟加拉雖然缺少我習以為常的便利,卻是個舒服的地方,尤其是我落腳的市郊。

那是個新開發的市鎮。我最愛在傍晚時分坐著人力車逛著社區內的每一條路,對著風格迥異,充滿地方特色的房屋品頭論足。雖然房子的設計理念各有不同,相同的是屋內空間被環狀陽台所包圍,每個空間都有二道門,既能通往陽台,得到足夠的光線,也能通往另一處室內空間,不熟悉動線的人可能會迷路或走錯房間。

每隔一、二年去一趟孟加拉的我,總是能輕易看到這個國家明顯而迅速的變化,這大概是亞洲發展中國家常見的樣貌。可是另一方面,機場外面的景況卻愈來愈不堪,大乞丐、小乞丐、老乞丐占據了會客區外圍。緊接著,我最愛的那一區房屋一一被打掉改建成公寓大樓,當然那些果樹也不能倖免於難。整個達卡沒日沒夜拆房子、蓋房子的噪音與沙塵從未停過,令人心煩意亂。工廠蓋、工廠塌的新聞一則接一則,市容愈來愈同質化,除了車多擁擠之外再也沒特色,連氣溫也節節升高,一年比一年燠熱難耐……

「大嫂,您好!」

用一句話總結多年來做個孟加拉媳婦的經驗,就是這個身分不只是進入孟加拉不同社會圈的入場券,而是一張特權卡!即使不是嫁入豪門,外籍新娘也能夠享受諸多好處,這與這個社會重視姻親有很大的關係。

母親一直很擔心我嫁去陌生國度,因此婚後不久便被我說服,決定親自去拜訪親家。為了讓她有趟舒適安心的旅程,我特地選了比較貴,全程講中文可通,而且當日抵達的新加坡航空。當我懷著愉快的心情抵達機場,準備依照慣例辦簽證時,感覺現場氣氛似乎不太對,孟加拉正在辦元首高峰會,基於安全考量,會議期間停發落地簽。這下可好了,我們母女千里迢迢跑來見親家,人都到了卻不得其門而入!

最後被趕回原班機遣返回新加坡,我們一行人衝到孟加拉駐新加坡大使館辦簽證。由於這次實在太害怕拿不到簽證,厚著臉皮跟同機的台灣商人要求讓我們「靠行」,假裝是同一家公司要去商務考察。抄完後把文件遞給窗口,沒多久就有人喊著我和媽媽的名字,大使要見我們。走進辦公室,大使客氣地請我們坐,送上二杯茶,喊了我一聲「大嫂,您好!」慎重地說他必須代替孟加拉政府向我們母女倆的遭遇致歉。

原來是我老公南風從孟加拉打了電話來,我的小姑也寫了長信傳真到大使館,說我們被遣返到新加坡,害他們大大得罪了剛結的親家,讓他們非常惶恐云云。大使的表情好像是他害我們被遣返似的,頻頻道歉,還拿出我們的申請文件說:「你應該填你要去拜訪親家,這樣我們會馬上發。」我還以為商務簽證比探親容易拿,他說:「您錯了,探親是再正當不過的理由,而且您的母親還是第一次來孟加拉,她可是我們的貴客呢!」大使對我的禮遇跟我的結婚對象沒關係,而是任何人只要嫁到孟加拉,就有資格得到孟加拉民間與官方的支持。

女人的「三房」

剛結婚後的某天,小姑和姑爺晚上要來家裡吃飯,婆婆硬是把正在發燒的南風叫起來,命令他出門去買姑爺最愛喝的飲料,還連忙指示傭人把家裡每間房間的床單和桌巾換新。而出嫁的小姑在我的家人數度訪孟時,同樣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深恐招待不周。看多了自己和周遭人的例子,才慢慢明白,在愛屋及烏的心情之外,集體地經營姻親關係也許是鞏固婚姻制度的社會機制之一,也讓我這個外籍新娘大開眼界,更大大受惠了。

儘管享有特權,但蜜月期一過,我便待不住了。傳統上孟加拉女人不要說外出工作,連買菜、採購家庭用品等等,全都由男性包辦。市場上清一色是男性,我常戲稱孟加拉女人只能在廚房、臥房與產房活動,簡稱三房!女人出門不是不行,但得具備幾個條件,一是有車、有司機,二是有男性陪同,第三當然是有正當理由,比如回娘家。

女性不出門這件事,很難只用性別不平等一言以蔽之。還記得有位孟加拉朋友來台灣訪問,經過市場附近看到不少媽媽一手牽小孩,一手提菜籃,吃力地把機車從人行道上移出來後再騎回家,詫異地說,「台灣的女性好辛苦,男人太不會照顧女人了!」原來孟加拉人是這麼看待女性的啊!難怪我不必上濕答答的菜市場,出門時只要揹自己的包包。原來不是我嫁的老公特別體貼,而是孟加拉男人從小就被教導要把購物、提重、抱小孩的工作攬在身上。

外頭既然是男人的地盤,自然不會考慮女性的需求,比如窒礙難行的人行道,永遠滿載著一群臭男生、讓人望之卻步的公車,幾乎不存在的公廁更是一大障礙。在這種情形下,有男性陪伴確實比較方便,至少擠車時可以幫忙推開蜂擁而上的人潮。至於外出婦女遇害的事件倒很少聽聞。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南亞各國交通普遍不發達,孟加拉市區大多是透過簡便三輪車載送旅客。
[Not a valid template]↑ 黃佩玲於巴基斯坦貝泰沙鎮向在聖祠吟唱「蘇非」詩歌的居內久老師學習。
[Not a valid template]↑ 斯里蘭卡內戰所形成的賈夫納難民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