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流動】小清新‧小確幸‧大暖流 台灣藝術文化在中國

撰文/朱致賢(經典雜誌叢書編輯)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只不過是想要當一個安分守己的小老百姓,為什麼連這樣的願望都這麼困難呢?」

十二月天,零下三度的深夜裡,北京鼓樓西大街胡同裡的小劇場正在上演表演工作坊的《絕不付帳》。劇中飽受建商和雇主剝削欺壓的溫良中產階級華仔,憤怒地將陰錯陽差搶來的一袋袋黑錢往觀眾席上丟,觀眾們興奮地起身攔接,彷彿也參與了這場向奸商和官員討回公道的行動。

演出反應熱烈,場面和在台灣看似無甚差別,但我們非常好奇,這樣一齣控訴社會不公的戲,是怎麼通過大陸官方審批的?「我們自己也不知道,也很期待在大陸各地正式巡演後的觀眾反應,包括──官方會不會有反應。」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說。

台灣人文內容挑動大陸庶民的敏感神經其實並不稀罕,早在一九八○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就已風風火火地展開。

「我的文學啟蒙是台灣文學。」民運領袖、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王丹,回憶起他的中學時代說,當時學校圖書館裡有台灣圖書專架,非常受到歡迎,尤其是瓊瑤小說,他還曾經為了搶書而和一位女同學鬧得不愉快。後來接觸台灣現代詩,諸如洛夫、瘂弦和鄭愁予等,對於文字之成熟與傳達的意象更感震動,開啟了他的文學興趣。

同時間,台灣電視劇大量引進。當時文化大革命剛剛結束,描繪親情和倫理的《星星知我心》深深打動了人際關係受到嚴重傷害的大陸社會,而接下來的《昨夜星辰》和稍後瓊瑤製作的電視劇也造成極大的旋風。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
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
你的笑容這樣熟悉,我一時想不起。
啊,在夢裡。

說到台灣人文,自然不能不提鄧麗君。她軟媚著人的歌聲飄入街頭巷尾,在緊繃壓抑的大陸社會中彷如天籟,儘管官方嚴辭批評乃至加以禁止,依然阻擋不住,甚至出現「白天聽老鄧(小平),晚上聽小鄧(麗君)」的聆聽熱潮。

「那時候,街頭上年輕人喜歡穿喇叭褲,提著錄音機播放鄧麗君的歌曲。我自己也聽,一面聽一面奇怪,我怎麼會喜歡這樣的靡靡之音呢?」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趙稀方說,「過去我們接受的是階級鬥爭教育、黨化教育,鄧麗君和台灣文化卻切入私人空間,讓人們從政治角度轉向審美角度。」

人們在歷經了一場最殘酷的社會集體鬥爭之後,忽然驚訝地發現,世上竟然有這樣溫婉的清唱,這樣抒發情感的方式。台灣的人文風情填補了空洞、喚醒人性,也提供一種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文化傳布反映社會變動脈絡

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副教授,在大陸生活十餘年的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李政亮指出,大陸其實是不斷透過台灣文化來尋找自我參照。「他們從中建立對城市生活的想像,對社會身分的想像,對中產階級、小資生活品味應該是怎麼一回事的想像。」

觀察近三十年台灣文化在大陸的流傳,大致上符合當地社會變動的脈絡。譬如一九九七年大陸校園網路開通,兩年後痞子蔡的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隨即在大陸出現數十種盜版,累計銷售量超過三百萬冊;火熱至今的流行音樂,無論「愛拚才會贏」還是「越過山丘,才知道白了頭」,更是唱盡人們心中的酸甜苦辣。

龍應台的《野火集》一九九六年在大陸出版,內容雖然經過刪節,但書中討論的社會問題,卻讓不少讀者覺得就像是為大陸而寫的;二○○六年,大陸官方緊縮言論自由,龍應台發表了〈請用文明來說服我〉一文,引起強大的輿論反應,迫使官方讓已查禁的《冰點》雜誌復刊;對照近年來大陸南方的「民國熱」──回頭追尋民國時代的典範人物和思維模式,李政亮分析,這是人們對現狀困頓的批判與反省,也是對未來可能性的試探。

近來大陸重新回頭肯定傳統文化價值,二○一三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往山東曲阜孔廟考察,公開談論文革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以及古為今用的重要,便是一種政策上的表態。同年,漫畫家和動畫導演蔡志忠的作品,被人民教育出版社選為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教材,不但呼應了官方政策,也凸顯了台灣人文創作的力量。

作家余秋雨在《何謂文化‧仰望雲門》一文中提到:「近年來,我經常向大陸學生介紹台灣文化。當然,從文化人才的絕對數量來說,大陸肯定要多得多,優秀作品也會層出不窮。但是,從文化氣氛、文化底線、文化守護、文化品行等方面來看,台灣至少在目前,明顯優於大陸。」他觀察台灣社會對於文化的敬重浸透在生活之中、發乎自然,非常可貴。

這樣的文化環境,一方面是因為台灣相對保存了較多傳統中國文化,二來曾經日本統治,又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對美國和歐洲開放,西化程度高。此外自由、民主化的進程相對提前,有利於社會多元發展。

賴聲川指出台灣社會的創新性:「我們很多創新的文化現象,自然而然變成主流,大家反而沒有意識到那是新的東西。譬如雲門舞集的作品其實是非常實驗性的,表演工作坊的某些演出也是,但是都跑到主流。台灣最可愛的地方在這裡。」
「台灣另一項珍貴的文化資產是保存了宗教。無論慈濟、佛光山、法鼓山等幾大佛教團體,都是從正道出發,對於安定人心、建立公共道德發揮正面的作用。」琉璃工房藝術總監楊惠姍說。

楊惠姍長年創作佛像作品,她以敦煌石窟壁畫為範本創作的千手千眼觀音像,被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讚譽在精神上直追敦煌。「不管在哪裡,人心都是一樣的,需要釋放痛苦和壓力。人們說佛像有諸般好,其實也是一種期望的投射。無論是唐的豐滿、金的雄壯還是宋的清幽,儘管各有風格,重點在於是否傳遞悲憫之心。」

走進上海泰康路位在田子坊旁的琉璃藝術博物館,楊惠姍和琉璃工房創意總監張毅難得舉辦聯展,純淨剔透和如鐵鑄般黝黑的兩種風格鮮明地輝映著,相同的是兩人都以佛像與禪意為主要的創作內涵。

不同於多數受訪者,張毅認為台灣並不能說保存了較多的傳統中華文化。「相較於德國、日本,甚至是新興的美國,我們的文化積累真的值得驕傲嗎?我們不過是好不容易有六十年的承平,能夠自由地發展和學習罷了。」不過他也肯定傳統文化蘊含的養分,「我們的智慧有限,而佛教思想十分睿智,譬如『不二』乃是生命中重要的解答,給我們很多脫離疑惑的途徑。我們運用琉璃這個新的素材,以及脫蠟鑄造這個中國固有技法,探索佛像在當代的意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情侶搭上甄嬛熱,扮成劇中人求婚。(圖片/聯合知識庫)
[Not a valid template]↑ 楊惠姍和張毅的琉璃創作在兩岸執牛耳地位。(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來自雲林虎尾的莊崧冽所創辦的雕刻時光,是大陸最早的藝文咖啡店。
[Not a valid template]↑ 耗資兩億人民幣的南京台灣名店城,因規畫不當,如今蕭條冷清。
[Not a valid template]↑ 仇為一(左)是最早進駐上海田子坊的商家,他認為這是台灣文創的理想舞台。
[Not a valid template]↑ 上海車墩片場正在拍攝製作人陳玉珊的新戲,這是兩岸文創結合一例。
[Not a valid template]↑ 電影導演王獻篪在上海經營藝廊,善用老建築風情呈現人文氛圍。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