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賴英錡(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黎明時分,天空正從神祕的星空藍逐漸渲染成瑰麗的紫紅色,我縮著身子忍耐山上凜冽的低溫,期待旭日從變幻莫測的雲海中冉冉升起,將金黃色的曙光劃過層巒疊嶂的阿里山山脈。
日出、雲海、晚霞、森林、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搭乘一趟阿里山火車,穿梭在古木參天的蓊鬱森林裡,感受大自然的寧靜與和諧,而若是在每年的三月至四月期間,還能一睹櫻花盛開、形成一片粉色花海的壯觀美景。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清帝國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帝國後,日本便有計畫地開發台灣的各項自然資源,阿里山因為擁有豐富的針葉林和闊葉林材,特別是檜木、杉木等高經濟價值的樹種,被日人視為重點經營的官方林場。為了有效運輸林木,從一九○六年起,在私人會社「藤田組」和台灣總督府的接力下,於一九一二年建成阿里山森林鐵路並全線通車。
「一開始火車是專門用來運送木材,但後來也兼載客,成為當時居民往來平地和山區重要的交通工具。」目前擔任阿里山火車司機的翁幸昭已有三十八年的駕駛資歷,他接著說:「即使現在已經沒有運木材了,每天仍有許多觀光客慕名而來,再加上平日只有一班、假日也僅有兩到三班,可謂一票難求!」
除了沿途風光旖旎的景致,阿里山鐵路也因為它具備登山鐵路的特色而享負盛名,例如:站在首節車廂內可以讓人看到末節車廂的「馬蹄彎與一百八十度大彎」;繞著獨立山三百六十度爬坡的「螺旋型路線」;讓火車一進一退,走「之」字前進的「之字形路線」……等等,這些都是為了應付山區複雜多變的地形,在坡度過陡的情形下沿著山地所鋪展的鐵道路線。
台灣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擔任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鐵道情報RailNews》總編輯的古庭維告訴我,當地形條件實在無法用前述的方式來克服時,工程師們便改從硬體設備著手,像是將動輪裝設在轉向架上的「齒輪蒸機」,取代了原本難以過彎的連桿式蒸機,阿里山的Shay式機關車便是其中一種;或是在既有的軌道之間再加上一條供齒輪咬合的第三軌,就成了「齒軌鐵道」。兩種方式都可讓火車在爬坡時有更大的馬力,卻又不失靈活的機動性。
作為台灣唯一還在行駛的高山鐵路火車,再加上風光明媚的自然景觀,以及獨特的鐵道特色,多年來一直有將阿里山森林鐵路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呼聲。古庭維認為:「撇開政治因素(指台灣非聯合國會員)不談,阿里山森林鐵路確實很有機會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但這是一條漫漫長路,不僅需要政府積極動作,民間也需要全力配合。」
「雖然阿里山森林鐵路擁有前述的登山鐵道特色,但其他國家的登山鐵路也有,例如印度知名的Darjeeling Himalayan Railway(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Nilgiri Mountain Railway(尼爾吉里山區鐵路)等,而且它們皆以這些特色的名義獲得了世界遺產的資格,那麼台灣又要如何與之區別?」他接著說:「再加上過去修築鐵路時,山洞、或木棧橋的部分,往往直接用水泥而非原來的木材加以修繕,不只對鐵路外觀有很大的衝擊,也導致申請更加困難。奧地利的Semmeringbahn(塞默林鐵路)是全球第一條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的鐵路,申請成功的理由便是因為在一九七○年代擴建時,他們採用了和原本一樣的材料和工法,維持了舊有的樣貌。」
可是,如果是出於安全的考量,那麼採用水泥或是更加牢固的物質作為維修原料,似乎也無可厚非?「的確,根據《里加憲章》,如果是因為安全或其他因素,是可以容許使用非原始材料的。」古庭維補充道。
所謂的《里加憲章》,是由ICCROM文化資產保存修復國際研究中心在二○○○年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Riga)所簽訂的條約,旨在為全球的鐵道文化資產制定國際性的維護、保存與操作標準。從條文內容來看,不難看出該憲章不僅希望鐵道文化資產可以獲得充分的保護,更期望它們仍舊可以繼續運作,延續鐵道的歷史意義。
全線復駛仍有待努力
「總結來說,我認為若要讓阿里山森林鐵路獲得世界文化遺產的殊榮,除了官方和民間的合作,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思維要改變。」古庭維說:「大家不應該只局限在既有的鐵道特色,更需要提高視野,從文化價值著手,例如過去因為阿里山鐵路的興建而展開的森林產業,以及隨之而來的林業文化與當地聚落。透過如此全面性地凸顯在地的歷史與人文價值,才更有機會獲得資格。」
人們懷有理想固然很美,但就目前的情況看來,先別說成為台灣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了,如今連阿里山鐵路能不能夠全線復駛,甚至是保存下去都成為了一道有待解決的難題。
一九九九年震驚全台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阿里山鐵路本線受到嚴重毀損,二○○九年的莫拉克颱風又再次重創鐵路,加上不時有傷亡的意外事故發生,阿里山火車的安全性開始受到質疑。
除了天災人禍,由於台十八線(俗稱阿里山公路)的興建,民眾上山有了更多的交通工具選擇,且公路的效率也遠大於鐵路。另外,鐵路的維修和保養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種種原因使得有些人提出,是否乾脆只保留既有的路段(如本線的竹崎站至奮起湖站,以及神木、祝山等支線)?甚至是全線拆除以絕後患。
「那些聲稱公路比鐵路更加安全的論述其實是有問題的。」古庭維指出:「每逢颱風或地震,公路也有坍方的問題,而且公路對環境的衝擊更大,阿里山火車的軌道是七百六十二公厘的窄軌鐵路,影響反倒較小。面對這些疑問,那些人卻選擇性地視而不見。」
曾因林業而繁忙興盛的阿里山鐵路,如今卻面臨了拆與不拆的窘境,這或許是見證過那段昔日榮景的老一輩人所無法想像的,因為早在日治中期,嘉義市便因作為阿里山木材的集散地而成為台灣的林業重鎮。隨著同行競爭漸趨激烈,一部分的「嘉義仔」離鄉北上,前往正要發展林業(太平山林場)的宜蘭羅東,憑著林務經驗在此另謀出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阿里山鐵路於一九一二年通車,是日本人為搬運紅檜、鐵杉等珍稀木材所建。(圖片/國家圖書館)
[Not a valid template]↑ 宜蘭太平山曾是三大林場之一,「山地運材軌道車」因聲響特色又稱「蹦蹦車」,兼具運送木材與載客功能。(圖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Not a valid template]↑ 花蓮林田山村莊曾是集材場,木材在此分類後便以火車運載到花蓮港。(圖片/林田山林業文化協進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林田山鐵路維修人員古永宏修路經驗長達十餘年。他和友人積極保存鐵軌,期望讓更多人了解林田山的輝煌歲月。
[Not a valid template]↑ 宜蘭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曾是繁忙的林場,現已轉型為結合文化資產與自然生態的觀光場域,民眾休憩之餘也能更加了解太平山的林業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今天看了大愛電視台的這篇訪談,太用心,太精彩了,感謝您們。請問這篇文章是收錄在幾月的雜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