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196期精彩內容

【本期封面】攝影/儲永志
浙江嘉興的春運火車票臨時售票點前,一位年邁的農民工拿著剛剛買到的無座火車票,手指上凍裂、粗糙的痕跡清晰可見。在當代中國的大城小鎮裡,數億農民工撐起了這個國家追趕先進與現代化的大局,但被城鄉二元戶口制度束縛著,讓他們只能卑微地冀求夢想中的好生活,能擠上車趕回家過年,竟已是難得的確幸。

【深入現場】
賴比瑞亞
失控的伊波拉疫情

撰文.攝影/Sergio Ramazzotti/Parallelozero

短短數月之間,伊波拉病毒將賴比瑞亞攪得天翻地覆,恐懼不斷升高,讓社會秩序幾近崩潰,但在缺乏有效疫苗的困境下,仍久盼不到足夠的援助。

【中國線上】
農民工
中國現代化的勞苦大軍

撰文/趙中麒
攝影/黃世澤

春運售票點前,老農民工以凍裂手指展示剛買到的火車票。數億農民工締造了中國的現代化,但城鄉二元戶籍制讓他們只能追求卑微的現代活。

【探索世界】
古老海灣畔的麵包香
以色列納拉蓋特聾盲劇場

撰文.攝影/張雍

舞台上,納拉蓋特的聾盲演員們親手揉著麵團並送進烤箱,透過那有溫度的味道,讓他們的生命故事,默默在觀眾內心深處發酵。

【想望家園】
聰明小城恩荷芬
荷蘭人如何玩創新?

撰文/林佳禾
攝影/安培淂

恩荷芬小城的發展,百年來與飛利浦這個跨國產業大巨人緊緊相繫,但當巨人衰遲,它卻把握骨子裡科技與工藝的創新DNA,扭轉危機開創新局。

【空間記憶】
古都文藝復興
台南歷史街區的失落與再現

撰文/張子午
攝影/陳弘岱

南台灣夏日尾聲長長的倒影,投射在安平「單伸手」古厝牆面上,當年局促的生活已遠,台南正將斑駁的記憶轉化為資產,迎向一場文藝復興。

【人文風景】
創意行善
好人幫幫主黃榮墩

撰文/潘美玲
攝影/安培淂

廚房廢油搖身一變,化身為一塊塊手工家事皂,黃榮墩一年前開始推動手洗衣服做公益,以最素樸的行動力,喚醒人與人之間,互助的那顆心。

【經典書摘】
護土親水
郭中端與她心中美好的台灣

撰文/郭中端
圖片/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提供

一九八○年代末赴日本攻讀環境景觀工程的郭中端,因為一次因緣轉了大彎,回台灣兢業奉獻多年,她創造了無數土地與水的美好故事。

【編者的話】撰文/王志宏
【經典人生】入善法,行正道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生命之河要有牢靠的兩岸 撰文/王思熙
【杏林筆記】病人是看機器還是看醫生? 撰文/賴其萬
【科學手記】見微便可以知著? 撰文/江才健
【經濟學人】經濟走勢像LV? 撰文/周添城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