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楊佳恬
提到位於歐洲中部的八百萬人口小國奧地利,大家多半會聯想到的,莫過於「古典音樂」和被稱為「音樂之都」的首都維也納吧!
在百家爭豔的西洋音樂史上,奧地利確實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曾統治奧地利數百年的哈布斯堡王族(Habsburger)和其各大小旁支家族,投入了大量的金錢與精力來打造奧地利的藝術氣息,這也直接地影響了各書香世家以及從民間崛起的企業家,出錢支持音樂家、建蓋音樂廳、舉辦音樂會、開辦音樂學校、培養後起之秀。
數百年來,奧地利不僅孕育了許多重量級的作曲家,來自各地的音樂家更因傾心奧地利的藝術環境,毅然決然前來這裡奮鬥,打拚出一片自己的天下。一直到今天,你依舊可以看到,數不清的學子從全世界各個角落湧入奧地利,參加競爭激烈的入學考,為的就是進入奧地利各音樂院和藝術大學,一圓自己的音樂夢。
我們都需要藝文
筆者本身是走完奧地利正統音樂教育的音樂人,多年來,也在歐洲藝文界浮載著。曾穿著光鮮亮麗的晚禮服,在歷史悠久的演奏廳裡彈著鋼琴,或穿著破爛的球鞋在後台揮汗搬著錄音器材,也曾從被支使的助理小妹變成支使他人的執行製作人。十幾年下來,實際走過幕前與幕後,我深深體會到,不論身處哪個國家,藝文產業環境就只有一個詞可以形容:現實。藝文需要欣賞者,也就是觀眾;藝文要流傳下去,不可能不靠觀眾。
市場機制理論中常會提到「供給」與「需求」相互影響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也能套用在藝文產業上,天秤的一邊是供給(藝文活動),另一邊則是需求(觀眾)。藝文之所以夠被繼續一代代傳承下去,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然而我深信,核心因素就是:「人們對藝文的需求」。
藝文細胞從小扎根
或許很多人會想:「賺錢養活自己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時間需要什麼藝文?!」可我認為,藝文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可以是在美侖美奐的博物館中被小心呵護的名畫,也可以是在擁擠的舊書店走廊角落那破破爛爛的日本漫畫。不論是人類遠古時期在洞穴牆上的塗鴉,或是今天在羅浮宮看著防彈玻璃後的蒙娜麗莎對我們微笑,還是躲在棉被裡偷看泛黃的棒球熱血少年漫畫,心情都沒有變:剎那間,我們掙脫了生活壓力的桎梏,我們的幻想奔馳著,我們的心情飛揚著。
藝文,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可能是上班族加班後拖著疲憊的身體去爵士酒吧聽現場音樂,可能是阿嬤一手牽孫一手抓板凳去廟口占位置看歌仔戲,也可能是學生晚上念完書窩在床上看武俠小說,可能是全家大小一起去夜市享受一盤熱騰騰的滷味。這些年來常聽到的「小確幸」,廣義上來看,就是一種藝文生活態度。
二十多年前,我以小留學生的身分來到奧地利,考取了音樂院攻讀鋼琴演奏,因為當時只有十三歲,便也進入當地中學就讀。而我每每回想我在奧地利的學校生活時,就會想起學校常常帶我們接觸的各式各樣藝文活動,這些回憶非常美好。
而且,奧地利政府也有明文規定,只要有連續多日的學校活動,之後幾天都不能安排任何考試。任何活動都需要精神與體力,不安排考試,就是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專心享受活動的過程,不能讓學生分心去念書。原來,學校很早就開始不著痕跡地在教我們:藝文活動有多麼重要,會在我們心裡留下多麼美好的記憶,所以要專心享受藝文活動啊!
回想我學生時期到底念了什麼書,其實也想不太起來,卻很清楚地記得,某次高中校外旅行參觀了奧地利的皇家博物館,導覽員為我們解說歷代皇帝、皇后流傳下來的皇冠,我們看得目不轉睛,當看到奧地利史上最美的伊莉莎白皇后的星星髮飾,女生們都瘋狂了,後來回到學校,大家都想盡辦法綁出皇后般的髮型。也記得全班一起去看音樂劇,回來後劇中的旋律唱上好幾個月,一點也不厭煩。
奧地利的藝文活動,除了古典音樂活動(古典音樂會、奧地利方言演唱會、內容沉重的歌劇、好笑的輕歌劇等)蓬勃旺盛之外,也有許多歷史悠久的藝文傳統:幽默兼具諷刺時事的單口相聲、數不清的室內及室外博物館、民俗及現代舞蹈演出、文學作品朗讀會、各式各樣的城市鄉鎮主題導覽(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參觀下水道)、利用當地材質和布料製作手工藝等。
奧地利是天主教國家,教會在藝文界也會出錢出力舉辦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我並不是天主教教友,也很驚喜地發現奧地利的教會雖然形象保守,卻非常實際地支持著多元化的活動。我獲邀參與的許多藝文活動都是教會在背後資助的。奧地利是一個文化大熔爐,像我居住的城市,居民來自超過一百五十個國家,教會主辦的許多促進文化融合的活動中,也為了吸引大眾,也有以分享飲食文化為主的活動。
我個人很喜歡的活動是邀請本城不同國家背景的移民,來介紹自己家鄉的宗教信仰,教大家烹飪家鄉美食,隨後一起享用,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不過幾個禮拜前的活動,主講者是來自烏克蘭的大學生,來奧地利攻讀音樂,他是希臘東正教徒,敘說著當地錯綜複雜的宗教環境,也提到自己居住的城市曾經是奧地利帝國的領土,所以當地至今都還有許多奧地利人留下的建築,他們也被俄羅斯文化影響,所以菜色有著俄國與奧國色彩(美味極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維也納愛樂樂團在「金色大廳」演奏傳統新年音樂會,並在全球七十多個電視台播出。(圖片/達志影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格拉茲學校表演的孩童。在這喜好藝術的城市中,孩童幼稚園階段就已接觸各類藝術表演。 (攝影/張乾琦)
[Not a valid template]↑ 義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的四幕歌劇《遊唱詩人》二○一四年在薩爾茨堡音樂節彩排,加拿大花腔女低音瑪麗-妮可‧勒繆(圖中)扮演女中音阿蘇塞納。(圖片/達志影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維也納歌劇院舞會被稱為歐洲最後一個上流社會的盛大節日,樂隊伴奏下,名流們翩翩起舞。(圖片/達志影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現代音樂劇《拉撒路》的彩排。到劇院看戲是奧地利的全民活動,也影響了全國藝文生活態度。(圖片/達志影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