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075期精彩內容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結合現代化高科技與高成就的英甫斯(Infosys)科技公司會客室內,身穿印度傳統紗麗的工作人員專注地在電腦前操作,準備為訪客播放公司簡報。最傳統的印度,竟在邦加羅爾市孕育出最尖端的資訊科技產業,讓印度尋回失落的驕傲。

【特別企畫】
粉白黛黑施芳澤
華人女性的化妝情事

撰文/童貴珊

周昉《簪花仕女圖》中,短闊上揚的眉式是典型的唐代時尚,陰柔韻緻的化妝與審美,絕不止於胭脂粉末般飄渺,而是與古今中外的集體價值緊密相連。透過詩詞歌賦的吟詠、圖像閱讀及文獻考究,猶可透視隱藏在背後的美麗與豐饒。

【特別企畫】
美麗四千年
還原古埃及化妝技術

撰文‧攝影/ Philippe Psaila
翻譯/林金源

古埃及的化妝術強調誇張、立體的輪廓,因為宗教與神話和自然界息息相關,仿擬動物特徵也成為一大特色。科學家在重建古埃及化妝術的過程中更發現,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已擁有高度發展的化學合成技術。

【比鄰亞洲】
邦加羅爾. com
印度軟體王國

撰文/童貴珊
攝影/安培淂

熙攘的人群和轟鳴刺耳的車笛,把邦加羅爾的甘地路占據得密不透風,尖端與赤貧的相疊交融,似乎成了描繪印度的基調。看似笨重的古國,正以急起直追的飛躍步伐,在資訊產業中重新找到定義自己的名字。

【行腳台灣】
長軌盡頭
民俗村裡的新北投火車站

撰文‧攝影/楊永智

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五日的台北車站拆除現場,承載了近四十六年的城市集體記憶,只剩下最後幾根柱子仍頑強支撐著建築體,轟然聲中,整片混凝土屋頂終於塌陷,告別了一種喧囂,迎接下一場繁華,揮別了一種人味,等待下一段相遇。

【人間大學】
堅持不做「複製人」的人
苦行攝影家陳炳元

撰文/夏瑞紅
攝影/陳炳元

他的名字不出名,但他的作品卻名滿天下,台灣的鈔票、郵票、明信片、月曆、日誌上的自然景物圖片,可能就出自陳炳元的鏡頭。年輕時,拒絕了金錢、告別了愛情,如今,戒絕世俗誘惑的他,已蛻變為富足之人。

【探索世界】
歐洲最後淨土
西班牙艾斯垂馬杜拉保留區

撰文/TCS
攝影/弗雷德.黑哲赫夫(Fred Hazelhoff)/TCS
翻譯/林金源

艾斯垂馬杜拉是西班牙境內具有牧歌色彩的保留區,人、植物與野獸在此和諧共存,這裏以游牧、輪作以及多樣的生物而稱耀於世,它提供我們寶貴的教訓,讓我們知道在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大陸上,該如何維持一個脆弱的生態系。

【中國視窗】
西安城下的秦音豫曲
漫賞古傳民間表演藝術

撰文/陳旭
攝影/彭祥傑

一群熱愛藝術的戲劇演員,不嫌演出的舞台狹小簡陋,在這千年古都西安的城牆腳下,日夜不停地演出一齣齣秦腔豫曲,傳唱發揚這激昂古調,也搬演著一折折走場討紅的生活悲喜劇。

【經典書摘】
病人心‧醫師情
關於癲癇病友的關懷紀錄

撰文/賴其萬
繪圖/周俊宏

每一千人中,就會有四到十個癲癇病人,這種腦部疾病在我們生活中相當常見,但一知半解的不正確觀念,卻左右著我們對癲癇病患的認知,歧視因而產生賴其萬醫師藉著文字讓籬笆內外握手言合。

【編者的話】 撰文/王志宏
【經典人生】 菩提遍地生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 謙卑 撰文/王思熙
【杏林筆記】 我要天天吃藥嗎? 撰文/賴其萬
【歷史與未來】 再訪唐招提寺 撰文/王孟亮
【科學手記】 誰在睡懶覺? 撰文/江才健
【經濟學人】 公司管理Vs.人心自理撰文/周添城
【大學之道】 還給人們呼吸的空間 撰文/徐祥明
【華夏拾穗】 靈渠 撰文/龍村倪
【非洲處方】 與愛滋拔河 撰文/陳厚全
【半世紀的愛】 白髮相守不相離 撰文/李旭 攝影/林添福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