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裴凡強(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甫選出「台灣十好」,其中一好就是被超過七成觀光客視為必遊景點的夜市。夜市美食正是台灣在地文化與軟實力的代表。走進夜市,小吃攤前一個個「紙餐盒」裡的美食,付了錢可以馬上享用;嘴巴渴了立即來杯以「不鏽鋼杯」現搖,再裝進「塑膠杯」,讓人可以邊走邊喝的珍珠奶茶,沒走兩步又有老闆吆喝著拿個小「紙杯」,要你試飲一下新口味的養生熱飲,像這樣嘴巴與食指動不停的情形是逛夜市的樂趣,但多數人只在乎食物的美味或便利性,卻忽略了這些食品容器若使用錯誤,就可能蠶食我們的健康。
可曾想過,就算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早上從睜眼開始,有多少食物及飲水是先盛裝在不同材質的容器中,再進入我們的身體化為養分,當大家紛紛關注如何避免吃到黑心食品之際,同樣很少有人想到與食物有「肌膚之親」的容器如果不安全,那麼就算再怎麼經檢驗合格的有機食物,或是專家掛保證的安全油品,都一樣對人體有害,「容器也是食品安全的一環,就像把乾淨的水倒進髒兮兮的杯子裡,喝了一樣拉肚子!」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嬪嬪笑著說。
那麼,容器的材質有哪些?哪些容器不會有安全上的疑慮?「除了塑膠容器被廣泛使用之外,我們的容器材質主要由金屬、玻璃、紙、陶瓷以及混合材質等六大類製成,」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蔣丙煌表示,「以這些材質製成的容器各擅勝場,優劣互見,用容器就像用人一樣,只要用在對的地方,就是好容器。」
隨著人類生活演進,使用的容器出現許多變化,從石器到陶器,銅器到鐵器,大約在八千年前,容器除了可以盛裝食物、貯存食物,又出現了烹煮食物的功能,容器主流材質不同,顯示著人類的文明又向前邁進一大步。尤其當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發現元素周期律後,化學家便不斷地將各式各樣的化學元素排列組合成新材質,再加上生產模式進步,這些新材質容器輕易地便得以量產,特別是十九世紀才出現的塑膠,具有質輕、價廉又不易損壞的優點,漸漸成為容器的主流材料,這樣的進步,起初的確讓人稱頌科學為生活帶來的便利。
不過,仔細看最近的新聞議題會發現,被我們視為便利的這些容器,似乎出了大問題,從塑化劑風暴的塑膠容器、熱門議題不鏽鋼「錳超標」,以及使用鋁鍋烹飪會導致老人癡呆,許多化學式與元素符號不斷出現在媒體版面和名嘴口中,政府對民眾健康的把關彷彿又出現了大漏洞,「《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中對『溶出試驗』和『材質試驗』訂有標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表示,「『材質試驗』能限制容器材質中風險物質,如氯乙烯與重金屬等的含量;『溶出試驗』則是模擬實際使用容器時可能的溶出狀況。」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不鏽鋼食品容器具Q&A】
- Q︰何謂不鏽鋼?
A︰不鏽鋼係指由不同金屬(碳、鐵、鉻、鎳、錳、鉬等)依不同含量組合而成之合金鋼,鉻含量須至少有10.5%,其具有成型加工容易,生命週期長以及外觀精美等多項特點。 - Q︰食品容器具常見的不鏽鋼鋼材有哪些?
A︰不鏽鋼種類約有180餘種,早期台灣不鏽鋼食品容器具所使用的材料多屬300與400系列不鏽鋼材,最常見的為304、316、403、410與430等鋼材,近年來開發出以錳取代鎳的200系列不鏽鋼,如202與205鋼材。 - Q︰市售標示200、300、400系列不鏽鋼材有何不同?
A︰依金屬含量與耐腐蝕性不同,而有所區分。三種系列鋼材皆含錳,其中200系列之錳含量百分比較高,400系列鋼材鎳含量百分比最低,因此,各系列鋼材之耐鏽性亦不同。
(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
[Not a valid template]↑ 被稱「老外」的外食族拎著塑膠袋與便當,已是台灣街景。
[Not a valid template]↑ 鋁容器輕便可回收,但含微量雙酚A,眼下無其他材質可取代,故品管更不可輕忽。
[Not a valid template]↑ 將發酵中的黑豆放入有色塑膠桶,在醬油的製造過程中,是否造成桶身染劑溶出及釋出有害人體的化學物?(攝影/陳弘岱)
[Not a valid template]↑ 開發出可自然分解,又無塑化劑風險的一次性環保容器,是戴嘉良的驕傲。但因成本太高,售價始終讓它居於市場劣勢。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