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凌宗魁(國立台灣博物館規畫師)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台灣的漢人在日本時代充滿了矛盾複雜的自處情境,既是被統治者,又自覺家族歷史與悠久的中國古文明有所連結,在作家佐藤春夫《殖民地之旅》中,主角拜訪的地方豪族領袖是影射林獻堂的角色,即是與治理當局關係良好,卻又堅持不說日語的仕紳典型。此種心境反映在住宅建築,更展現在日本及中國都未曾出現的豐富多元樣貌,既保留漢人生活的空間倫理位序,又顯現受到日本及西洋文化影響的表象。這些可能出自受聘僱的日本技師、更多出自台灣地方匠師追隨潮流的作品,反映主人期許跟上文明開化腳步,又不願放棄自身文化認同的複雜情緒,可說是台灣獨一無二的珍貴資產,由今日社會逐漸理解多元價值的角度,回望那個時代的居住空間,對於塑造未來的台灣住宅面貌必也能有所啟發。
明治──漢文化遺緒的合院格局
有「台灣第一家族」美稱的霧峰林家,住宅建築分為頂厝與下厝兩大群落,其中「頤圃」屬於頂厝之一,原為穀倉,由林紀堂於一九○五年獲總督府頒贈紳章後修建為嬉遊宴客之場所。林紀堂在頂厝五少(紀堂、烈堂、獻堂、澄堂、階堂)中居長,個性恬靜,與烈堂和獻堂相比顯得較不關心政治,喜以書畫花鳥等藝文活動自娛,但也注重世界趨勢,一九一一年即率風氣之先斷髮。
頤圃的空間維持漢人合院的格局,正身與護龍圍塑出合院最重要的開放空間,維繫廂房中家族成員的情感,凸出於正身的歇山式屋頂軒亭則提供乘涼休憩的功能,有別於傳統祖厝或宗祠的祭祀功能,反映此宅的休閒性質。日本瓦片與西洋風格的門柱、廊柱和開窗,卻又為這座傳統合院帶來文明開化的氣息,住宅盡顯主人性格。
戰後的頤圃成為林紀堂四子,台中縣首任民選縣長林鶴年宅邸,林鶴年畢業於日本東洋音樂學院,承襲其父愛好藝文的個性,戰後返台服務於美軍司令部、擔任蔡瑞月舞蹈發表會獨唱,並任教於台中師範學校(今台中教育大學)、台灣省農學院(今中興大學)。一九五一年起當選台中縣第一、三、五屆縣長,為台中政壇「紅派」創派大老。
同樣是合院格局,落成於一九一一年的嘉義義竹翁清江宅,則顯現強烈地受西洋文化影響。翁家在義竹是赫赫有名的望族,翁清江的祖父和父親是清代進士與秀才,生於一八七七年的翁清江,成長年代正好是台灣甫進入日本時代,文化風俗轉變最為劇烈的時期。翁宅起造時,翁清江任義竹圍庄長,引領文明開化的風氣之先,雖然住宅整體格局是漢人傳統二落二護龍的合院配置,但門樓採用西洋歷史主義風格,英式砌法的清水磚造厚重氣派,在嘉南平原鄉間矗立起一座宛如歐洲的莊園古堡。
門廊雙柱採用「箍柱」營造官廳般的氣勢,側山牆簷帶階梯狀裝飾則來自歐洲中北部特色,正立面的花環與綵帶浮雕飾更顯華貴。與門樓形成強烈對照的內院正廳,則採用尺度相較親切的木造雨庇,簷下仍有華貴的西洋風格勳章紋飾,顯示透過住宅塑造家族地位傳統的意圖,前後兩進則以弧拱構成的廊道相連,庭院植栽扶疏,緩和氣派宅邸的威嚴與壓迫感。繼任屋主翁清江長子翁新台,曾任義竹鄉長與嘉南大圳水利會委員等要職,持續延續這座宅邸的地方領導地位象徵。
大正──繁華鼎盛的氣派官廳
台灣歷經十多年全盤西化的明治時代後進入大正年代,無論是日本技師打造的官方建築還是民間匠師,掌握西洋建築語彙的熟稔程度皆有顯著提升,作為地方大家族財富象徵的具體展示,無論格局規模還是品質,與日本本土仕紳階級的西洋式宅邸相較已毫不遜色。
台灣仕紳的西洋式住宅之最,莫過於彰化鹿港俗稱「大和大厝」的辜顯榮宅邸。從一九一四年起造至一九一九年才完成。屋主辜顯榮一八八四年起在上海與南京開設商號經營糖業,一八九五年因迎日軍入台北有功,被准予鹽和樟腦等專賣權,曾與板橋林熊徵和里港藍高川,獲大正天皇邀請在御苑參與聚會。曾受敘勳六等、授「單光旭日章」、任台灣公益會會長、貴族院議員,贈從五位,為日本貴族的基礎階級。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採西洋技法建造的嘉義翁宅,厚重且氣派,宛如一座歐洲莊園古堡,與周邊形成強烈對比。
[Not a valid template]↑ 彰化辜宅內庭具洋味的柱式、塔樓和屋頂,堪稱台灣仕紳西式住宅之最。
[Not a valid template]↑ 宜蘭盧宅為融合西洋柱式、日本瓦片造的漢人合院。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中林宅既有氣派的西洋三合院(圖右),也有精緻的西式洋樓(圖左),各異其趣。
[Not a valid template]↑ 工藝精湛的台南許宅為當年的經典之作,如今卻盡顯寂寥之感,凸顯出台灣近代私有住宅須妥善活化的必修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