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之域】玩出友善 親子新天地 社會共養的創新實驗

▲ 攝影/劉子正

撰文/黃紫翎(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王容慧(經典雜誌特約攝影)

嬤,待會兒我和舅舅、弟弟要跟隔壁大虎哥去大水溝附近玩!」

「好啊!不要游泳!中午之前回來,阿嬤待會兒煮紅燒肉、排骨湯給你們吃!順便請大虎過來我們家吃,他們家大人最近沒空!」

同村共養的消逝與轉機

這樣的對話場景,出現在五、六年級生兒時的吉光片羽中:爸媽大部分在外工作,但養育孩子的人手卻不見匱乏,親戚、鄰居是照顧小孩的主力;孩子的玩伴則大多來自周遭鄰居彼此陪伴;而戶外環境還存在著小水溝、農田等「遊戲場所」。大人、孩子以及天開地闊的環境,組成了「共玩共養、世代共融」的混齡團隊。

一九六○年代後的二十年間,是台灣戰後經濟增長最快的年代。我們透過動畫電影《幸福路上》於一九七○年代出生的主角小琪的視角,可見到當時的環境充滿了小溪、巷弄、雜貨店與玩伴,還存在著各種因地制宜的大地遊戲,像是捉迷藏、稻草人、田裡釣青蛙、抓泥鰍等等。這些在地現成的稻草、泥土、溪流中的鵝卵石等素材,豐富了那個時代兒童的遊玩天地。

時代的列車急速前行,隨著工業區的開發、都會區的擴展,愈來愈多水泥化的環境,及受到汙染的土地,台灣社會在一九八○年代邁入科技社會。孩童們早早遠離戶外,陪伴「宅小孩」成長的是安親班、網路線上遊戲。而沒有大家庭奧援的小家庭,育兒人手捉襟見肘,只得轉向付費私人托育機構尋求支援。難為的是,近來托嬰、幼兒園虐待事件頻傳,不少父母放心不下,只能揮別職場,成為照顧學齡前孩童的全職父母。

全職父母的參與,加上當前社群網絡的蓬勃發展,養小孩轉型成可以互揪共學的社群聚會,也因為成人長時間的陪伴,當孩子們的遊戲場所改變時,這群父母除了是第一線的觀察者,也轉身成為幫助孩童說出需求的翻譯員。

「孩子沒上小學前,我會帶著小孩,到台北市的公園玩耍或參加共學活動,像萬華、中正、松山、大直、南港。當時發現,其他公園的磨石子滑梯陸續拆掉,我本來沒什麼感覺,但蓋回去的,竟是容易產生靜電又低矮單調的塑膠遊具!小孩根本玩不到多久就要回家了。」這是全職媽媽林亞玫在二○一五年與其他家庭共學時,觀察到的公園現場。

由於女兒的出生,辭掉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林亞玫,有感於育兒學習資源的匱乏,與一群父母在社群網絡與實際生活中相互激勵。聚會時常選在公園舉辦,遠離過度擁擠孤立的居家生活;公園不但不須花費額外開銷,還可以跟其他家長共組讀書會,更重要的是讓學齡前兒童,達到每天三小時以上的體能活動,促進身體協調發展。

找回兒童遊戲權

「用肢體認識世界,是兒童成長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相關兒童遊戲權的倡議,在一九八九年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明訂「遊戲權」是每位孩童都該享有的基本人權;兒科醫學也建議,學齡前兒童至少需要每天一百八十分鐘以上的體能活動量。無奈台灣地狹人稠,欠缺滿足兒童體能活動的空間。

兒童福利聯盟則曾在二○一八年,進行「兒童運動現況調查報告」,發現全台五成兒童沒有運動習慣,低於全球平均;在運動場所使用上,有七成的孩子都在­­­­公園運動。由此可見,公園在提供兒童社交遊戲和體能運動的空間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功能設計更為重要。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特公盟)於二○一五年由多位關心兒童遊戲權的家長成立。他們發現政府為了符合安全標準,不斷將原有的鞦韆、滑梯改成塑膠組合遊具(俗稱罐頭遊具),二個月內蒐集三千多份的網路聯署,表達保留原遊具的訴求。經過特公盟幾年來的倡議,屏東縣政府率先於今年修法,將「兒童參與表意權」納入未來公園的規畫,保障兒童參與的必要性。

全球迅速都市化的當下,兒童的活動空間嚴重不足。英國從二○○七年開啟了「街道遊戲」的倡議活動,起因是兒童的肥胖率偏高,與兒童活動量及遊戲空間受限有高度關聯,後來相關組織向政府申請特定時段封街,讓兒童在社區街道上自由玩耍。

特公盟研究員李玉華二○一八年至英國布里斯托,拜訪「街道遊戲」的執行團隊「Playing Out」。透過這次接觸,她觀察到:「學校會邀請附近社區,進行放學後一小時的封街遊戲,除了增加孩子們一起玩樂的機會,街坊鄰居可以透過街道遊戲機制,跟市政府申請封街和交通改道疏導,並在週間或週末,進行幾個小時的街道遊戲。」這項訴求的出發點是兒童遊戲權,也強化社區不分老幼或身心能力的社群連結,試圖讓更多居民參與,建立大人與小孩互動的共養安全網絡。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的小朋友們開心地在村裡的水圳打水仗。清澈乾淨、生態豐富的小溪,玩伴眾多的日常生活,還存於我們的城市裡嗎? (攝影/劉子正)
[Not a valid template]↑ 特公盟在兒童節前夕,於台北市政府廣場前舉辦「兒童重返街道遊戲」,此為彩繪區玩樂的兒童。(圖片/特公盟)
[Not a valid template]↑ 友善親子空間不僅錯落在街道、公園、大眾運輸,透過各方合作,台灣的淺山近郊也成為親子教育的場所。八里長坑國小在社區裡的春耕播種,是社群集體合作的實踐。(圖片/長坑國小)
[Not a valid template]↑ 河邊同行親子工作室裡,媽媽與小孩隔著玻璃各處一室、彼此安好。 (攝影/黃世澤)
[Not a valid template]↑ 宜蘭深溝國小學童收割著黃澄澄的稻穀。不少偏鄉學校透過社區合作,發展出多元的學習環境。(攝影/劉子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