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具】台灣景德鎮 鶯歌百年冶陶聚落

撰文/葉奕緯(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投燃土炭,鶯歌燒碗盤,大溪滷豆乾,三峽出鱸鰻。」──台灣俗諺。

近年來,台灣吹起一股老街復興風,擁有兩百年冶陶文化的鶯歌,成為國人旅遊的地標之一,走在鶯歌尖山埔路上,林立的是觀光工廠與各式店鋪,販售餐盤、花器、馬桶、骨灰甕,熱鬧非常的鶯歌老街讓人難以聯想四十年前,鶯歌其實是個煤煙密布,上百家工廠齊聚燒煤冶陶的聚落。

鶯歌老街上絕大多數的店鋪是外來商家,他們進口中國工廠製造的便宜瓷製品,漸漸地蠶食本地陶瓷師傅的生計,因此,傳統陶瓷業者逐漸轉往兩種路線發展,一是保留先輩製陶環境與器具,轉型成為觀光工廠,教授成胚技法,提供體驗式服務;二是業者自創品牌,成立藝術工作室,自產自銷。

一位出生於鶯歌社區,傳承家族四代八十年冶陶經驗的師傅蘇正立,走的正是自創品牌之路,為了了解鶯歌冶陶文化,我們走入他不對外開放的工作室裡,門外擺放著一台已鏽化的綠色拉胚機,以及大片用來托運碗盤的木板,走進屋內,櫃子、工作台、儲藏室、地板,全都被碗盤給占滿,走路時一不小心都可能會踢壞蘇正立的心血作品。

鶯歌冶陶的前世今生

一九○六年出版的《桃園廳志》指出,中國福建泉州移民吳鞍來到「仔鎮」尋求發展,也就是今日的鶯歌地區,發現位處南方地區的扇狀火山──高度僅有一百三十公尺的尖山,竟產有冶陶用的「黑土」與「赤土」,加上當地相思木與煤炭等燃料蘊藏豐富,奠基出冶陶的天然環境,吳鞍便決定在鶯歌以「蛇窯」開創窯業,持續接引同鄉同姓的親友來台,成為第一個記載在鶯歌冶陶的家族,並壟斷鶯歌當地冶陶市場長達百年,直至日軍登陸台灣,才逐漸打破這一家獨大的局面。

一九三一年,日本實施「工業化運動」,引進以煤炭為燃料的「四方窯」,因台灣不產瓷土,而引進日本瓷土,鶯歌開始製作工業陶瓷(耐酸磚、耐火磚),冶陶技術日漸成熟。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遷台,帶來大量軍民移入台灣,加上台灣與中國、日本斷絕經貿往來,少了兩國競爭,鶯歌出產的民生陶瓷趁勢而起,一九九○年鶯歌陶瓷工廠的數目來到七百餘家的高峰,並成為歐、美、日本、香港的陶瓷代工基地,被美名為「台灣景德鎮」。

可惜,自從兩岸通商以後,鶯歌外銷陶瓷製品的代工地位就被逐漸取代,近年,陶瓷工廠的數量更銳減至一兩百家,鶯歌陶瓷一度淪為夕陽產業。

「千年藝術的傳承,台灣產業的沒落,消費族群的改變,歲月無奈的結束。」這是一張貼在鶯歌知名陶瓷業者的店鋪外,告知結束營業的海報上所寫下的文字。鶯歌製陶產業起起伏伏,受大環境影響甚深的業者,轉往東南亞、中國設廠,或迫於無奈而結束營業的消息時有所聞。

一直到新北市政府將鶯歌的二級製造業,轉型成三級觀光產業後,鶯歌製陶業者才抓住一線生機起死回生,以嶄新面目重回大眾視線,形成今日的鶯歌老街。時至今日,鶯歌地區的八萬人口中,仍有高達百分之七十的居民從事陶瓷相關產業。

蘇家四代冶陶傳承

在產業更迭之際,要堅持手作傳統,並且能持續為作品注入新價值的鶯歌老師傅並不多。蘇正立是鶯歌少數堅持原創,作品揚名國際的陶瓷師傅。現年四十九歲的他,在一九九五年成立「立晶窯」,改良父輩製陶技法,使用陶、瓷混土當作胚體材料,並開發新釉料,兼作創作陶與民生用陶,作品散見於日本、韓國、阿根廷美術館,現為中華民國陶藝協會榮譽理事長,為保存鶯歌的冶陶文化持續努力。

起初,蘇正立為了滿足自己的創作欲望,頻頻燒製藝術陶,爾後才意識到,手繪的傳統大自然圖樣碗盤,已漸漸地被世人淡忘,所以才回頭向父母求教,希望不單單僅賣高價藝術陶給收藏家,也能重回陶器本質,將畫風純樸的居家碗盤帶回給大眾。

蘇正立慶幸自己做了正確決定,保存父母傳統手繪陶瓷的繪工,現在店裡賣的最好的作品竟是父母流傳下來的傳統畫碗盤。

立晶窯的店鋪裡,繪於飯碗內的魚蝦與蓮花瓣,是五年級生的餐桌回憶,古時候的人生活困苦,魚肉並非常見料理,所以特別喜歡擺設繪有魚蝦的碗盤,望之解饞。一九六○年,蘇正立的父親蘇和雄繼承家族冶陶事業時,就是以此類親民的圖樣造型打入市場。

一九七○年,當時正值政府推動「十大建設」之初,蘇和雄敏銳嗅到房地產將會迎來新一波高峰,於是他引進高生產效率的隧道窯,隧道窯是一種以瓦斯為燃料、長達一百公尺的隧道窯,窯內鋪設軌道以台車裝疊生胚,連續循環燒製,爐火終年不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蘇和雄果斷地將原有的陶瓷工廠轉型成為瓷磚工廠,巔峰時期,廠內員工甚至多達兩百人。

與鶯歌其他傳承陶藝的家族一樣,長大後,蘇和雄的三個小孩都決定接手父輩的家族產業,當兄姊在父親的瓷磚工廠管理產線時,蘇正立選擇到國立聯合大學的陶瓷工程科,學習陶瓷領域的材料分析。而因為鶯歌冶陶師傅很少能十項全能,多是精通某項專業,如拉胚、調配釉藥、入窯燒製等,早期民風保守,自家的獨門技術多嚴加保密,不隨意收徒弟,蘇正立家族擅長的是繪工與調配用釉,所以他選擇到專作「手拉胚」、「手擠胚」的陶瓷工廠打工,學習手胚成型技術,他央求師傅以打工交換的方式學習技術,師傅最後也同意了,蘇正立便開啟他兩年的習藝之路。

結業以後,蘇正立想試試作品在市場上的反應如何,於是他在鶯歌尖山埔路上販售起自創的藝術陶,發現頗受民眾歡迎,在友人的建議下,他逐步地規畫起未來的事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鶯歌在出口導向政策下,成為歐美各國的陶瓷生產基地。(圖片/蘇正立)
[Not a valid template]↑ 鶯歌店家從販售陶瓷品,轉型成為觀光工廠,學生正在體驗舊時的拉坯成形法。
[Not a valid template]↑ 蘇正立一家在工作室裡,延續四代的冶陶事業。他保留傳統手繪工法創作民生陶,又混以不同金屬氧化物研發釉料,燒製藝術陶,期望鶯歌不同的陶瓷之美被看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