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鍾文萍
台北萬華有「三大廟」,許多人如你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龍山寺,要不祖師廟,同樣歷史悠久的青山宮經常被忽略甚至遺忘。「這很正常。」台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理事、萬華本地文史工作者「台北水窗口」執行長高傳棋認為原因在於,龍山寺主祀觀世音菩薩,是俗稱的「正廟」,青山宮供奉的靈安尊王是歷史人物神,與城隍爺同掌陰間司法,陽世眾生難免有距離感。
大概聽不慣我一口一句「萬華」、「萬華」的,他頓了頓:「其實本地人不太說『萬華』,那是台北市行政區名,區內涵蓋五個早期地理聚落,艋舺是其中之一;要說古歷史、古文化,我們習慣說『艋舺』,專指清代以來因貿易發展所形成的港口市街。」話鋒一轉:「青山宮或許不像龍山寺知名,但每年的『迎青山王』或稱『青山王生』可是艋舺最大、最有特色的信仰盛事,也是認識艋舺最風火的起點。」
防疫之神跨海駐守
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原是三國時代孫權的副將張悃,為福建泉州府惠安的地方官,正直廉潔,頗受地方愛戴,死後葬在惠安縣衙附近,據傳常顯神蹟;連南宋高宗建炎年間,金兵入侵直逼南京時,也大顯神威擊退敵軍,因而獲高宗敕封為靈安尊王,新任惠安縣令就職,必到將軍墓前焚香悼祭,祝禱物富民豐。南宋太平興國年間,新任惠安縣令崔知節循例前往祭拜,墓碑突向前傾倒,露出碑後刻著意味深長的四句詩文:「太平興國間,古縣本惠安,今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崔縣令一查,發現縣南還真有「青山」一地,對這則立於七百多年前的預言竟能成真大感驚奇,隨即將墓遷往青山正式建廟供祀,命名青山宮,靈安尊王自此又稱青山王,被泉州人視為當地山神與境主神。
艋舺是台北盆地發展的起源,從清朝到日治時期,一直是北台灣最繁華的商業重鎮。清咸豐四年(1854),艋舺發生大瘟疫,影響民生甚鉅,地方上的泉州移民趕緊從家鄉迎來尊王,希望弭平疫情。當神輿沿著淡水河進了滬尾渡頭(現第三水門),當時的舊街(今西園路)時突然無法前進,經過請示,原來王爺決定駐蹕於此,於是暫立小廟安靈奉祀,並在神誕農曆十月二十三日前夕,舉辦三天遶境,以安地方。當時病患紛紛湧入祈告求助,竟陸續痊癒,青山宮自此威名遠播、信徒倍增,原廟太小無法容納跪拜,兩年後遷至腹地較廣的番薯市街(今貴陽街),主要掌理司法、驅疫除災、監察民生,成為移民重要的精神寄託,與較早設廟的龍山寺、祖師廟互成犄角,共成守護艋舺的「廟宇金三角」。
在艋舺人眼中,較之許多高貴威凜的「正廟」、「公廟」,青山宮是一處更接地氣的「角頭廟」,有冤屈不平、災厄病痛的都可以來此申冤訴苦,請求排除。「艋舺人大小事都習慣來這找神明聊聊、『商量』一下。」高傳棋沉吟了一會,說:「也許有人覺得神明鎮壓疫病的故事太まんが(man ga,台語「卡通」,延伸「荒誕無稽」之意),但二○○三年SARS爆發那年,最先傳出疫情且遭到封鎖的和平醫院、仁濟醫院都在艋舺,加上疫情蔓延太快、太猛烈,全台都陷入恐慌,艋舺這個地方幾乎成了生人勿近的死亡禁區,那陣子我連搭計程車都不敢說要坐到艋舺。」
他雙手一攤:「怎麼辦?當所有人都束手無策時,就只能拜託神明出手了,還好艋舺還有張王牌,就是驅疫之神靈安尊王。」祭典原在初冬舉辦,為祈求疫情儘早獲得控制,當時的總統和台北市長甚至暫時放下政治嫌隙,一同前往青山宮參拜,請出王爺破例提前在夏季遶行艋舺消災祈福、宣揚神威,最後在河濱公園舉辦燒王船儀式,象徵消除瘴癘、送走SARS疫災。「遶境之後,傳染蔓延的情況真的趨緩了,你說這是神蹟嗎?至少,艋舺人都認為是的。」
一百七十多年的古老祭典
青山宮神格與城隍廟類似,除了主祀靈安尊王,另從祀尊王夫人、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陰陽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速報司等八司,同祀王母娘娘、觀音佛祖等,咸豐年間建廟後,即年年舉辦遶境,逐漸演變成艋舺最重要的宗教盛會與信仰中心。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曾刊載青山宮迎神廟會盛況:「……首尾延長不下數里……人員之多,不減稻江五月十三城隍賽祭。」意指足以媲美大稻埕台北霞海城隍爺遶境。已故台灣歷史學者林衡道也在《鯤島探源》書中指出:「艋舺古廟很多,自然迎神賽會也是最盛的,其中最盛的就是青山宮。」
青山宮榮譽主委黃應時與父親自一九四五年起連續擔任青山宮所在的青山里里長,前後超過七十年,黃應時更同時兼任青山宮主委達三十五年。從小在廟口聽古長大的他引述父親的回憶表示,日治初期在同化政策下,對台灣的宗教採取寬鬆態度,祭典可以照常展演;戒嚴時期,迎鬧熱要事先向警備總部報備申請,當時青山宮是全台北市唯二獲准舉辦迎神賽會的廟宇:「而且一直都是維持三天完整的儀式,一天都沒少過!」後來每到選舉年,都有政治高層主動提出為青山王扛轎的請求,祈願選情順利兼爭取曝光。他笑著說:「剛好一黨分到一天,很公平。」
「迎青山王」從農曆十月二十日起一連舉辦三日,青山宮平常九點關廟門,僅祭典三日全天開放。二十、二十一日晚間,王爺與所有神明神輿先行暗訪艋舺大街小巷,二十二日正日踩街遶行全境,眾多藝閣、陣頭、軒社隨行,陣仗浩大。所謂暗訪,是指神明在夜間出巡,因為黑夜裡,人欲特別容易浮動,才能深入探究恩怨是非,察覺真正的善惡,賞善罰惡不致出錯。隊伍有孩童裝扮的引路童子,手捧象徵收伏鬼魂的大葫蘆,走在中間指引前路,王爺駕前護衛「八將團」護駕,沿途執行查訪宵小的任務,各持枷鎖、火籤、釘錘、鐵鍊、大刀、釘床等刑具,準備搜捕惡鬼,高大威猛陽剛肅殺,令人望而生畏。沿途廟方會發放鹹光餅給信徒「吃平安」,一發就是數萬顆,有人有份,在地人稱為「迓十月二十二」、「艋舺大拜拜」。由於這項祭典舉辦持續超過百年,因此二○一○年被台北市政府登錄為民俗類文化資產,與大稻埕迎霞海城隍祭、大龍峒保生文化祭並列「台北市三大廟會」;暗訪則與大稻埕霞海城隍暗訪、新莊地藏庵暗訪並稱「台北盆地三大暗訪活動」。
暗訪的目的是鋤奸去惡、巡境平安,並非一般祭典講求人神鬼同樂,因此氛圍相對肅穆許多。為力求祭儀精神正統不走偏,除了青山宮所屬的義英社、義安社、鳳音社三大軒社與八將團之外,廟方謝絕其他陣頭隊伍參加;艋舺宮廟眾多,除了頭家爐主之外,有時也會過廟不入,盡量讓隊伍單純化,就不會有搶轎、搶香這類憾事發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靈安尊王是青山宮主神,出廟遶境為民眾消災解厄之前,廟方會先恭請祂上轎,便於信眾定點膜拜。(攝影/楊智仁)
[Not a valid template]↑ 青山王駕前護衛「八將」是艋舺青山宮獨立發展出來的陣頭,引路童子居中,兩側另由八名將軍組成。(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環河南路、和平西路交叉的圓環陸橋,為觀賞遶境的制高點。(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艋舺遍布佛具店,為地方一大特色。(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迎青山王」遶境隊伍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煙火鞭炮響徹雲霄,成千上萬信徒徹夜追隨。(攝影/劉子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