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上期封面故事獨家報導了慈濟基金會對北朝鮮的援助,十二月正當慈濟持續第二次援助的行動中,卻意外地碰上該國領導金正日突然往生。原定的米糧發放行動當下被迫中止,同時發放隊伍也被商請提前出境。
在時間停格的北朝鮮,太多人民的願望竟然是能夠不挨餓,能夠吃到白米飯。而當國際媒體開始揭露老百姓如何悲痛失去「偉大領袖」,而飾以嘲諷語調之時,對我這個五十歲的人竟然有著似曾相識的回憶:小學時蔣介石之死,我們如何要整隊迎棺,有些女同學如何擠出眼淚來……。這些回憶,也讓我對北朝鮮的百姓多了一股摻雜著同情的同理心出來。
無論執政者如何威權壓治,當下百姓僅能溫馴臣服,一旦能解開封鎖的桎梏,順應人性的基本需求:如自由、如平等與民主等現今放諸四海皆準的行則,那又將有何許印記留存?何者才是真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從個人到家庭到族群,真正自發性地傳承?
過去幾年隨著《經典》的各個大型跨國採訪計畫,每每在東南亞各國間,或是故事採集或是演說的密集旅次中,總是獲得意想不到的溫馨,雖是身處異國、異語與異文化環境下,但多少總有一些熟悉之點,這些熟悉點,除了可能是臉孔與膚色外,或是間熟悉的廟宇型式,或是偶爾出現的中文招牌,那些有著特殊腔調的方言……,這些熟悉又不熟悉的感覺,令人好奇而著迷。百多年前,先民遠離了文化母體、在不同國度、不同統治者、不同語言、不同宗教間,經歷了排擠甚或打壓,竟仍能被蓄意呵護與傳承著。若稱為華人文化,又失之狹獈,因為百餘年前尚未有中華一詞,他們均自稱是唐山客(唐衫)。這個「唐山」,與著我們的「唐山(衫)公」源自同脈。
我們思索構成台灣文化力的本質。當我們正視華人傳統文化時,我們實無法把眼光放到對岸去,我們所熟悉與傳承的一切早已消失在彼岸的時空中。但是當一個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作家與歌手不停在台灣的文壇與歌壇嶄露頭角,會令人不由得去思索,那股文化力是如何在異國滋生而傳承。【唐風綢繆】這一新年度的系列專題,又將是一種探尋,有一種是禮失求諸野的反思,又可視為一種大格局的拼圖,以台灣為一主體,我們去拾穗拼湊出曾經的唐山氛圍!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