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思熙
貴州山多,大家都知道,否則為什麼會有「地無三里平」的俗諺呢?貴州人窮,大家也都知道,否則為什麼會有「人無三兩銀」的說法?
因為「地無三里平」,所以高山錯落,耕地在群山腳下匍匐,農業受限於土地,難以發展;道路在群山環抱中彎腰,聯外交通困難,工商受到局限,經濟難以成長,這是造就貴州歷史稱窮的原因。
千百年來,貴州與貧窮一直牽扯在一起,貧窮似乎成了貴州人的宿命。既然是宿命,貴州在世人的心目中似乎就應該永遠地貧窮。但是天下萬事萬物哪會有一成不變的。其實「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滄海都可以成為桑田,枯木都還能夠逢春,誰敢說向來貧窮的貴州,就註定永遠貧窮,永遠沒有轉貧為富的一天?
當年,慈濟基金會決定前往貴州進行扶貧遷村計畫時,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就曾說過:「歷史向來貧窮的地方,誰說一定永遠註定貧窮。只要我們能助他們一臂之力,給他們足夠的脫貧條件與機會,因緣成熟了,條件具足了,轉貧為富不是不可能。」
上人的開示言猶在耳,而貴州麻山地區老百姓的生活面貌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了,以我們走訪過的羅甸縣董架鄉抹尖慈濟新村為例,從麻山頂上搬遷下來的鄉親,不僅完全脫貧,奔向了小康,百萬富翁也已經有好幾戶了,所謂「歷史的宿命」,在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的鋪排下,重新被改寫了。
慈濟在貴州執行扶貧遷村計畫,屈指算來已有十一年了。十一年來,慈濟在羅甸援建了九個新村,董架鄉抹尖慈濟新村是其中的一個,幫助的對象鎖定居住在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土地貧瘠,人均耕地僅有零點五六畝,年收入不到五百元人民幣,吃飯靠救濟,不通水,不通電的石頭山上貧困的老百姓。他們居住的地方是典型不適合人居的地方。雖然不適合人居,但仍然住了三十二戶人家,而且他們都已住了祖祖輩輩了。由於山高土瘠,他們代代相傳的,當然是一個窮字,貧窮就變成了「歷史」,困守就變成了「宿命」。
經驗告訴我們:歷史如流水,每一個剎那,都可以是一個轉折;宿命,只是一種假象,給予機會就可以被轉動。麻山上的窮,既不是歷史的定見,也不是命運的定論,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去轉折,給他們有一個動能去驅策,所謂的「宿命」的假象就可以破解;所謂的「歷史的定見」就可以被轉向。
現在,事實證明,慈濟的努力功不唐捐,抹尖慈濟移民新村三十二戶人家自二○○一年遷居到此後,鄉親們的生活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我們讓數字說話:二○○○年他們在山上的人均純收入只有人民幣五百元;現在,他們耕種的人均純收入就已接近五千元,幾乎翻了十倍。過去,他們居住在山上想要擁有任何一種家用電器,簡直就是奢望;現在,新村裡,家家戶戶不僅有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甚至摩托車、小貨車、電話機、手機等都相當普遍。尤其自從他們遷居新村之後,交通方便了,發展的機會變多了,見識增廣了,人際交往頻繁了,更多的打工機會,更好的創業環境,讓他們有更多的收入,可以實現更具前瞻性的理想,打造更充滿自信的未來。
蔣本榮現在已經是抹尖慈濟新村百萬富翁之一了,不僅在縣城購買了新房,也開起了百貨商店,還購買了卡車,一方面方便自家來往縣城之間,一方面以收取酬勞的方式幫助村民運送日常用品,接送孩子上下學。蔣本榮談到自己人生的轉折,始終念念不忘感謝慈濟。他說:「如果沒有慈濟的協助,他們根本就沒有翻身的機會,如果他們現在還住在麻山上,肯定還是代代相傳一個『窮』字」。
現在,他的農業收入大幅提升了,農閒之餘還承包了小工程,收入頗豐。太太開了雜貨店,店面雖小,利潤相當可觀,兒子在縣城買了新房子,開了百貨商店,據村民指出:蔣本榮的兒子生意做得火紅,除了百貨商店外,還從事汽車出租行業,生意蒸蒸日上,據說他旗下的出租汽車就有十餘部。問蔣本榮,一年能有多少收入?他微笑地說:「不多,不多,大概十多萬,還可以啦!」問他,除了他之外,村裡還有百萬富翁嗎?「有!」他指著隔壁再隔壁的那幾戶說:「像蔡登學啦!蔣忠偉啦!他們都是啊!」
在偏遠的麻山地區,想脫貧談何容易,脫貧了,又能成為百萬富翁,更是天方夜譚。但抹尖慈濟新村的鄉親辦到了,不僅抹尖慈濟新村的鄉親辦到,其他八個慈濟援建的移民新村也有不少人辦到了,這就印證了歷史的可扭轉性與命運的可改造性。歷史是人類自己寫的,命運是個人自己創造的,只要肯努力,只要有決心,只要敢於向所謂的宿命挑戰,抓住了別人給予的一點助緣與機會,歷史就可以被改寫,命運就可以大不同。
其實慈濟給予貴州山區老百姓的最大協助,不是在於移民遷村的規畫與興建,也不是在於物質的幫助與給予,慈濟給他們的最大禮物與最可靠的協助,是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和一個可以改寫歷史的助力。證嚴上人說:「生命有無限的潛能,人生有無限的可能。」貴州慈濟移民遷村的成功案例,不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嗎?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