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賴英錡(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月光下,三五成群的孩童提著燈籠在街上嬉戲,大人們欣賞著被列為馬來西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令鼓表演。中秋將至,民眾手提燈籠,紛紛湧入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的茨廠街,參加當晚的「老街走月活動」。早年華人移墾吉隆坡時大多聚居於此,從屋瓦房舍到桌上佳餚,都充滿了濃厚的中國元素,所以又被視為「唐人街」。
活動主辦人的鄉音館館長張吉安說:「馬來西亞的華人來自不同省籍,有客家、廣東、福建、潮州、廣西、海南等,不同的鄉音記錄了不同的文化與習俗,是很珍貴的資產,豐富了華人文化的內涵。透過活動,希望能提醒大眾對鄉音的關注,也能促進華人和其他族群的互動,除了華人民俗表演,我們也邀請馬來、印度舞團參與演出。」
十五世紀初,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停留馬六甲,不少華人移居該地,帶來原鄉文化,也和當地民族通婚,形成峇峇娘惹族群。他們雖然不會講中文,卻保留了傳統服飾和習俗,例如唐裝、注重孝道。然而,華人真正大量移居馬來亞,要從十九世紀說起。當時清帝國面臨內憂外患,內有太平天國、白蓮教之亂,外有英法等帝國步步逼近,導致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為了謀求生計,居住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居民紛紛遠渡南洋謀生,這些人多半是困苦農民,連自身溫飽都有困難,更遑論負擔昂貴的船費,故簽下賣身契,被當作「豬仔」運往馬來亞,充作大英帝國拓展殖民地所需的苦力。
移墾海外的華人在還完賣身債後,幸運的少數人得以衣錦還鄉,但多數人卻無法回去,最後在馬來亞落地生根。移民社會通常以血緣或地緣作為團體分類的標準,如陳氏書院(不僅作為陳氏族人的聚會場所,同時也是祭拜祖先的家廟)、海南同鄉會館,發揮團結互助的精神。隨著後代開枝散葉,向來重視教育的華人開始興教育、辦學校,教起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等,藉此傳遞華文教育和傳統文化。
遭到打壓的華文教育
經歷了二戰和大英帝國的殖民,一九五七年,馬來西亞終於獨立建國,但華人的命運卻沒有變得順遂,反而面臨了更多挑戰。國內的馬來民族主義抬頭,政府打壓華人社群,如一九六一年,要求華校改制、納入國家教育體系的《教育法令》。不接受改制的華文中學,成為所謂的獨立中學(獨中),在沒有政府補助、文憑不受承認的情況下,仍堅持以中文作為教學媒介,是傳承華文教育和傳統的堡壘。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主席陳大錦說:「文化是民族的根。董總正是在政府的壓迫下成立的,其使命在於維護和統籌全國的華文教育工作。」
由於文憑不受政府承認,無法就讀國立大學,渴望繼續升學的學子只好走上海外留學一途。但是,歐美國家的學費太貴,一般家庭負擔不起。一九五○年代,中國成為鐵幕中的「紅色中國」,馬來西亞在反共的立場下,華人亦不可能到中國讀書。而新加坡的南洋大學又於一九八○年被時任總理的李光耀以反共為由遭到強行關閉。接受華文教育的華裔出國讀書的機會似乎愈顯渺茫。
不過,由於播遷來台的國民政府此刻正需要海外華僑的支持,認同其政權的合法性,故積極對僑生伸出援手,歡迎這些青年學子來台讀書。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新興說:「其實早在一九二○年代,國民政府就已經成立僑委會,負責統籌僑務。後來,照顧僑胞、僑生更是被納入憲法,成為國家的義務。」
在台灣留學的日子
回憶起在台灣留學的日子,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聯合總會創會會長賴觀福難掩興奮:「台灣是很適合華人讀書深造的地方,一九五○年代台灣雖仍在戒嚴狀態,但治安良好且物價便宜。另外,傑出的中國學者隨國民政府來台任教,帶來豐富的國學知識和學術思想。最重要的是,我們都講華語,語言上沒有隔閡,文化上也十分親近。」
大學畢業後,多數人返回馬來西亞工作,但留台華人和台灣的關係並沒有因為學業結束而中斷。這群學生紛紛成立各校校友會,除了聯繫情誼,更向馬來西亞政府爭取承認台灣的大學文憑。目前在留台總會底下的屬會高達四十五個,可依校別和地域分為兩類,如馬來西亞留台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校友會,或是峇株(峇株巴轄縣的簡稱,位於柔佛州)留台同學會。
豔陽天,溫室裡一排排蓊鬱的藤蔓逕自向上生長,金黃色的哈密瓜點綴其中,粒粒飽滿。農場主人兼屏科大校友會會長馬文光說:「台灣的農業技術是出了名的,其中,屏科大又以農業見長。我在一九七九年透過僑委會辦理的兩年制海青班(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到台灣深造。」他捧起一顆哈密瓜接著說,「我手中這台測量甜度的儀器,就是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可以在不傷害果皮的狀態下,知道哈密瓜甜不甜、是否可以採收。」
除了農業,台灣的紡織業也曾享譽國際。一九五○年代,政府推動進口替代政策,紡織業在政府的保護下快速茁壯。「七○年代峇株巴轄的紡織業才剛起步,缺乏紡織技術人才,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於是透過海青班到逢甲大學讀紡織。當年有一股到台灣學紡織的熱潮,可以這麼說,峇株巴轄後來之所以能發展出興盛的紡織業,台灣間接幫了很大的忙。」峇株留台同學會會長黃財旺說:「其實華人到台灣留學,對台灣的經貿也有益處。回國創業之初,我第一個想到的是詢問台灣的師長,是否有推薦的上游廠商可提供紡織設備或原料。像眼前這幾台織布機,就是我跟台灣客戶買的。」
提及對台灣印象最深的事,黃財旺思索了一下,才娓娓道出:「濃厚的人情味。每年除夕夜,台灣學生都回家過年了,只剩下眾多的僑生留在學校過春節。校長廖英鳴教授總是在禮堂開好幾桌,和我們僑生一起吃團圓飯,之後才回家再吃一頓家裡的年夜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十九世紀移居馬來西亞的大量華人帶來傳統文化,如吉隆坡茨廠街的舞龍表演。
[Not a valid template]↑ 鄉音館創辦人張吉安透過蒐集文物、舉辦展覽等,致力守護華人文化,例如藉由花燈展示華人於中秋提燈的習俗。
[Not a valid template]↑ 即使文憑不受政府承認,峇株巴轄華仁中學和其他華文獨立中學仍堅持用華語作為教學媒介,對傳承華語教育貢獻極大。
[Not a valid template]↑ 留台華人返國後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如許佩玉教導芭蕾舞,一圓女孩的舞蹈夢。
[Not a valid template]↑ 中國在「一帶一路」政策裡將馬來西亞列為重點國家並大量投資。占美清真寺前的路標指向北京,彷彿暗示了兩國未來的關係。
[Not a valid template]↑ 災難發生時慈濟總是第一時間救援,如大馬東海岸水患時協助整理家園。(圖片/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雪隆分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