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咱吃老,尚好是徛就徛好、跌就跌倒!」這是約半世紀前,祖母與我在小鎮上突逢她年少的玩伴,這個花甲老先生笑嘻嘻的臨別叮嚀。我一直神奇地記得這一幕,因為「跌要跌倒」在童年時感覺有點詛咒的意思,而一直百思不解,等到後來祖母長年臥病在床,為了照顧祖母,長輩們耗盡了心血,我終於才了解「跌要跌倒」原來是「祝福」!
隨著高齡社會的到來,雖說台灣人平均壽命達八十歲,但身體健康而不依賴其他人的「健康平均餘命」則是七十歲出頭,行政院主計處調查指出,台灣人平均壽命雖然逐年提高,但一生平均臥病失能竟達七年之久。
西方的丹麥、芬蘭等國早就開始求高的健康餘命,老年人的晚年與我們天差地遠。他們的政策目標,不是擴大長期照顧「服務量」,或提升失能老人的服務人數及人次,而是降低老年國民的「失能率」,如何將有限資源注入以延續健康的壽命,才能縮短失能臥病的時間。日前台灣的名作家,七十九歲的瓊瑤也公開了她的身後事,堅持不插管、不搶救等五點聲明,國人的「好死不如賴活」的傳統觀念也開始瓦解。於是本期《經典》〈打造健康的高齡社會〉就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封面照片是在黝黑密林中,為了突顯其貌不揚的主角,攝影特意加了人工光源來拍攝,若不是標題註明「台灣原生山茶」,讀者可能會打上一個大大問號?於是瑰寶或是遺珠,就由本期《經典》內文來追蹤與探索:台灣山茶它不是日常所熟悉的一公尺高度的小葉種灌木,而是可高達五、六公尺的大葉種喬木。我們都認為台灣的茶樹是先人從福建移入,百年來台灣人對茶的喜愛與鑽研,造就了如今的茶業規模,廣義來講,一年可達一千五百億的市場經濟。但隱身於歷史與山林間的台灣山茶,除了早期原住民煮沸飲之,有藥效功能,而史書也有著零星記載之外,近年來國人所熟知的台茶十八號(紅玉),其父親就是台灣原生山茶。嚐新、嚐鮮的茶市場,開始注意到有著特殊風味的台灣原生山茶,原本隱身於保育林地的山茶出現了新的契機……。
至於山茶的滋味如何?本文作者《經典》文稿召集人潘美玲特意沖了一杯給我,品嚐之後,我只能直云:「不可說!不可說!」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