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彈唱自己生命的旋律與歌曲

撰文/王思熙

國名作家,同時也是《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總是這樣對自己說:「如果沒有出生在世,我就無法聽到踩在腳底的雪發出的吱吱聲,無法聞到木材燃燒的香味,無法看到人們眼中愛的光芒,更不可能享受到因為自己的奮鬥而帶來的成功與快樂……能活在世間,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啊!我們為什麼不盡情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天?」

梭羅的大哉問,是否能喚起世人對生命與生活的省思?我們不知道。但至少可以讓我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不斷反思:人生難得,能活在這世上確是一件非常難能可貴且幸運的事,我們為什麼不能珍惜它,享受它呢?為什麼總是要用負面的思維方式,讓生命過得既煩且苦呢?人生是幸是不幸?是苦是樂?不都取決於每個人內心的一念嗎?一念正向,人生就是天堂;一念負面,人生就是地獄。

遺憾的是:在這充滿誘惑的物慾世界裡,處處布下了負面思維的陷阱,各種怨恨與不滿如枷鎖般悄悄地加諸於自己身上,將自己推入哀愁悲苦的負面情緒而不自知。

其實,正面思維是培養正能量的基本功。儘管物質條件能讓一個人成為富人或窮人,但只有自己的一念,才能讓自己成為快樂或愁苦的人。富有的人不一定快樂,貧窮的人也不一定愁苦。孔子就曾經這樣讚美過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雖然物質生活很匱乏,但一簞食,一瓢飲,生活既簡陋又清貧,內心卻充實與愉悅,這是一種正面思維的修煉,是正能量的培養,是孔子所說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的境界。人,唯有不伎不求,心平如水,淨如琉璃,才能活得純真與自在,過得生動與灑脫。

有人把生活比喻如歌,既可以在曠野嗷嘯高歌,也可以在平野低吟輕唱,更可以面對牆邊的小花,來首情歌小調,讓歌聲隨著蝴蝶飛舞,合著鳥兒鳴唱。不過,即使生活如琴如歌,那弦上的韻律與曲子的音符,還是要靠我們用心譜寫,用力彈唱。

人是群體生活的動物,自然容易受到外在的現象干擾。但是如果外界的吵雜與亂象,能輕易地干擾著我們的心情,牽動著我們的思緒,這就表示我們心靈的修煉還不夠爐火純青,還不足以抗拒外境的刺激與誘惑。想達到「生活如琴」、「人生如歌」的境界,還必須不斷修煉與淨化,否則還是無法讓心靈平靜得漣漪不起,讓自己的心緒自適得不隨俗揚抑。

我們一生的走向,似乎被世俗與外境劃定了跑道,人人都在跑道上奔跑。其實人生的跑道可以自己規畫,自己選擇。隨波逐流的人生,充其量只是生活的奴隸。別人眼中的所謂成功或失敗,和自己的幸與不幸並沒有任何關連。頓悟這個事實,生活就可以超越,生命就可以灑脫,哪怕遭遇到困頓與挫折,都能在最短時間內,將負面情緒轉化為正面能量,「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心平了,念轉了,就能「化煩惱為菩提」,轉悲憤為力量。

人世間最不可或缺的正思維與最偉大的正能量,就是慈悲。慈悲的愛,有別於自私的貪愛。那是一種對天地萬物的善意與憐憫,一種無微不至地對人的賞識與關懷。正是這種遍滿虛空的慈悲正能量,才讓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才讓生靈充滿善意。慈悲的正能量減弱了,愛恨情仇等的負面思維與情緒就趁虛而入,就會削弱人世間的生機與和諧。

可惜,不少人對慈悲的愛視若無睹,甚至嗤之以鼻。唯有洞見生命意義與生活價值的智者,才能了解愛與善的必要性與珍貴。有一則故事是這樣說的:

在遙遠的海上有一個小島,島上住著財富、虛榮、快樂、悲哀、知識和愛,還有其他各類各樣的情感。

有一天,情感們得知小島就要沉沒了,於是大家各自準備船隻打算離開。只有愛願意繼續留下來關照島上的一切。

幾天後,小島真的逐漸下沉了,愛想找人幫忙離開。這時,財富乘著一艘大船經過,愛向他招呼說:「財富,你能載我走嗎?」財富說:「不,我的船上載滿了金銀財寶,沒有你的位置了。」

愛看見虛榮在一艘豪華的小船上,對他喊叫說:「虛榮!幫幫我吧!」虛榮卻說:「我幫不了你,你全身濕透了,會弄髒我這艘漂亮的小船。」

悲哀開船經過,愛向他求助說:「悲哀!讓我跟你走吧!」悲哀回答說:「哦!我實在太悲哀了,我想自己一個人獨處。」不久快樂的船駛過來,但他太快樂了,竟然沒有發現愛在叫他。

愛正在求助無門之際,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傳來:「愛!過來,我帶你走。」說話的人是一位長者。愛大喜過望,登上了船,等船抵達陸地,長者獨自悄然離開,愛才醒覺自己竟然忘了問他的名字,以表達感恩,於是愛問了另一位叫智慧的長者說:「剛才幫助我的那位長者是誰?」智慧老人說:「他是時間。」

「為什麼時間要幫助我呢?」

智慧老人說:「因為只有時間才能了解愛有多麼偉大!」

愛與善其實是一體的兩面,他們在嘈雜的社會與混濁的時代裡,往往最容易被漠視與嫌棄,只有智慧與時間才知道他的高貴與偉大,人生如果時刻有愛與善伴隨,生活自然過得心安與自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