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住家附近的小公園,位處可以俯瞰整個台北盆地夜景的台地邊緣,大小工廠林立著,青年在夏夜裏依著涼風練習著舞步,那是一群在此工作的東部阿美族年輕人,遵循著傳統,空閒時相約練習。是強迫也好,是自發也好,跳著祖先流傳下來的舞步,唱著祖先代代遞嬗的歌謠,面對山下燈火絢爛,我竟極端羡慕起來。
十幾年前在蘇格蘭高地的一座小鎮上的午后,看到當地的小男孩與小女孩自傲地穿上蘇格蘭裙,投入鄰里間的傳統舞蹈比賽,小男孩面對我們這些外來者,在鏡頭前所流露出的自信,其父母師長更是毫不保留地嘉許與驕傲其子弟的表現。那晚,我領悟了些許,憶起了幼時曾看到父親隨著鄉裏的子弟戲團,於廟前粉墨登台的情景,而這些些的記憶片斷,在離開填鴨教育體制的二十年多後,竟彌足珍貴與鮮活。
過去的工作,讓我習於四海為家,一趟南極的旅行可以耗上三到四個月,更可以花半年去走一趟青藏高原。四、五年級生的這一代,無論是用任何名義,出走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在教育中我們被告知祖先辛勤開拓的島嶼並不是一塊沃壤,而是一座蕞爾小島。我父母親的時代經驗警惕著要避免與威權體制思想和政治對抗,否則會釀成身陷囹圄的悲劇。於是選擇要嘛出國留學,當成外國人返鄉光宗耀祖;要嘛用各種藉口流浪於外,出生的島嶼彷彿有著原罪般似的,並不是一個光榮的胎記。
時間的巨輪滾動著,大環境也終能變化。在經濟的帶動下,逐漸富裕的島嶼子民已不需時時憂慮能否溫飽,政治的桎梏也在民眾的逐漸甦醒中鬆脫。
但令人憂慮的是,歷年來的人文教育環境幾以滿足執政者的意圖為目的,各朝政權蓄意刪選編纂只對執政者有利的教材。長期的制約下的文教環境,在解開束縛後,反而多的是爭執,多的是衝突。這個衝突部分導因於扭曲的教材與環境,被迫承載著日治時期的台灣早期移民,對時代的認知,是絕然不同於二戰後隨國民黨撤退來台的中國移民。歷史的無奈,是權力者擁有一切,這個一切還想擁有被統治者的心靈。這樣的隔閡,在今日或許依著台灣對政黨的迷戀,而被撕裂成兩個族群的主因之一吧!
一九九八年五月,在阿富汗的中部高原城巴米揚(Bamiyan),與一位學者耆老訪談,時空背景是北方聯盟與塔里班大戰前,硝煙漫漫,街道上更是難民惶惶,盡皆憔悴飢黃。曾為當地農業及文化部長的夏發緒教授一席話,仍迴盪至今:「我們哈撒拉人(Hazaraja)雖然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但整個民族被迫更改了三次的宗教,三次的語言,至今依然一貧如洗,這一切只不過是因為我們生長的地方剛好是兵家必爭的戰略位置。我們是最勤勞的民族,比誰都希望和平,比誰都渴望安定……。」
當時聽聞此言,遙遠山中民族的國破人亡處境與著太平洋濱的台灣島,多少有著那麼一點神似,將心比心,對哈撒拉人的處境更是寄以無限同情,而同時也期望台灣不會有著相同經歷。
《經典》雜誌能否特別著墨於台灣歷史,能否坦蕩地書寫出一塊歷史,從創刊初期就成為了不可承受之重的使命。於是我們刊出【萬年淬鍊的台灣人】,於是我們探訪台灣先民【南島語族】的足跡與傳承,直溯漢人移民前之台灣歷史。
而我們更始委託蘭伯特先生,代為蒐羅十六至十九世紀外國對台灣舉凡書報雜誌的報導,終於二○○二年結輯成書,蘭伯特將之定名為《風中之葉》。他說蒐羅的過程,對台灣島的來龍去脈有了較清楚的了解,從列強的覬覦到大清到日本,到國民黨,到現今與中國的對抗,台灣似乎都在為著自主性奮鬥,形如葉子的台灣島,就像風中的葉子,不由自己。
風中之葉——多麼貼切的稱呼,如果四百年的台灣歷史是一掬落葉,那我們得遍拾風中葉,想辦法讓它們能繽紛飛舞起來。
二○○五年的六月,與黃效文先生溯長江、覓新源,新的源頭實際上是一座雪峰,不是一窪泉眼,從雪山融化的雪水順著山坡流下,再匯成小溪,再合成小河,黃說他領悟到了多元的哲學。
多年來的探索,我們清楚地了解台灣的長處應在多元,從荷西、明鄭、清領、日治乃至民國,這四百年來,一路長河蜿蜓,儘管不是順遂,儘管其中有險灘、有伏流、有波濤,但這條名為台灣的河仍廣納,仍滔滔。
依著慈善、醫療、教育與人文四大主題來分寫台灣四百年史,是一項創舉,但也因此可以不受政治立場的太大左右與限制,反而更可鋪陳出四百年來多元台灣的涓滴面向。此四書的編纂,得感謝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慈濟月刊》與出版部的鼎力挹注,《台灣慈善四百年》與《台灣醫療四百年》二書終能順遂;再感謝慨然執筆相挺的學者專家,讓這系列書有了更精闢篤實的內容;而近年因而案牘勞形的經典同仁之承擔與執行,終讓此書順利付梓!
拾風中葉,繽紛過往;淘長河沙,細數歷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