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袁蓉蓀
石窟造像源自公元一世紀的古代印度,那裡時常多雨,石窟又冬暖夏涼,佛教徒便利用山間的洞窟作為禪修及生活之用。後來才自行開山鑿洞,在洞中雕鑿佛像、佛塔,描繪壁畫,供禪定時觀想所用,石窟寺由此誕生。後來又逐漸演變出裝飾功效,石窟開鑿愈發輝煌壯觀。漢代以來,佛教石窟隨著絲綢之路上往來不絕的商賈傳入中國,融匯古希臘、古羅馬、中亞草原、南亞印度和中國漢文化等各種文明的佛教文化,經由河西走廊到中原大地之後日益興旺。
開窟造像的風氣在北魏和唐代形成兩次高峰,鑿造石窟的地區,主要在古稱西域的新疆、河西走廊的甘肅西部、黃河流域和巴蜀(又稱「川渝」,是中國重慶市與四川省的合稱)。但是說到佛教石窟藝術,人們通常只知道敦煌、雲岡、龍門,想不到在巴蜀大地也有這麼多石窟造像。其實,石窟造像傳入巴蜀始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而且從北魏至明清以來,一千多年的造像歷史足跡清晰,從未間斷。
巴蜀的古代石窟寺和石刻有八千零三十二處,其中四川有五千九百七十三處、重慶有兩千零五十九處,大多數是佛教的雕刻造像,包括樂山大佛與大足石刻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保有摩崖造像的縣分達五十個以上,有十個以上龕窟的分布點約四百餘處,境內各地皆有「千佛崖」、「萬佛岩」,堪稱「大佛」者甚至就有十餘處。七批已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全國有石窟寺及石刻類文物兩百六十八處,而巴蜀地區就有三十九處,位居全中國第一。
巴蜀的摩崖造像多為小而集中、大而分散的特色,因地制宜。集中者如蜂房密而不亂,大小間雜,無龐雜之感。如廣元千佛崖,龕窟密如蜂窩,造像軀長四百一十七公尺,最高達四十公尺,且竟然重疊達十三層。但眾多佛像的形象協調,無論是造像的體積,還是大小配置、各層之間的相互呼應,均顯示出縝密的整體構思和巧妙安排。
眾生皆具佛性
和北方的石窟相比,巴蜀佛窟融合了地域文化,形成了有別於北方佛窟的特點:北方的石窟大多為唐代以前所開鑿,保留了許多西域的文化特徵,很多都是皇家以舉國之力開鑿的。巴蜀石窟則大多是唐宋時期所開鑿,兩宋時期,安岳、大足兩縣的造像已經遠遠超過北方,成為中國後期石窟寺的代表。兩地造像以自稱密教第六代祖師傳人所開鑿的密教造像最有特色,宛如一對姊妹花,盛開在這廣袤的丘陵淺坡上。
六祖惠能頓悟禪法,以「一念悟時,眾生是佛」開示世人,詮釋了佛與人的關係,佛即眾生,眾生皆佛,佛就在蒼生百姓間。此時(唐朝)巴蜀的佛教,早已中國化,完全變成了中國的漢化佛教。不管是佛或是菩薩,衣服、相貌都具備中國人的特徵,完全世俗化、民間化。巴蜀民間生活與人物的形象,已經成為表達佛教思想的主要形式。禪宗、淨土宗、華嚴宗,早已沒了界線,號稱本土發展起來的川渝密教造像,也融會了諸宗內容,道場內有禪、淨土、密、華嚴等宗,中國傳統的忠義、孝道精神也隨處可見。
「三千條律令,不孝罪為先」除了是中國儒家倫理的價值觀,也是安岳臥佛院佛教刻經中《佛說父母恩重經》、《大方便佛報恩經》的核心精神,更是表現在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密宗造像上的重要思想,並作為讚語刻寫於旁。
石窟文化融入了巴蜀社會的各個層面,百姓生活也依賴傳統文化的支持。今日,在巴蜀的各地鄉村,許多祈願、祈福活動都會在附近的佛窟造像前進行,難怪巴蜀上百個縣中,幾乎每個縣都有大小不等的古代石窟。世俗化、生活化的石刻造像,題材和內容的多樣性、豐富性,使巴蜀佛窟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為中國石窟藝術掀開新的篇章,豐富了石窟藝術的寶庫。
由於佛教造像廣受巴蜀各地信眾的推崇,進而形成「巴蜀大佛多」的情況。直到今天,還有一些地方在開鑿新的大佛,例如四川南充市郊外的凌雲山。從二○○五年開始,石刻之鄉大足的石刻匠人楊洪良和他的父親,受發心弘佛的韓姓商人邀請,請他們開鑿佛像,因此,楊洪良和父親帶著大足老家的幾十個石匠,常年駐紮在凌雲山上,開鑿一尊九十九公尺高的阿彌陀佛像,以及兩旁山崖的萬佛岩。
十年過去了,楊洪良的父親已去世,石匠也換了幾批,但是鐵鎚、鐵鑿才從山頂往下開鑿六十多公尺,現在大佛才剛齊腰,還要好幾年才能完工。
為此,楊洪良在工地上長大的兩個兒子楊玉平和楊金茂,特別進入四川美術學院的雕塑系與油畫系學習,在接受專業美術教育後,回來繼續完成這尊世界上最高的阿彌陀佛站立像。
當我回望自己的心路歷程時,開始探究人的精神信仰,以及思考人性。風雨歲月漸漸風化了石匠們當年的雕鑿之痕,然而佛與菩薩拈花微笑的神態依舊,如千年前那般地慈祥端莊。佛窟歷經滄桑千年,但佛心永恆;佛像注目的芸芸眾生,曾經幾朝信仰缺失與重拾,至今仍生生不息,血脈滾滾。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廣元千佛崖位於嘉陵江邊,始鑿於北魏,至唐代達到鼎盛,在高四十五公尺、長兩百多公尺的峭壁上,刻有八百七十三座石窟、七千多尊造像,看上去宛如蜂巢。其中最大、位居中央的石窟是大雲古洞,內有彌勒佛與百餘尊蓮花觀音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開鑿於南宋的石門山摩崖造像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一部分。其中的第八號窟為孔雀明王經變窟,中間有孔雀明王坐於孔雀所馱的蓮台上,右壁刻有比丘求法,左壁則有描述阿修羅與帝釋天戰鬥的雕刻,人們在此誦經念佛祈求孔雀明王的庇護。
[Not a valid template]↑ 大足寶頂山第十七龕的大方便佛報恩經變相開鑿於南宋時期,正中央是左手持缽、右手結印的半身釋迦佛像,在其左、右兩壁刻有十二組釋迦佛在前世和今生行孝報恩的故事。人物面容刻畫生動,造像規模宏大。
[Not a valid template]↑ 四川省巴中城的南龕石窟規模浩大,山上的千佛岩、大佛洞、佛爺灣鑿有唐、宋兩代的一百七十多座龕,兩千五百五十三尊造像。其中最大的石窟是五公尺高的第一○三號唐代毘盧遮那佛窟,光是坐佛即高達四點四五公尺。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