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怡臻(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萬物皆備於住宅。所有的城市,所有的聚落,都是住宅的延伸。住宅與住宅的集合即是都市,即是聚落。
――日本建築學者原廣司
《聚落的100則教誨》
一九五○至六○年代,台灣的住宅形式出現顛覆性的改變:一棟棟從土地拔起的集合住宅,取代了原本低矮的傳統民居。如今走在巷弄中,最常看見的各類「公寓」,即是循此脈絡生產的「成果」。
面對新的居住型態,當時社會似乎凝聚了一種共識:「公寓」是邁入現代化社會最重要的載具,而「搬進公寓」是過上現代生活的首要條件。
現代的住宅,進步的社會
「集合住宅」起源於二十世紀初的西方,為緩解工業革命後大量工人移居城市的需求而興起,往後隨世界各地湧入城市的人口日益增加,遂成為全球都會區最主要的居住型態。台灣地狹人稠,在有限土地上創造更多使用空間,自是無法避免的課題,也讓集合住宅一引進,就成為住宅建築發展的主流。除了全球趨勢和地理條件,「突然驟升的住宅需求」也是催生台灣開發集合住宅的關鍵。
光復初期,台灣陷入戰後重建的蕭條期,百廢待舉,隨國民政府來台的大量政治難民,光台北市就有超過十萬人移入,占當時人口的四分之一,原本的傳統合院、原民家屋、長條街屋和日式住宅,已無法負荷如此龐大的居住需求,「無房可住」成了棘手的社會困境。
當時因國民政府不打算長期滯台,未及時提出策略因應,任憑住宅存量持續不足,難民只好以自主或非自主的方式,搭建品質良莠不齊的臨時住宅,卻又衍伸出違章建築、環境髒亂等問題。
直到民國四十二年,克蒂颱風摧毀了大部分的臨時住宅,引發更嚴重的「住宅荒」,政府才終於祭出國宅政策,同時也鼓勵業者投資、興建住宅。
有了政策鼓勵,各地迅速大興土木、樓房四起,原本城市中低矮的傳統平房,逐步被四、五樓乃至於六樓以上的新公寓取代,翻轉了原本的市容,也象徵著新時代的來臨,當時許多人認為:住進公寓就是過上現代生活的第一步。
自此,台灣正式踏上了發展集合住宅之路。
在形式上,當時因經濟開始起飛,轉型為商業社會的能量蠢蠢欲動,為因應「進步」帶來的各種空間需求,也讓這些建築的功能多以「住宅」和「商辦」混合的型態示人。
這些建築也服從於「形隨機能」的原則,外觀通常較簡單、沒有太大變化,如今走在街道上常見的以鋼筋、水泥、二丁掛等現代技術建造的大廈,就是最佳證明,而過往常見以雕刻、花鳥意象裝飾的傳統家屋,也漸漸地消失在市民的視線裡。
危機就是轉機。在這波住宅型態被徹底改變的浪潮中,不乏許多重要的作品被留下。《經典》曾在校園建築系列報導中提及,台灣現代校園的設計主要出自中國、台灣和國際三類建築師之手,而若是現代住宅,則主要由中國和台灣建築師主導。
遊藝中西的現代住宅
今年五月去世的建築師王大閎所設計的住宅,就是經典中的經典。
一九一七年生於中國蘇州的王大閎,十三歲就被送到歐美留學,一路上曾師從葛羅培斯、密斯等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直到二十七歲才回上海,未料又因遇上國共內戰,輾轉流亡到台灣,成為當時移入台北市的十萬人之一。
他最為人知的公共建築作品應為國父紀念館,但更早前,他在台設計的第一棟集合住宅「虹廬」,同樣也是重要的住宅作品。
一九六四年完成、座落於台北市濟南路三段的虹廬,位於市中心,顯然是搭上當時由資本主義帶起房地產趨勢的產物,但若細究則會發現,處處都體現著「反都市」的態度。
在外觀上,虹廬純粹地由兩片巨大卻不對稱的粉白的清水磚牆包覆,對比周邊喧鬧吵雜的環境,它更透露著一股內向、封閉、遺世獨立的態度,而起居空間則被包覆於高牆內,生活在其中,就好似住在一座被堡壘保護的烏托邦。
「這稱為『雨庇』,王大閎一方面期待藉此解決台灣氣候多雨、多日曬的問題,同時也希望透過封閉的建築量體,宣示其欲透過住宅設計對抗都市喧囂的意圖。」曾是王大閎學生的建築學者徐明松這麼說。
然而,許多人或許會疑惑,沒有對外窗的建築,室內光線從何來?答案不難猜,虹廬室內的主要光源就是從天井洩下的陽光。
走進大廈的門,往上看,會瞧見一個像是濃縮過的三合院小天井,光線和雨水都會從這裡通過,因此室內有光與否只能看氣象狀況,形成「靠天吃飯」的有趣體驗。同時,小天井除了引光入室,也扮演著住戶溝通的「窗口」。
「就虹廬叫門的方式,可以說保留了傳統社會人與人溝通直接的親切,不用對講機,透過漏空的鐵門與開向天井中的小窗,來客可以與家人直接對話,而開門電鈕就在小窗附近。」建築學者王鎮華曾在未發表的筆記中這麼描述小天井,也凸顯了王大閎意圖藉維繫鄰里關係,對抗城市開發帶來的疏離。
如此對抗喧囂城市的設計企圖,諸如:室內室外界線的模糊、合院意象的小天井等,其實不斷被王大閎安排在其他住宅作品裡,像是建國南路自宅、弘英大廈亦是如此,為當時急速開發的台北城,寫下一筆清新的宣言。
值得一提的是,王大閎原位於台北市建國南路、於七○年代被拆除的自宅,近年在各界努力奔走、千呼萬喚下,終於在消失公眾視線逾四十年後,用「官方出地,民間出資」的方式重建完成,足見其之於台灣建築界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也讓外界有幸親臨現代住宅的經典之作。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的舊公寓及華廈長期缺乏管理,常有頂樓加蓋的鐵皮屋,或是陽台外推的情況,外觀紊亂且擁擠,與原初的設計有天壤之別。
[Not a valid template]↑ 王大閎首件集合住宅虹廬,室內光源全靠貫穿建物的小天井,頂端的雨庇有遮雨和擋溼的作用。
[Not a valid template]↑ 位於新竹深山的南園,是全台最具規模的園林建築,相當於十三座板橋林家花園,氣勢恢宏。
[Not a valid template]↑ 遠看就像「浮」在山坡上般輕盈,外觀潔白無瑕的月裡山莊,與鄰近公寓形成強烈對比。
[Not a valid template]↑ 國父紀念館對面的文華大廈,是當代台北的日常印象,現已被各種招牌、外裝冷氣覆蓋。
[Not a valid template]↑ 乍看之下像兩團光暈的超大天井,是文華大廈住戶獨有的視覺享受。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