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顏松柏(經典雜誌攝影)
來到台灣玉的故鄉——花蓮壽豐鄉豐田地區,雖然玉石產業趨於沒落,仍有惜玉人士默默守護地方特色。緊鄰產區的如豐琢玉工坊,展示著大塊如岩石的台灣玉,琢磨後的玉器摸起來溫潤中透著沁涼,仔細看,翠綠或墨綠色的玉石摻著點點黑斑(即鉻鐵礦),是台灣玉的特徵,若無斑點、呈現透亮的翠綠,或呈灰藍色光澤如蠟,便是極品。
台灣玉在礦物學上,屬於角閃石類的閃玉(另一類為輝玉,例如緬甸價值不斐的翡翠),硬度在六至七度間,質地細緻、堅韌,又稱為「軟玉」。台灣玉的成因是,數百萬年前,海洋板塊擠壓碰撞的高溫高壓,在地底產生黑色片岩與蛇紋岩,地底岩層中的矽酸鹽、鈣及鎂進一步質變,形成玉礦,而後隨著板塊運動隆起,出現在花東縱谷北段,即目前壽豐鄉的荖腦溪上游山區,也是全台唯一玉礦產地。
如豐工坊老闆姜錦源娓娓道來豐田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荖腦山開採石綿時就曾發現玉,但未加重視;一九六○年代,國人重新發現豐田玉,玉石開發及買賣盛極一時,奠定台灣寶石加工的技術與基礎;一九七○年代後,隨著玉市場削價競爭、表層礦脈枯竭,豐田玉產業逐漸沒落。
如今,如豐琢玉轉型為觀光工廠,賣點是帶遊客到後方的白鮑溪河床撿玉,再親手用輪砂機琢磨成器。其實,「到河床撿拾璞玉」,正是史前人類與豐田玉的最初邂逅,惜玉與製玉的文化更曾綿延四千年之久!
根據考古研究,距今五千五百年前或更早,大坌坑文化人已經能辨識玉石,他們撿拾滾落河床的玉礫,製作斧、錛、鑿等工具,並發展出跨區域的玉材交易網絡;距今約四千年至兩千年前,玉礦產區一帶出現頗具規模的製玉「產業」,一群專業工匠,透過河床撿拾或往山裡開採玉石,再集中搬運至附近平坦台地或平原上的作坊,日復一日,孜孜不倦地切鋸、修整玉料,再將玉材銷往全台各地,包括澎湖、蘭嶼,甚至可能輸出菲律賓群島及越南。令人驚歎的是,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台東平原上的卑南文化人,還擅長製作細孔薄壁、長度可達三十公分的玉管,即使以現代精密器械都難以複製重現。
玉器研究具有多重意義,首先,玉器雖然屬於石器類,但隨著史前人類更加掌握玉的材料特性,製玉工藝也不斷發展,而超越了一般石器運用的打剝、磨製或鑽孔技術,發展出直線切鋸法、圓形旋截法,工藝不斷精進,風格也不斷演進。
其次,玉除了被製作為實用性的錛、鑿等工具,還被精心製作形制多樣的裝飾品,也被放入墓葬中作為陪葬品,例如採集於卑南遺址、為指定國寶的「人獸型玉飾」,這類器型至今全台遺址出土超過二十件,是東亞玉器文化中僅見於台灣的「限量精品」,顯示若干玉器已具有象徵性的意義。
最後,台灣玉的產地唯有花蓮豐田,但漫長史前時代,從北到南、從東到西乃至周邊島嶼,不同遺址都曾出土來自豐田的史前玉器,玉器成為極少數能推測史前貿易範圍與路徑的關鍵材料(其他史前跨區域交換的商品,諸如新石器時代的澎湖特產玄武岩石材,以及鐵器時代從海外輸入的金屬器、瑪瑙珠等)。
史前玉器學問大,然而,考古界直到一九八○年代,由於卑南遺址的大規模搶救發掘,才開啟對玉器的正式研究,一九九○年代起,更由於與地質學、材料學學者的合作,得以對玉器標本的特徵、來源進行科學分析、檢證,也有助玉器交易網絡的研究。
發現沉湎玉器的東部卑南文化
一九八○年代初,因台鐵建設台東新站而揭露的卑南遺址,歷經台大考古人類學系緊急搶救,及其後台東縣政府、史前館的數次採集與發掘,累計共出土生活層包括五十處建築遺留、一萬多件生活用陶器、石器,墓葬層出土近兩千具石板棺,一萬多件陶、石(玉)質陪葬品;其中出土玉器標本超過五千件,種類將近二十類,使得有系統的玉器研究成為可能。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葉美珍指出,卑南文化是卑南遺址的主要文化層,年代距今約三千五百年至兩千三百年前,推測當時居住在卑南溪口的人群,可能因地利掌握板岩及玉器兩大資源,得以建立繁榮強盛的聚落。
卑南文化的玉器傳統有幾點特色,首先,墓葬層出土的玉器幾乎皆未經使用,例如,玉矛頭邊刃完好犀利,玉玦(器物學將帶有缺口的環形器稱為玦)邊緣也銳利扎手,可見是專門製作來當陪葬品,其次,石板棺內的陪葬品質量不同,生前富裕者更陪葬許多玉器或陶器,此外,卑南遺址還可見重複使用的「複體葬」,棺的尺寸約為兩公尺長、深度及寬度約九十公分,棺內死者可能是屬於同一家族的成員,由於每位亡者的積累,可能容納數百件陪葬玉器。
葉美珍也注意到,有些玉玦或玉環因有刮痕與耗損,或泛著油脂光澤,可確認為亡者生前配戴,有趣的是,這些裝飾品器身上常見比針尖大一些的修補孔,顯示當時人們在器物斷損後,曾委請工匠鑽孔,再以線繩綑綁、修補以能繼續使用,顯示珍惜。
史前館助理研究員李坤修指出,卑南玉器的類型、風格及製造方法有變與不變兩個因素,不變的是,一直使用直線切鋸技術,製造方角造型的錛、鑿、管珠、矛頭、箭頭等器物,以及生產以鈎掛方式穿戴的耳飾;隨時間演變的則是,早期使用圓形旋截技術製造素玦耳飾,晚期則發展出雕琢技術,以製造帶四突起玦或人獸型耳飾。
耳飾也有不同流行階段:早期以方形耳飾為主,而後出現方型耳飾的變型以及環形素玦,晚期盛行由環形素玦演變的帶四突起玦,以及雕琢的人獸形耳飾及多環獸形耳飾。
學者普遍同意,距今兩千八百年至兩千三百年前可視為玉器盛行年代,因為此時期不只在卑南文化生活圈,整個東海岸的裝飾玉器數量都大增,而在同一時期,台灣西部遺址的玉器仍以實用的工具類為主,可能與資源有限及文化偏好有關。
「卑南文化與東海岸同時期的玉器文化相較,明顯用料厚、種類多,可想見玉器在卑南文化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價值,工匠們無不盡心盡力,將玉器工藝及美學發揮到極致。」葉美珍說。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現代玉飾融入文化元素,也提供體驗,如圖用光照出臘光閃玉的剔透質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