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生】相容以善,共行以愛

撰文/釋證嚴

覆地載的世間,人人生活環境不同。有的地方四大不調,天災頻仍;有的地方是人們安於享受卻迷失了方向,釀致人禍。究竟何處能使人身心安穩、自在呢?

日前聽聞敘利亞的政府軍與反抗軍發生衝突,政府展開化學武器攻擊,許多人吸入毒氣致死,還有無辜的孩子躺在地上等待急救,哀嚎遍野,種種慘況到底何時可以平靜?想到他們因此逃難,流落不同國度,不知何去何從;有家也回不得,歷經種種苦難和無理對待,真的教人放心不下。

難民一直是我們援助的對象之一。以慈濟接觸的難民為例,無論在土耳其、約旦或塞爾維亞、馬來西亞,需要幫助的人數眾多。我們關心他們的生活、健康以及教育問題,僅僅在土耳其,慈濟協助成立的滿納海學校,已援助三千多位因工失學的敘利亞難民孩童就學,加上發放物資補助他們的家庭,幾年來,等於承擔了數萬人的生計。

不久前,聯合國難民署邀請慈濟參加會議。當敘利亞難民人數持續增加,又有緬甸羅興亞族難民亟需幫助時,人道團體也在思考如何幫助這些苦難人。慈濟長期援助難民,不只是供應生活所需,更要安住他們的心,因為一切苦難都是從心開始。尤其要教育每個孩子,讓他們心中充滿善、愛與感恩;朝向良善,保持純真,才不會有仇恨對立。

在緬甸,慈濟的慈善志業即融入當地的教育。四月是緬甸的暑假,鄉下的孩子大多得回家幫忙農事,容易因而荒廢學業。當地慈濟人前往鄉間關懷時,也輔導孩子的課業,並試著讓父母了解教育的重要性,因為這攸關孩子的人生方向和未來。

印尼則有位伊斯蘭教的宗教師夏利夫,引用大愛臺節目《啟發之窗》為教材,希望讓大家了解大愛的精神。當地人多數信仰伊斯蘭教,有人對此提出質疑與批評;不過夏利夫認為真正的愛不分宗教、國籍。二十多年來,慈濟為天災過後的印尼援建學校、清真寺,同樣是以愛的能量付出。宗教的方向是和平,是使人人內心圓融,彼此相合相容的圓滿。世間既是說善,就應該互不排斥,共同往愛的方向去。

常說「法入心、法入行」,法是道理,引領人們正確的方向。將道理記入心,身體力行,朝對的方向做對的事,即是以身說法。在許多國家,慈濟人不只是做慈善事,更重要的是淨化人心,帶動更多人行善。期盼人人以善平衡身心,將美善落實在社會,讓世間更加祥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