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蕭耀華‧王運敬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晨五點,天還未亮,伊朗巴姆鎮的民眾都還躲在被窩中熟睡。突然間,天搖地動,以土磚建成的樓房,如積木般垮下。頓時,整座城市煙塵瀰漫,哀鴻遍野,數萬名鎮民被壓在瓦礫之中。
地震瞬息消逝。塵埃落定後,巴姆已是一城廢墟,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地震後七十二小時,我們已經站在伊朗的土地上。到達德黑蘭時,當地氣溫低於攝氏十度,時間是清晨五點,天未亮。也就是在三天前的這個時刻,地震浩劫摧毀了這座古城。
當地報紙記載,此次地震達芮氏規模六點三,震央就在巴姆鎮附近,死亡人數超過兩萬。
德黑蘭的國內機場大亂,兩天來,從世界各地來的救援隊伍,包括瑞士、法國、希臘、德國以及台灣中華搜救隊,都在等候有關當局安排前往災區。救援物資塞滿機場大廳,夾雜著自願到災區幫忙的本地人。
等待是難耐的,特別是在這和時間拔河、與死神搶生命的關鍵時刻。
我們沒登上直飛巴姆的班機,位子都留給第一線救難隊伍。於是我們另行飛往克曼(Kerman)市。克曼市是克曼省的首府,離其所管轄的巴姆鎮一百八十公里。
克曼機場現場也是兵荒馬亂,運往災區的補給物資進進出出,軍用運輸機升火待發,整個停機坪噪音、廢氣充斥,○直昇機也陸續運來災區傷患。救援團體紅新月會(Red Crescent Society)的人員奔波往來接載傷者,機場大廳一角權充起臨時醫院,用來急救垂危的災民。
一名約三十多歲的中年婦女,被緊急抬到機場,紅新月會人員輪流對她施以心肺復甦術急救,慈濟醫院醫師郭健中和醫護涂炳旭也加入搶救行列。眾人持續努力了大約五分鐘,仍然回天乏術。一條生命,就這樣消失在我們眼前。
約莫一千二百名傷患,被陸續送往克曼市的二十家醫院,所有的加護病房都已超載。而由八百六十五個醫療人員所組成的十七個醫療團隊,紛紛從德黑蘭出發到災區。
四十五歲的瑪燕,在克曼的紅新月會倉庫辦公室告訴我們地震的經過。瑪燕說,「地震前十天,我女兒洗澡時聽到奇怪的聲音,還聞到怪味,當時有輕微地震。有人說這是大地震的先兆,果然在三天前應驗了。」
瑪燕是住在巴姆的受災戶。她的家庭原屬小康之家,地震後,什麼都沒有了,所幸一家九口安然無恙,全家被疏散到克曼暫時棲身。
這時紅新月會倉庫中人聲鼎沸,車輛進進出出,數以百計的工作人員和各地自發性來幫忙參與物資補給的志工,正忙進忙出地搬運帳棚、毛毯等貨物,運往巴姆鎮。
伊朗政府緊急呼籲,請求世界各國人道援助,除了以色列未被邀請。紅新月會表示,目前統計有一萬五千位死者已經埋葬,預估還有上萬人被埋在土礫堆中。
從當地新聞得知,各地送來的物資包括二十五卡車的瓶裝飲用水、十二卡車麵包、七卡車餅乾糖果、八卡車罐頭,還有一萬八千條毛毯、六卡車的衣服、八十六具輕重型機器、一萬具暖爐、四千組燈具、三十具生命探測器、八千隻鏟子和鋤斧,以及一袋袋的血液,正迅速運往災區。
伊朗內政部長拉里(Abdolvahed Mussavi Lari)認為,這次地震可能是近十年內全球地震最嚴重的一次。
■ 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我們一行人驅車從克曼前往巴姆。道路的兩旁盡是荒原,遠山崢嶸,寸草不生。此地海拔約一千公尺,氣候乾燥冷洌。
離巴姆約五公里處,開始出現倒塌的民房,帳棚四散各處。越靠近鎮中心,景象越是怵目驚心,多數樓房被地震摧枯拉朽的能量化作一地廢土,未全毀的也東歪西倒、看不出原形,渾身塵土的災民們聚集在路旁,在帳幕前或坐或臥,臉上流露著不知所措的表情。
根據聯合國臨時在災區設置的協調中心所發報的消息,目前已知死亡人數為二萬,傷者三萬人。紅新月會公告的最新死亡人數則為二萬六千人。已向協調中心登記的援助團體,包括台灣的中華搜救隊、慈濟以及來自三十幾個國家的救援隊伍,總共六十二個,都集中在巴姆的運動場,以方便彼此聯繫協調和照應。原本空曠的巴姆運動場,頓時成了一個小聯合國。
巴姆鎮位於克曼和沙爾丹(Zahedan)兩大城市之間,古時是波斯絲路上的一個旅點。早期以生產地毯出名,晚近則以產棗見稱。巴姆鎮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年前已有人居,並留下一個聞名伊朗的「圍城」。圍城內的房舍和清真寺,都是以土塊為主要建材。在地震發生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原本正在考慮要將巴姆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然而,參與搶救的中華搜救隊隊員,在結束搜救任務後,向我們無奈地說明:正因此地建材以土磚或土塊為主,這次地震才會造成如此嚴重傷亡。
由於當地冬季時日夜溫差大,為抵禦嚴寒,因此土製的牆壁、屋頂均極為厚重密實。一旦地震降臨,沒有鋼筋支撐的厚實土牆便瞬間傾倒、屋頂隨即坍塌。
待塵埃落定後,沙土已掩蓋而下、填滿整個空隙,人在其中,即使僥倖未被壓死,也可能會因缺氧窒息而死。而即使神明庇佑,躲過這兩種浩劫,最後也很難逃得過酷寒所造成的失溫。因此,在地震後二十四小時才被救出的人,大多已沒有生還的希望。
■ 二○○四年一月三日
出發前往第一帳篷專區訪視,到目前為止,由國際慈悲會、日本和平之風、約旦伊斯蘭救援組織等,還有當地的政府組織
所提供的帳棚數量,總計已經超過兩千多頂,估計可容納五千人到一萬人之間,數量應該已經足夠。
而伊斯蘭救援組織還提供了九千條毛毯、兩千套的廚房用具和其他日用品等,從敘利亞運過來。伊朗政府對於國際慈善機構的援助,採取非常開放和感謝的態度,並充分提供人力和交通協助。
■ 二○○四年一月四日
下午,領隊謝景貴與幾位組員與伊朗內政部負責外國人和難民的組織(BAFIA)見面,了解目前當地政府的重建規畫和需求如下:
目前當地政府先設立帳棚專區,安置所有災民。但因為三月分開始天氣會非常炎熱,高達攝氏四十度到四十五度,並伴隨強風,所以目前正從全國各地徵調一萬八千個貨櫃屋或是簡易屋,進而將所有災民遷入,預計讓災民住一年左右。政府將利用這一年的時間,進行市政重整和舊地重建計畫。
到今天為止,我們已經是第四次來到巴拉瓦特進行物資發放。有位將近五十歲的先生,為了感恩慈濟的持續關心,拿了橘子和葡萄柚送給我們。原來這些水果出自於他的果園,他說,他的房屋在這次地震中倒了,但是果樹都沒有倒,請我們安心食用。但我們知道他目前生活艱困,希望他能自己留著,但是老先生執意要我們收下,就匆匆離開了。
■ 二○○四年一月五日
早晨五點四十五分,氣溫攝氏六點六度,東方微白。
聯合國最新公告,這次地震死亡人數三萬人,受傷人數三萬人,無家可歸者七萬人,受影響人數高達二十萬人。
為我們擔任翻譯的顧朋(Ghorbani)是伊朗人,目前在台灣大學唸政治研究所,應慈濟之請,不加思索地就加入這次災區服務的團隊。他說:「伊朗人,或說是總體的穆斯林,並不怨天尤人。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他們在某些行為或觀念上有所偏差,而地震是阿拉賦予的考驗。」
■ 二○○四年一月十日
早上與克曼省的商業部主管通電話,告訴我們有關巴姆城需要大米的數量,他們統計出來的數字如下:
巴姆城──
地震前人數:十萬五千六百三十二人;地震後人數:七萬五千一百八十四人
巴拉瓦特地區──
地震前人數:一萬五千七百九十四人;地震後人數:一萬一千二百四十二人
總計在巴姆城和巴拉瓦特三個月需要的總大米數量為:二千四百八十九公噸
今天我們到巴姆鎮電力公司的廣場,關懷災民馬格雷特的親戚們。這一次地震,他太太的父母親以及一百五十多位親戚,都不幸往生。
其中一位年輕人雷札的左手中指有非常嚴重的傷口,幸好我們隨身攜帶了優典藥水和紗布。雷札說,地震發生的時候,他還在睡夢中,沒想到突然間有重物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眼前一片漆黑,身上全部都是掉落的黃土磚。還好旁邊還有一些空隙能呼吸。
但是隨著時間緩慢流逝,雷札感覺身上的壓力越來越重,身體也越來越痛,幾乎痛到無法忍受的地步。正想放棄求生的意志時,突然之間感覺好像有人把他從土堆中拉出來,之後他就渾然不知了。
雷札被埋了足足有四個小時之久。獲救的雷札和倖存的親人們圍坐在一起,雖然大部分的親戚都已經往生了,可是至少還有十三位彼此照顧,他們已經覺得十分幸運。
■ 二○○四年一月十一日
慈濟伊朗勘災小組返抵國門。第二組賑災人員待機票簽證辦妥後,即將出發。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後記】
向晚時分,月出東方,災民的帳棚或聚或散地錯落在被大自然力量翻掘過的土地上。棚內電燈亮起,像等待升空的天燈;帳棚外印著的紅新月會標誌和字樣,則像天燈上頭的祈福語,乍看之下美麗而溫馨。但偶爾由幕內傳出哀悼逝去親人的哭聲,卻透露出這美麗景象隱含的莫大淒楚。
發亮的帳棚在漆黑夜裏閃爍,猶如天上的繁星。二○○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德黑蘭時報》上,登了一篇悼念巴姆地震的散文,摘錄如下:
在巴姆上空,數萬顆的星星已經哭了三天了
在巴姆城裏,數萬顆的心臟也已經停止了三天了
巴姆城的星空
傷心絕望地凝視著埋沒在瓦礫堆下的雙眼
曾經是帶給巴姆城榮耀與光輝的泥土和磚瓦
如今卻轉變成埋葬巴姆城的土石堆
從今而後,遊客將不會在無垠荒漠的夜裏
聽到巴姆城的星空,低首喃喃溫柔言語
因為,星空也已經心碎成一片片
縱使如此
我們仍祈願上蒼,賜給我們更多的耐心
我們將見證巴姆城的星空再度閃亮
屆時,星星將轉化為真誠的祝福
明照世人,明照世間每一顆曾經破碎的心[Not a valid template]↑ 震後數日,墳地上出現了一朵鮮花。這朵花是獻給墳墓的主人,那亞雷‧哈菲札巴丹。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災區專機緊急將這位重傷婦女送到克曼,眾多志工與醫護人員以毛毯代替擔架,要將傷者搬運到機場大廳一角先行急救。災後第三天,克曼市的醫院已經爆滿,機場也設立臨時急救站。
[Not a valid template]↑ 從直昇機上俯瞰災區,可看出地震幾乎將整個巴姆鎮夷為平地,景象怵目驚心。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位傷心的災民呼喚著真神阿拉,慈濟人在旁予以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