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台灣】自由的幻影 台灣媒體的重重險阻

撰文/張子午(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攝影)

曲、誇大、渲染、演戲,在現在的新聞媒體是基本功夫。如果可以造謠,代表功力增進一點;如果勇於製造對立、衝突,讓社會驚慌憤怒,那你已經非常資深;如果還可以完完全全效忠老闆旨意,那就前途無限光明。」

在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主辦的一場演講中,台上的主講者滔滔不絕地分享著媒體業界「不能說的祕密」。是誰這麼大膽?竟敢在神聖的教育殿堂赤裸裸地宣講這些枉顧新聞專業的陋習!新聞傳播界未來的新血都猶未踏出校園,就被灌輸扭曲的價值,對照台大新聞研究所創設宗旨為「培養新聞傳播進階人才,提升新聞傳播專業水準」,無疑是一大諷刺。

眾聲喧嘩背後

但是講者話鋒一轉,「我要跟各位同學坦承,過去幾年我主持《2100全民開講》時,常常明知道是假議題,卻還是繼續做,但在那個框子裡我無法公開說。」一反節目上咄咄逼人的氣勢,已於二○一三年三月卸下主持棒的李濤,以近乎懺悔的語調說。而那番「新聞媒體基本功夫」講的其實是反話,是親身見證、參與,甚至引領媒體風潮數十載後的沉痛告白。

名嘴在節目裡大聲地批評政府、開放一般民眾打電話call in針對時事發表議論……,打開電視,每天晚上重複上演的激情戲碼,早已成為台灣媒體文化最鮮明的一部分,李濤可說是此一現象的始作俑者。

一九九三年,有線電視頻道開放,同年他所主持的《2100全民開講》開播,打破威權時代老三台一言堂的限制,讓不同的政黨代表暢所欲言;更首開風氣之先,開放觀眾call in互動,在網路還不普及的時代,成為庶民抒發意見的重要管道。

只是在多元與眾聲喧嘩的表象背後,每到選局時政黨對立的炒作氣氛,到近年來頻頻以戲劇化的誇張動作處理新聞時事,二十年來,嘈雜喧囂的電視談話性政論節目變得愈來愈脫離新聞的本質,令媒體從業者無力、觀眾則漸漸麻木,卻總是讓外國人嘖嘖稱奇。

「初到台灣,看到電視新聞節目,很有『這樣都可以當新聞?』、『哇,這樣講都可以?』的震撼感。」前馬來西亞重要的華文網路媒體「獨立新聞在線」總編輯莊迪澎,曾於二○○九到二○一二年在台灣進修,提到首次近距離接觸台灣媒體時的震撼洗禮。

「新加坡近期發生移工衝突事件時,中天《新聞龍捲風》節目裡的名嘴竟信誓旦旦地說,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將對二十七名滋事者施以鞭刑,以及新加坡政府有組屋的萬能鑰匙,可以進入民宅檢查積水等等,都是胡亂轉述、未經查證的不實言論。」直到現在,這些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台灣「名嘴」,仍讓他覺得匪夷所思。

被收視率綁架

台灣的新聞自由度在亞洲可說是名列前茅,在法國「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二○一三年世界新聞自由榜中排名第四十七,勝過排名五十的南韓與排名五十三的日本;而在美國「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13年全球新聞自由度報告》中,台灣同樣名列第四十七,報告指出「台灣媒體環境是亞洲最自由的地區之一,媒體可充分報導國家政策和政府施政。」

但在高度的新聞自由環境下,內容匱乏的程度卻教人心驚,民眾對媒體的信任程度更是每況愈下。全球最大的獨立公關顧問公司愛德曼(Edelman)在二○○六年公布一份報告,在亞太地區十個國家的調查中,台灣媒體被信賴的程度敬陪末座,只有百分之一(得分最高的印度則為百分之五十一)。

「早上起來七點多,看到一則新聞報導『紫南宮的廁所沒有衛生紙』,直到下午三點還在報,到底這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要每個整點重複告訴我!」華視新聞部副理陳秀鳳說,因工作緣故,必須每天都看各台新聞,她時常為當今內容的瑣碎化而感到無比荒謬。

小小的台灣就有六家二十四小時新聞台,過多的頻道、過長的時段加上有限的人力,大量無關痛癢的新聞充斥,儼然一番「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景象。而這只是一連串問題浮現出來的冰山一角,潛伏在冰山下的,是長期「被收視率綁架」的積習。從事電視新聞工作二十年,陳秀鳳親身見證近十年來新聞界快速的崩壞程度,與此息息相關。

二○一一年底北韓領導人金正日過世,當時的華視主播梁芳瑜模仿北韓主播李春姬,以誇張的服裝與口吻化身「梁春姬」播新聞,此一輕挑的綜藝化頓時引來一片惡評,並導致主播引咎辭職及主管受懲處。「每當播到政治或國際新聞,收視率就是掉下來,於是製作人決定用詼諧的形式傳達以留下觀眾,出事前已經播了一個月,收視率維持不墜,最後就像『溫水煮青蛙』,不知不覺玩過火。」陳秀鳳回憶道。

「晚間新聞收視率從過去三台時代動輒十八、十九,到現在只剩零點幾。」她表示。儘管收視率的調查方式不透明且充滿爭議,但在沒有其他更有公信力的標準可以取代之下,成為廣告主唯一可以參考的數據;媒體愈來愈多,收視率愈來愈被稀釋,廣告預算也不斷萎縮,已經無法支撐電視台營運,為求生存,除了無所不用其極地搶收視率,各種扭曲的現象叢生。

任何時候打開電視新聞,從輕鬆的藝人動態、餐廳介紹到正經的國家政策,背後有可能都是業者與政府「買」來的「置入性行銷」、「業配新聞」。將企業產品或服務項目直接融為內容一部分,是影視產業常見的行銷手段,然而將商業廣告或政府宣傳訊息包裝成新聞,就嚴重違反新聞客觀中立的倫理。

「有一天我接到一通來電,對方表示希望能報導某基金會成效,基於專業考量,我詢問一些問題,對方竟不耐煩地丟出一句『我們可是有預算的』!坦白說,我並不覺得拿錢做新聞比較卑賤,不拿錢就比較清高,這完全是結構問題,非一個記者或主管可以撼動,但我最難過的是,人家就是這樣看我們,這一行公信力已被做壞了。」陳秀鳳坦言在現實環境下的困頓與挫敗。

曾幾何時,威權時代的台灣媒體受到政治力量的層層箝制,人們必須小心翼翼地在縫隙中尋找空間,在《2100全民開講》之前,曾於中廣主持《尖峰對話》的李濤對此有相當鮮明的回憶,「每當快要逾越尺度的時候,(後擔任駐日代表的)經理馮寄台就會在錄音室外,但沒有敲門或說直接說不行,而是把白頭髮拉出來給我看,以此暗示很嚴重,他又要多好幾根白頭髮啦!」
爭取媒體環境的漫漫長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高度競爭之下,台灣媒體講求新聞效率,透過衛星新聞採訪車(SNG),現場連線蔚然成風,如二○○六年「紅衫軍運動」,各台SNG全天守候。(圖片/聯合知識庫)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九八八年報禁解除前夕,《中國時報》編輯部倒數計時,此後媒體市場百家爭鳴,成為資本密集事業。 (圖片/中時攝影組)
[Not a valid template]↑ 獨立媒體在網路普及的時代日漸崛起。反核遊行中可見到公民記者即時轉播。
[Not a valid template]↑ 《上下游新聞市集》兩位創辦人(下圖)透過網路平台,長期關注農業議題。
[Not a valid template]↑ 舉著新聞自由名號,卻侵犯他人隱私,是當前台灣媒體為人詬病的陋習之一,如攝影記者常以壓迫性近距離地「搶新聞」。
[Not a valid template]↑ 如何讓民眾能夠判讀、主動慎選資訊,自小培養或可另闢蹊徑。八里國小老師在課堂中傳達「媒體識讀」觀念。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