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系列】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

[Not a valid template]
編號:A101-056
作者:賴英錡、陳歆怡、陳世慧、楊森豪
攝影:安培淂、劉子正、顏松柏
編者:經典雜誌
ISBN:9789869716918
出版日期:2019.01初版
頁數:248頁
開本:19×26cm
裝訂:精裝
內文(圖):彩色

定價:NT$1200元
內容介紹

路,是人們移動時踩踏、站立之處,不僅具備政治、經濟、軍事等功能,從路的性質與設計,更能一窺造路者的意圖,以及當下的時代背景與技術條件。古時,尚未開發的台灣曾被視為瘴癘之地,但在先人們前仆後繼、篳路藍縷地的開闢下,終於為台灣走出一條條的道路,不只暢通全島,也刻劃了島嶼的歷史足跡。從區域型的淡蘭古道、金包里大路,到縱貫全台的官道、理蕃道與鐵道,一條條交織於島嶼地表的路與徑,有些久不聞人跡,有些則以不同的形貌,繼續鮮明地同時存在,台灣人的記憶與生活裡。

過去幾年,《經典》出版了有關台灣自然山川與人文道路的專書:二○○八年的《台灣脈動:省道的逐夢與築路》,依循著十一條省道,探討區域發展與人文脈絡;二○○九年《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順著十三條河流,傾聽發生在河與人之間的美麗與哀愁;二○一一年《台灣山國誌:70%國土再認識》,述說了台灣山林的大小事。

二○一七年,《經典》嘗試以「道」再出發,深入了解發生在這些道路上的故事:隱身在山林間的原住民獵道、漢人拓墾台灣的海道與河道、沈葆楨為開山撫番而開闢的官道、日本人為了開採檜木、運送甘蔗而分別建立起的森鐵、糖鐵……。以老照片、現場攝影與田野踏查為經、學者和文史工作者的觀點為緯,共同勾勒出舊道路的前世今生。而今系列報導輯成《篳路台灣:島嶼歷史行道》一書,嘗試從台灣過去種種道途的履跡,尋索台灣未來的成功之道。

專文推薦

林玉茹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目錄

【推薦序】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 林玉茹
一部更完整的台灣史 / 陳世慧

【緒論】
四通八達行寶島 撰文/黃智偉

一、升帆遠颺

沿岸海路:千帆過盡水悠悠 撰文/賴英錡.攝影/劉子正
川流不息:台北城與淡水河 撰文/賴英錡.圖片/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
生命之泉:吃米飯拜圳頭 撰文/賴英錡.攝影/安培淂

二、先民足跡

台灣路之初:獵徑、社路與海陸貿易網 撰文/陳世慧.攝影/安培淂
重返步行年代:金包里大路 撰文/陳歆怡.攝影/劉子正
百年官道行腳:清代全島縱橫擘畫 撰文/陳歆怡.攝影/劉子正
從家山到里山:淡蘭古道復興大計 撰文/陳歆怡.攝影/劉子正
太魯閣橫貫道:從理蕃警備到觀光勝域 撰文/陳歆怡.攝影/劉子正

三、邁向現代

縱貫線鐵道:台灣南北大動脈 撰文/楊森豪.攝影/劉子正
甜蜜鐵支路:五分車王國的消失與重生 撰文/陳歆怡.攝影/顏松柏
流金歲月:北台灣採礦足跡 撰文/賴英錡.攝影/安培淂
森情故事:回首林業鐵路史 撰文/賴英錡.攝影/安培淂

更多【篳路台灣】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