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書摘】時光寫生 手繪0.65世紀臺灣庶民日常

撰文.圖片/呂游銘
圖片提供/積木文化

果說,我們的人生是場無法重新來過的大旅行,那麼組成這大旅行的每一場小旅行,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都值得我們珍惜、悉心規劃和認真進行、體驗。

曾有幾次機會參訪鐘乳岩洞,在神祕的洞穴裡,關掉照明燈具,就會頓時體會到前所未有、使一切感官皆迷失,百分之百的闇黑,接下來,連時間也好像凍結了。

偶爾會有由洞頂岩隙中投射進來神啟般的光束,一明一暗的幽冥變幻,使人一下子迷失在時空錯亂中,迷茫中好像窺見了未來?

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已返回到時空隧道的另一端,那個我已經遠離了三十四年的故鄉?那個我出生、成長、打拚年代的臺灣。不完美,卻算是很幸福的地方。

離鄉背井的這許多年,讓我對這個急遽改變中的故鄉,一直有著缺席的虧欠感,且逐年增長。

是的,現在就是動手用畫筆記下這段生命記憶的時候了,這是我想做、能做、也應該做的事。

這本書用手繪圖像的方式,試圖記錄一些自五○年代以來,在這塊土地上人和環境的生活記憶。主要著眼於一九五○至一九八○年之間,和「現代」生活環境差異性較大、年輕世代相對較為陌生的部分。

至於在跨入二十一世紀後,社會、生活方式鉅變,3C飛躍猛進、資訊爆發……,這一部分人人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贅言蛇足了。

如果問我這輩子最滿意的是什麼?答案應是數十年來,我一直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最幸運的是,還有一個一直全力支持著我向前走的妻子。喜歡做的事太多了,繪畫、設計、插畫、攝影都是。想要做什麼像什麼,只能比別人投入更多更多的時間在每個領域上。

許多人認為繪畫是感性的,而設計是理性的,兩者有著難妥協的衝突性。但從積極面看來,兩者間卻存在著互補、相互滋養的「interdiscipline」(跨界)關係。這樣的人生觀和長期的創造性工作,讓我養成了新鮮、有趣地用不同、客觀的角度來仔細觀察周遭事物,並盡量貯存資料記錄的習慣。

如同交通工具演進,建築也是人類環境變化的有趣重點。

隨著時間向前推演,我們無數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築物已經或正逐漸大量地消失。這讓我忍不住,著急地想要一口氣將這些令我深深著迷,不同時代形形色色的房子全用畫筆將它們記錄、重現。

早年人們蓋房子,都離不開「就地取材」的原則,在他們住居地附近取得最方便的材料來建造――鄉下、山邊的房子就用泥、茅草、木、石塊,濱海漁村經常採用珊瑚礁等作為建材。早期臺灣的典型民房,包括用黏土、稻草塑成土磚砌造的「土角厝」,用木竹梁柱結構再糊上泥土牆的「竹管屋」,這些房子的耐水性較弱,有時遇颱風、洪水等災害,就會遭到破壞。也有堅固的磚造、石造房子,也常見各種材料混搭的建築物,還有許多日式編竹填泥的木屋等。

在這本書的畫中,我記錄了許多不同時期,使用不同建材所建造的各色各樣房子。

這本書中所呈現的許多場景和建築物,除了在後半部出現的臺北老中華商場(已拆除)、101大樓、捷運站和臺南的鹿陶洋聚落(部分)之外,可說是我許多年下來在臺灣城鎮、鄉村到處跑,蒐集而來的龐大資料,加上將自己數十年記憶深處的臺灣印象翻箱倒櫃,搜尋、匯集、剪輯拼圖、消化,重新設計排列組合後,所產生我稱為「造境創作」的全新圖像。若想按圖索驥去找那是什麼地方的話,是不太切實際的。

隨書中故事開展而逐漸變成了青年的小男孩,在跨越鐵路平交道之後,眼中所見的已經是多年後的城市景觀。

(本文節錄自積木文化出版之《時光寫生:手繪0.65世紀臺灣庶民日常》一書)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臺車在輕便軌道上,越過農地、溝渠。
[Not a valid template]↑ 溪邊文學:一大清早,溪就聚集了好幾位洗滌衣物的婦女,大夥兒一邊在石塊上捶打清洗,一邊開懷暢聊家常。
[Not a valid template]↑ 霓紅燈繽紛閃爍的西門町、中華路街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