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廖靜蕙
台灣本土種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先花後葉,花開時滿樹通紅。由於花開時如此顯目,島上或居住在蘭嶼島上的原住民,都以刺桐開花標示種稻或漁獵的開始。在全世界南島語族傳統,刺桐象徵一年的開始。達悟族整個飛魚季的討論,即起源自刺桐開花,在開元港前的壁畫,訴說著它們的聯繫;台東縣卑南鄉富山村的刺桐部落更以刺桐為名;在日本人引入鳳凰木當行道樹之前,台南府城外的平埔族,也普遍種植刺桐,許多至今仍存在的刺桐老樹正是當時平埔地域的證據。
透過植物標示時空
對老祖先而言,植物扮演許多象徵角色,而以刺桐花開來標示時間,稱為「月曆植物」。沒有中央氣象局以前,大甲溪流域的泰雅族的哈崙台部落老人家種小米,是看圍繞在周遭的「pihaw」栲樹(火燒柯)當月曆,栲樹開花代表雨水快來,適合小米播種的季節。
布農族最知名的小米曆,就以小米物候為參考。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祕書邦卡兒‧海放南說,小米在布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南島語族最重要的民族植物。布農族因小米而發展一系列農作歲時祭儀,標示不同歲時祭儀,成為布農族特殊的象形文字。
另一種象徵類型是空間上的「地圖植物」。居住高山上,以打獵維生的傳統布農族,上山打獵只帶鹽巴和短刀,如果要說還有什麼,那就是從老祖宗學習到的山林智慧。沿途的植物就是指標,從植物身上解讀各項訊息。例如二葉松、赤楊這類先驅植物,乾燥易取,適合當作薪柴燃燒,但是這種林帶往往易崩塌,不宜久留。
植物也標示獵物所在的位置。例如,嗜食漿果的白鼻心,常穿梭在枝條中覓食,舉凡水分多、甜分高的果實,如山龍眼、山枇杷、芭蕉、雀榕等,有如標示白鼻心位置的植物地圖,獵人常守候在構樹旁,等白鼻心吃果實失去戒心時逮著牠們。而喜歡吃小葉桑、青楓和台灣紅榨槭嫩葉,或鬼櫟、大葉石櫟堅果的飛鼠,白天沉睡於鳥巢蕨基部,這些知識也都於布農獵人中傳誦。
地圖植物還可以是指示水源的植物,當伴隨水源而生的植物出現,就代表水源靠近了;或者指示接近稜線、山頂的植物,或幫助銘記家族界線的界標植物。塔塔加鞍部知名的大鐵杉就具有地圖植物的功能,代表某個空間概念。地圖植物的知識,對居住深山、依靠打獵維生的泰雅、布農、賽德克族相形重要,也因此發展出與原生植物密切的互動,甚至從剛落下的樹葉,就得以判斷什麼動物多久前來過這裡。
邦卡兒‧海放南是布農族人,同時研究布農民族植物。他說,布農族傳統獵人身上,寫滿布農文化與傳統知識。身為獵人必須從具備藥用植物的知識開始,當在山林涉險,知道哪些植物能消炎止血;知道周邊的柃木彈力及承載量,製作陷阱;對於動物習性要非常熟悉。九、十月山蘋果成熟期,山羊和山羌透過果實散發的氣味,判斷果實成熟掉落的時間,傍晚時分守在樹下等候果實落下。對於動物習性的掌握,讓獵人得以守株待兔,只是這樣的狩獵文化已然失傳。
這些與人類食衣住行育樂、精神信仰寄託等,產生關聯的植物,稱為「民族植物」。長期從事民族植物記錄的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長董景生說,民族植物是植物、環境、族群,三角關係演進的結果。在演替過程,又會不斷適應、修正稜角,直到磨合為一個氏族、部落或民族必備的知識為止,並且自成一套的邏輯,就成了部落氏族的「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傳統生態知識是人類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嘗試千百種方法後,留下幾種適合當地環境、帶有當時生活步調的自然資源利用之道。而近代文明法則的商業操作,使人與自然環境以及累積的生態知識疏離。因講求便利性,而逐漸淘汰或淡忘傳統的生態知識,結果常是環境韌性跟著削弱。
布農族用蜘蛛抱蛋屬(Aspidistra)的植物來綁小米穗,當作祭儀中的禮株。邦卡兒‧海放南解釋,蜘蛛抱蛋的花緊貼於地面,形狀有如一顆顆壺形或碗形飽滿的圓囊充滿水分,以它的葉子來綁小米穗,則帶有祈求小米豐收的意涵。雖蜘蛛抱蛋具有繩索的功能,但構樹皮、山棕更為常用。山棕的利用十分廣泛,阿美族使用山棕葉做成掃把以及纖維做成蓑衣擋雨;構樹可以做成樹皮衣,而建築使用的繩索則靠黃藤。堅韌的黃藤削細後,最常用來綁梁柱。傳統賽德克族、泰雅族都以苧麻搓成線編織,到日治時代才改用引入的更為柔軟的棉線。
民族植物的利用隨塑膠普遍,認為不方便、沒有效率而沉寂。但是當塑料逐漸造成環境負擔,尋找可分解、永續的包材植物時,它們再度躍上名單,成為選項。
自然是張大餐桌
日常飲食中,也常充滿原生植物的味道。春天拜訪排灣族查拉密部落時,七十歲以上的vuvu說,只能透過小鳥傳播的食茱萸(Zanthoxylum ailanthoides),是很少見的,家屋附近若長食茱萸樹代表幸運。食茱萸也稱為刺蔥或紅刺蔥,特徵在於枝幹有刺,所以又有鳥不踏的俗名,是原住民部落傳統的香料作物。
月桃、食茱萸和假酸漿(Trichodesma calycosum),是構成vuvu後花園的基本要角。只要家屋周邊有一塊小小的空間,就種滿從他們母親學習來的,可善加利用的原生植物。一些看似無用的植物,到了長輩手中,威力變得強大。
長輩把月桃用於包材,包裹「阿拜」、粽子和各式食物,用月桃葉盛飯包阿拜,就是要把月桃防蟲抗菌的成分融入飲食中。阿拜是原住民族中常見的傳統食物,雖然名稱及作法不太相同,但大多由糯米、小米加上其他配料、蒸熟而成。有人說,這就像是原住民族的粽子。部落稱假酸漿葉為「阿拜」的衣服,長久來視為防止脹氣的祕方。古早獵人上山時,帶著阿拜當糧食,阿拜的主要成分為容易造成胃酸的米食,而假酸漿正好抑制了脹氣和胃酸。
其實早在土地被人類開墾種植之前,就存在多到數不清的可食資源,而島上的阿美族是體現採集最完美的民族,由於他們將野菜文化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使得野菜文化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主流話題。
山芹菜(Sanicula lamelligera)、紫背草(Emilia sonchifolia)、木鱉子(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等,數十種豐富的野菜隨著季節成長,土壤就是種子庫。阿美族民族植物研究者黃啟瑞說,在便利商店不時興的年代,一到野果產季,台東火刺木(Pyracantha koidzumii)、小葉黃鱔藤(Berchemia lineata)、椬梧(Elaeagnus oldhamii)、榿葉懸鉤子(Rubus alnifoliolatus)等植物的果實隨手拈來,就是最健康的甜食。
阿美族有「吃草民族」之稱,最厲害的是連海裡的草也能吃。幾位剛從海裡割完海菜的阿美族女性,悠閒地在都歷海岸岸邊抽菸,慰勞自己。海菜是指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用小鐮刀割下,還會持續生長。生吃或煮湯別具風味,賣到市場還可貼補家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結實纍纍的小米代表豐收,對多數原住民族來說,小米象徵著神聖作物,米穗給人,米梗給神。(攝影/廖靜蕙)
[Not a valid template]↑ 鐵杉壯碩的樹形在陌生的環境成了明顯指標,在一些地方扮演了地圖植物的角色。(攝影/王志宏)
[Not a valid template]↑ 薄葉蜘蛛抱蛋被布農族人用來綁小米禮株,有祈福的意思。(攝影/顏松柏)
[Not a valid template]↑ 假酸漿是低海拔常見物種,有原住民會種在自家,它緊緊包覆在傳統食物「阿拜」上,既增加香味也有助消化。(攝影/廖靜蕙)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